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和试验测试等方法手段,详细研究了内蒙古河套平原地下咸水与高砷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套平原分布有大量的咸水和高砷地下水,在调查研究区12510.83 km2的范围内,深度在10~40 m的浅层地下水中,分布有淡水1145.75 km2、微咸水9025.51 km2、咸水盐水2339.57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16%、72.14%和18.70%;在淡水区、微咸水区和咸水盐水区,分别存在有233.85 km2、2965.74 km2和997.16 km2的高砷(As≥0.05 mg/L)地下水,占各类水面积的20.41%、32.86%和42.62%;咸水体分别呈南北两个条带状分布,北部的咸水体自西向东,宽度约5~10 km,在东部地区表现为上淡下咸的水质结构,南部咸水体分布在总引水干渠北侧呈东西条带状分布,西部较窄,东部变宽;高砷水的分布有明显的东西分区特征,东部区的高砷水多呈不规则的片状分布,范围较广,水中砷含量差异较小,西部区的高砷水沿山前低洼地带呈北东向的条带状分布,水中砷含量高,分布面积较为集中。研究表明:地下水中的盐分含量与砷含量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西北部地区高砷地下水的分布与咸水区有一定关系,认为均受控于构造,而东部地区高砷水的分布则与咸水无关。  相似文献   
82.
咸水环境下沉积物中镭的解吸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沉积物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镭是海洋水体中镭同位素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研究沉积物中镭同位素的解吸和扩散特点,进行了不同盐度和不同粒度条件下224Ra和226Ra解吸的模拟实验,并通过多个时间段的沉积物培养实验获取224Ra和226Ra的扩散通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体盐度增大,沉积物中224Ra、226Ra的解吸量随之增加,在盐度为25时,解吸量基本达到最大值;在同一咸水环境条件下,4个粒级(2000~1000μm、1000~500μm、500~250μm、250~125μm)的沉积物的224Ra、226Ra解吸量比较接近,粒级2000μm的224Ra、226Ra解吸量略高于上述4个粒级,而粒级125μm的224Ra、226Ra解吸量远大于上述5个粒级;胶州湾沉积物中224Ra和226Ra的平均扩散通量分别为0.85 Bq·m–2·d–1和0.022 Bq·m–2·d–1。  相似文献   
83.
盐扩散法水文测井属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焦家金矿床深部详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文简要说明了盐扩散法水文测井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盐扩散法水文测井的工作步骤,系统总结了盐扩散法水文测井的异常规律,根据加盐水前后流体电阻率的变化,判断出水位置、水的补给方向及淡水或咸水。  相似文献   
84.
该研究目的在于介绍所监测地区内遥感技术的应用。简要地描述以往遥感技术的使用,从地质学的角度为地质科学研究环境问题提供多时相和多光谱的影像帮助。同时侧重于以下两个重点:1.通过研究多时相卫星影像显示的地表植被特征差异(耐盐植被或盐生植被指标),在沿海沉积平原区监测和划分由于过度开采水导致的海水入侵区域;2.通过使用卫星热红外影像,探测沿海岸线岩溶侵蚀岩地区的水流排泄区域。本文以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为研究重点。该地区的海水入侵演化为一个水文地质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它问题,其中一个水文地质问题是海水与沿海地区大量未使用的地下淡水之间的交换。在我们的实验室,借助LANDSAT-5/TM卫星影像(30米分辨率)已经努力对这些沿海区域进行监测和划定工作。对上述影像使用数字处理技术,划定Pieria县(马其顿省,希腊)受盐度影响的区域。另外,通过使用TM数据第6波段(热红外波段)找出希腊中部Itea海湾区域内的淡水泉。以上研究结果能够帮助水文地质专家找出受海水入侵和沿海区地下水排泄的区域。  相似文献   
85.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6):143-143
由120名地貌、测量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通过精密的测量,发现在近百年来海岸线后退了150米,也就是平均每年后退1.5米。由于世界人口、工业、经济等地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据推测,今后海平面每上升1米,全世界受灾人口将达10亿,其中3~4亿人将无家可归,一些国家,尤其岛国,将从地球上消失,全世界受灾土地总面积可达5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1/3可耕地将受影响。海平面的上升不仅会使沿海陆地面积缩小、淹没城镇,还会加剧海岸侵蚀、引起洪水灾害、咸水入侵等。据预测,我国海平面上升100厘米,长江三角洲海拔2米以下的1500平方千米低洼地将受到严重影响或淹没。  相似文献   
86.
