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70篇
海洋学   1075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91.
贵州洞湾煤矿地质灾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湾煤矿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以西,含煤地层为龙潭组砂泥岩层,主采煤层为10、22、24、25、26五层,目前开采深度为175m,已形成大寨滑坡及五个塌陷区,通过分析计算,本区煤层的安全开采深度为3 363m。煤层开采会引起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为此提出了设置禁采区,拟建污水处理厂,综合利用煤矸石,建立地面移动变形观测站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区内257个钻孔(工程地质孔及第四纪地质孔)资料分析,划分了莱州湾滨海地区地貌单元,阐述了全新世砂体特征;利用三角洲平原区砂性土层非饱和砂土和饱和砂土静探数据和标贯数据的对比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非饱和砂土对饱和砂土的静探锥尖阻力与锥尖阻力、标贯击数与标贯击数的相关关系式,研究了地下水对静探锥尖阻力和标贯击数的影响;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综合判别法,对全新世砂体进行现状条件下和未来地下水限采条件下砂土液化判别;并针对液化区不同液化条件提出相应砂土液化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沉积物分布对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变和岸线变化非常重要。本文收集了2008年9月厦门湾海域的2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数据,研究其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和运输特征。厦门湾海域表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非常明显。同时在应用GSTA模型对沉积物进行输运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该区域泥沙运移趋势。结果表明,该海域有八种沉积物类型,粘土质粉砂占有比例最高,为65.22%;而且在不同的分区,由于不同的沉积物源和水动力条件,粒度参数特征也有所不同。径流、潮汐和波浪是海床表层沉积物、滩涂变化的主要控制动力,泥沙运动趋势与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粤东靖海湾海岸地貌动力演变及其工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人为工程的影响,相对稳定的岬湾海岸地貌常经历显著的动态调整。本文以粤东靖海湾典型岬湾海岸为例,运用Mc Laren模型、波浪动力场数值模拟、等深线对比、冲淤计算等多种方法,从海岸地貌动力学角度,对人为岬角工程前后岬湾海岸地貌动力过程和冲淤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海岸地貌动力系统内常存在负反馈机制以维持系统的稳定。岬角工程后上岬角防波堤沿SSW延伸,ESE和E向浪经过防波堤时发生绕射,波能削减,湾顶动力减弱,海滩沉积物从下岬角向湾顶反向运移;2)海滩的蚀积状态在工程前后发生了转换,工程前遮蔽段侵蚀、开敞段堆积;工程后遮蔽段堆积、开敞段侵蚀;3)海湾水下地形对岬角工程的响应敏感,工程后海湾水下地形冲淤剧烈。  相似文献   
995.
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通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莱州湾地区海水侵染面积急剧扩展,已形成相当严重的灾情。根据调查监测,截止到1990年,本区海水侵染面积已达435km2,其中海水入侵面积为304km2,咸水入侵面积为131km2。为了进一步研究海水入侵的机理、动态和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93年在菜州湾南部咸水入侵区进行了钻探和地下水的观测工作,其中对A孔(潍北农场)、B孔(新河)、C孔(龙池)和E孔(羊口盐场)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粒度分析和古地磁测量工作。作者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根据钻孔地层的划分及各个层位岩性和粒度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划分出了不同成因类型海水和咸水入侵通道,明确了入侵通道分布范围,分析研究了入侵通道的物质组成和粒度特征,为本区海水入侵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岬湾海滩在华南地区普遍分布,众多海滩面临侵蚀退化问题,对其海滩冲淤演变特征及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粤东重要的旅游海岛南澳岛南部的前江湾为研究区,利用滩面调查、遥感影像数据与历史海图和实测水深数据,研究1970—2022 年海滩冲淤特征,并从水动力、沿岸输沙、稳定岸线形态等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滩冲淤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前江湾海滩蚀淤演变在东南沿岸码头防波堤海岸工程建设前后呈现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切线岸段前期侵蚀、后期侵蚀加剧,弧形岸段前期淤积、后期侵蚀;人类海岸工程造成的岬角位置变化和沿岸输沙受阻是影响海滩蚀淤演变的主要机制,导致岬湾岸线平面形态变为不稳定状态,区域沉积物的亏损也加剧了海岸失衡;自东向西的沿岸输沙的不均衡对其海岸线演变的空间特征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廖惠珍  许榕仙 《台湾海峡》1998,17(A12):175-177
本文首次对山东湾海水螺旋藻的营养成份进行较全面检测分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东山湾海水螺旋藻高蛋白,低脂肪,必需氨基酸模式接近于人体需要,氨基酸评分80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极为丰富。除脂肪外,大部份营养指标远远大于高蛋白食品大豆的含量,尤其突出的是(每100g含量):β-胡萝卜素84.3mg,钙4100mg,镁2900mg,碘11200μg,也明显地优于淡水螺旋藻,是难得的天然营养资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通过荣成市水产科技研究所1997年对桑沟湾海水水质的监测、阐述了该湾水温、盐度、透明度、pH和三氮的变化特征,并与1983年调查结果作了对比,分析了近几年桑沟湾水质变化情况及原因。  相似文献   
999.
《地图》2010,(4):12-13
“170年后,深圳湾将彻底消失;加上大面积的填海,这一天会来得更早”。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海洋专家的科学预测。它把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深圳湾:30年前,这里曾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深圳特区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30年后的今天,深圳湾却面临着巨大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海勃湾水库运用对黄河内蒙古河段的防凌作用及对凌情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勃湾水库的运用使内蒙古河段流量适时调节能力增强,封河流量控制得更加精准,开河关键期进一步控制下泄流量,减少"武开河"风险;出库水温提高,海勃湾-巴彦高勒河段成为不稳定封冻河段,冰量减少,凌情减轻。受出库水温影响,内蒙古河段流凌和封河条件改变,同等动力及河道条件下,流凌封河要求的累积负气温更低,降温强度更强。分析成果可以为该河段冰情预报和黄河防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