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1484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771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1469篇
自然地理   169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1.
微机编图作为一种地图编制和生产的新技术,它和传统的方法大相径庭,特别是地图信息的表达,传输和管理,完全建立在一种全新格局的基础上。高效,快捷地提供具有时效性强,地理特征信息全面,各专业要素齐备,图面清晰美观的农业工程规划图件,有利于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2.
香港的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朝辉 《热带地理》1997,17(2):149-156
香港地区地域狭小,地形崎岖,可利用地少,人口众多,用地紧张,但严谨的用地政策、规划用地和严格管地,使城镇有序,城乡结合协调,基础设施完善,做到合理用地,有效用地和高效用地,从而成为一座名副其实、整洁、美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113.
红壤丘陵小区域水平上不同时段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和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王效举  龚子同 《地理科学》1997,17(2):141-149
引相相对土壤质量指数的概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小区域水平上土壤质量时空变化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并用于千烟洲试验站开垦利用11a后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统计分析服农田,桔园,牧草地,人工林,天然林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4.
Turn.  BL Skole  D 《地学前缘》1997,4(1):26-33
文章概要介绍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核心计划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科学计划。阐述了该计划的形成历史,科学目标以及主要研究内容,指出LUCC研究目的是改善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以着重提高替土地覆盖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以系统优化理论为指导,以隰县试区为例,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进行了立地分类,并采用专家咨询模糊综合评分法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构造综合效益指数,将地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数量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林种,多树种,多目标土地利用规划辅助决策模型,并将规划方案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16.
中国大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空间阻力关系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安市为例,用人文主义的方法论,重视人类行为的整体性以及行为意图,价值与环境的怀古联系,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所在的行为环境之间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借鉴国外有关理论进行对比,总结土地利用变化与行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模式。这些模式揭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阻力来自于社会外在权力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西方国家的城市的“区位冲突  相似文献   
117.
土地利用研究的背景,任务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8.
119.
安和平 《贵州地质》1996,13(4):344-349
本文应用1:20万卫星影像结合地面定位监测信息与地学分析相结合的卫星影像解译方法,进行贵州境内南,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制图,查清了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类型,揭示了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和区域差异,并对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用地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0.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10~8.5kaB.P.经历了三次阶段性增暖后进入全新世暖期。8.5~8.0kaB.P.和4~3.5kaB.P.暖期的开始与结束事件中降水变化落后于温度变化300~500a;暖期盛期时的年均温较现代高2~3℃,降水多100mm左右;暖期中存在多次短期寒冷事件,年均温最冷时较现代低3℃以上。3.5kaB.P.以来冷干趋势之上叠加着大致由300a稳定与500a波动构成的约800a的周期性变化。全新世暖期原始农业文化的阶段性发展与暖期内环境波动相对应;暖期结束时发生了由农业向牧业文化转换的事件;暖期以后的冷干期为农牧交错文化时期,农业经济随冷干程度的变化而兴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