张俊杰 《地下水》2011,(1):44-45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为维持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不得不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由此引发了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地下水漏斗扩展、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沧州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内分布大量的微咸水咸水。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微咸水咸水非传统水资源,节约淡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7.
天津市浅层地下咸水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小峰  张良月 《地下水》2001,23(1):12-14
天津市浅层地下咸水大面积的存在制约着天津市工农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浅层地下咸水作为城市工业与生活用水既可以解决城市供水不足 ,又可以达到根治盐碱、抗涝、改良地下水的综合效益。但是不合理利用地下水可能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多种环境危害。本文分析了浅层地下水大规模利用及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8.
Predicted no-effect concentration(PNEC) is often used i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to determine low-risk concentrations for chemical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hronic data from native saltwater speci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d PNEC values using four methods: log-normal distribution(ETX 2.0), log-triangle distribution(US EPA's water quality criteria procedure), burr III distribution(Burrli OZ) and traditional assessment factor(AF). The PNECs that were calculated using four methods ranged from 0.08 μg/L to 1.8 μg/L. Three of the SSD-derived PNECs range from 0.94 to 1.8 μg/L, about a factor of two apart. To demonstrate the use of SSD-based PNEC values and comprehensively estimate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risk for cadmium in surface water of the Bohai Sea, in the Liaodong Bay, Bohai Bay, and Laizhou Bay, China, the dissolved cadmium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nd obtained 753 valid data covering 190 stations from July 2006 to November 2007. Based on thre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pproaches, namely hazard quotient(HQ), probabilistic risk quotient and joint probability curve(JPC),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cadmium in surface water of the Liaodong Bay, Bohai Bay, and Laizahou Bay were estimated. Overall, the ecological risk of cadmium to aquatic ecosystem in the whole Bohai Sea was at acceptable ecological risk level, the order of ecological risk was Liaodong BayBohai BayLaizhou Bay. However, more concerns should be paid to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in the Liaodong Bay which is the home of many steel, metallurgy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in China.  相似文献   
89.
莱州湾南岸潍坊北部平原区咸水入侵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莱州湾南岸潍坊北部平原地区为典型研究区,阐述了咸水体形成的成因背景与分布特征。通过水化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潍北平原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特征,及人工开采导致咸水入侵的变化,并分析了咸水入侵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0.
李海明  翟菁  顾晓明  刘月辉  李云 《岩土力学》2010,31(Z2):170-174
为了揭示天津滨海地区咸水储能回灌过程中含水层渗透性变化的机制,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咸水储能回灌过程中含水层胶体的释放量、释放速率以及胶体释放对含水层渗透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胶体释放过程中Ca2+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咸水储能回灌过程中含水层胶体释放是脉冲式的,表现为突然增加,然后缓慢降低,大约20个孔隙体积为一个周期;胶体累积释放量随着孔隙体积数的增加而增加;胶体释放量与孔隙体积数为分段函数,不同阶段胶体累积释放量增长幅度和释放速率发生变化。胶体释放过程中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随着孔隙体积数的增加呈“S”型曲线;0℃、10℃和20℃情况下咸水含水层渗透系数分别增加了4.02倍、12.21倍和6.63倍;不同温度下虽然含水层渗透系数开始有差异,但60个孔隙体积数后渗透系数均接近15 cm/d左右。胶体释放过程中也存在着Ca2+-K+、Na+ 阳离子交换作用,不同的温度下这种交换作用动态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