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疫病是指具有传染或流行特征而且伤亡较严重的一类疾病。疫病种类繁多,其病名及内涵不断演变和发展,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本文基于中医古籍疫病理论,从疫病名称的古籍出处、古籍内容等方面对疫病、疫疠、瘟疫、温疫,肺痨、大头瘟等肺系疫病,痢疾、黄疸等消化系疫病,天花、麻风、鼠疫及动物传染性疫病等疫病名称进行考证辨析。“由释名义,以正源流”,通过对疫病病名的梳理,达到正确理解疫病内涵的目的,不仅丰富、完善了疫病的中医病名理论,而且能为现代疫病的研究提供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从语篇分析和语境角度探讨中国典籍中的一些概念的翻译,汉译英时对原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应注意原文语篇意旨。译例证明:通过语篇分析和对语境的考虑,选择适当的译语表达源语概念是成功解决像《论语》和《庄子》这类中国古籍中概念翻译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3.
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挖掘孟河医派费氏治疗慢性咳喘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孟河四家医集》中筛选费伯雄、费绳甫治疗慢性咳喘的医案,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Excel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分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3.0进行药物关联分析,采用词频分析法对特色用药进行研究。结果:纳入54首处方,涉及121味中药,高频药物23味,药性以寒、温偏多,药味以苦、辛、甘居多,归经以肺、胃、脾、肾经居多,治疗慢性咳喘的核心处方为苦杏仁、炙麻黄、浙贝母、黄芩、前胡、炙紫菀、紫苏子、莱菔子。词频分析显示,寒证在核心处方基础上加细辛、五味子等治疗,热证用桑白皮、天竺黄、鱼腥草等治疗,虚证根据不同脏腑之虚治疗,重视调理脾胃,瘀证用丹参、银杏叶、水红花子、矮地茶、川芎、地龙等治疗。结论:孟河医派费氏治疗慢性咳喘,以肺虚痰伏为基本病机,以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为治疗大法,注重寒、热、虚、瘀的不同,用药寒温并用、散中寓收,体现了其醇正和缓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