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研究分析苏里格苏48区块盒8段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样品T_2谱主要呈左高右低的双峰型及单峰型两种形态,可动流体饱和度与可动流体孔隙度变化幅度较大.根据可动流体饱和度将储层划为3种类型,不同类型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差异较大:Ⅰ类、Ⅱ类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半径大,道较粗,孔分布均匀,孔隙连通性好,粘土矿物质量百分数低,可动流体饱和度高;Ⅲ类储层孔隙半径小,孔分选差,孔隙之间连通性差,粘土矿物质量百分数高,可动流体饱和度低.可见可动流体饱和度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微观孔特征是控制可动流体饱和度大小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次之,储层物性最弱.孔特征参数中,孔隙半径、孔半径比、孔体积比、分选系数的控制作用最为显著,均值系数以及排驱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其它孔参数相差较小时,道对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粘土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百分数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2.
分布是控制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其评价依托于各种储层微观特征测试方法,需要综合多方法各自优势进行孔分布定量表征。本文提出基于核磁共振标定的高压压汞孔分布定量评价的方法,即通过核磁共振离心前后横向弛豫时间T_2谱图对比,依据流体赋存状态重新划分三孔隙度组分百分比法的T_2值界限T_(21)和T_(22),对应将孔划分为束缚流体孔、过渡流体孔和可动流体孔,再结合T_2值与孔半径的关系将T_2值界限转化为孔半径界限r_1和r_2,最终依据高压压汞统计的不同流体赋存状态的孔含量S_1、S_2和S_3进行孔分布定量评价。该方法综合了核磁共振有效表征孔流体赋存状态和高压压汞有效表征孔大小的优势。将此方法应用于西湖凹陷花港组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分布评价,建立了T_2值与孔半径平均转化系数C为0.0079,求取r_1和r_2为60 nm和160 nm,依据各类孔含量及其相互关系将孔分布划分为四类,从而为储层评价提供新的参数和思路。  相似文献   
23.
储层微观孔喉网络图形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岩样铸体薄片的图形特征反复观察与实验,设计了一种储层微观孔网络图形识别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将原图片由RGB彩色空间转换到受亮度影响很小的YUV空间下,使待识别岩样孔网络产生很好的类聚,然后采用形态学分水岭分割方法识别出岩样铸体薄片图片中的孔隙与道。将该方法识别出的孔网络与RGB空间下一般图像分割技术识别出的孔网络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出的孔网络比较完整与清晰;同时使用德国蔡司公司图像处理系统中的Axiovision4.0软件对待识别岩样薄片进行面孔率测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效果明显,相对误差降低了0.425%,大大提高了储层微观孔网络图形识别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4.
25.
从储层砂岩岩体微观结构特征入手,对英台地区储层砂岩体的孔隙类型、孔隙组合特征和孔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砂岩体划分出粒间孔及胶结物未充满孔组合、正常粒间孔及次生粒间孔组合、溶蚀扩大孔及粒间溶孔组合、晶间孔隙组合、混合孔隙组合、胶结物内溶孔及无孔隙组合六种孔隙组合类型和大孔大模式、大孔小模式、小孔小模式、微孔微及孤立孔隙模式四种孔结构模式。利用这种孔隙组合类型和孔结构模式对储层进行分类及评价,为储层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评价因素,为该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和评价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深入探讨深层高压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特征,开展了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结果表明,储层孔道大小及分布性质差异不大,孔隙半径呈正态分布,主峰分布在100~300μm;道半径是控制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渗透率与道半径的相关性好于其与孔隙半径的相关性。储层有效道半径、有效孔隙半径、有效道体积、有效孔隙体积、有效孔半径比等孔特征参数与物性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高渗透率岩样的有效孔半径比较低,且有效孔半径比分布频率较高。渗透性越好,孔半径比越低,且其分布越集中。分析认为,恒速压汞的孔特征参数中排驱压力(pT)、中值压力(pc50)、最大进汞饱和度(SHgmax)小于常规压汞的,最大连通孔半径(Rmax)、中值半径(r50)大于常规压汞的。相对于常规压汞,恒速压汞获得的孔特征参数更准确。  相似文献   
27.
致密储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致密油气是世界上近20年来勘探、开发和研究的热点。在大量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前人对致密储层特征及成因、致密储层油气形成和分布特征以及致密储层油气运移和聚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有关致密储层油气成藏研究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微米—纳米级孔网络系统油气充注、运移和聚集机理是致密储层油气成藏机理的核心科学问题,具体体现为油气由烃源岩向致密储层的充注机理、致密储层微米—纳米级孔网络系统油气运移的渗流机理以及致密储层微米—纳米级孔网络系统油气的赋存和聚集(滞留)机理3个具体的关键科学问题,而这将是致密储层油气成藏机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广东省名中医李云英教授治疗慢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李教授治疗慢痹的临床处方,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及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病例201 例,处方201首,药物共计128味,证型19种(气滞痰郁证最多)。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味为主,归经以五脏为主。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甘草,其次为法半夏、桔梗、陈皮、黄芩、柴胡、郁金、茯苓等,药物组合相关性较大的是甘草、法半夏和山药,应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4首新处方。结论:李教授治疗慢痹多用健脾、化痰、清热、理气、活血之品,体现其从肺脾论治咽疾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9.
黄喉拟水龟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黄拟水龟成龟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成龟的含肉率平均为23.4%,内脏平均占体重的14.0%,骨骼平均占体重的39.4%,血液和体液平均占体重的18.4%,脂肪块变动较大,平均占体重的5.0%;肌肉中各物质质量分数平均为:水分79.7%,灰分1.0%,粗脂肪0.3%,蛋白质18.2%;在肌肉16种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平均为6.69%,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4.9%;在测出的18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平均占64.77%,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占22.91%。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讨论和评价了黄拟水龟的食用价值,为其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0.
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与物性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辉  孙卫  费二战  齐银  李达 《岩矿测试》2011,30(2):244-250
为揭示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物性差异的关系,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和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典型的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岩芯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道类型多样;但整体细小,对渗透率起主要贡献的较大道含量小是其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同时微裂缝的发育也加剧了物性差异.统计对比发现,孔的分选系数在2.0~3.0,变异系数在0.15~0.3,对渗透率贡献相对较大.可见,储层物性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反映,不同类型孔隙、道组成的储集空间,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物性差异正是孔特征差异的一种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