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63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1.
唐罗忠  孙羊林 《湿地科学》2007,5(2):140-14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丰富的江河滩地和水网沼泽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病的主要发生区域。营造人工林有利于控制血吸虫的中间寄主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的孳生,也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耐湿树种的选择是滩地和沼泽地造林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江苏省里下河沼泽地主要造林树种I-69杨(Populus deltoides)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可知,在高水位(年平均地下水位-29cm,每年淹水1~2个月)、中水位(年平均地下水位-59cm,每年淹水0~10d)、低水位(年平均地下水位-87cm,常年不淹水)立地上,10a生的I-69杨平均树高分别为16.4m、19.8m、22.9m;平均胸径分别为12.8cm、18.2cm、21.2cm;平均蓄积量分别为67.9m3/hm2、193.1m3/hm2、313.6m3/hm2;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51.8t/hm2、130.0t/hm2、201.4t/hm2;总生物量分别为67.1t/hm2、161.7t/hm2、241.2t/hm2。因此,I-69杨虽然具有较强的耐水能力,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其生长也会受到明显抑制,这一结果将为今后湿地造林中的立地选择和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2.
库水位上升条件下边坡渗流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水位的上升将导致边坡体内渗流场的变化,进而引起边坡的失稳破坏。边坡体内的渗流场是饱和渗流与非饱和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坡体内地下水位线的位置变化及相应的渗流场参数的计算表明:由于上部松散堆积体与基岩渗透系数的差异,基岩内地下水位线的抬升速度明显滞后于上部松散堆积体;体积含水量、压力水头、流速和水力梯度等渗流参量在基岩中的变化幅度较小,而在上部松散堆积体中的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大。这说明库水位上升对上部松散堆积体的影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513.
耿杰  王吉易 《地震研究》1998,21(2):153-159
采用水位滑动变差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位滑动变差方法是突出地下水位前兆场时空演化特征的良好方法。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像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异常特征区的演化显示“迁移-扩展-稳定-发震-消失”的特征;滑动变差显示“增大-减小-发震-急速减小”的变化过程。据此给出了地震  相似文献   
514.
孙天林  简春林 《地震》1998,18(4):367-367
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6.2地震前,北京地下水位监测网部分并孔观测到一组由趋势到短临前兆异常,并根据这些异常点的分布及不同阶段的异常表现特征和发展过程,进一步分析孕震中震源区为-应变积累与水位动态的内在联系,得出有益的启示,对地震预报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15.
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及其形成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杰 《地震地质》1998,20(3):64-260
对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的生成方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模式的研究表明,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异常特征区的演化显示“迁移—扩展—稳定—发震—消失”的特征;滑动变差值显示“增大—减小—发震—急速减小”的变化过程。探讨了地下水位动态图象演化与构造变形、断层运动和上地幔物质上涌的关系,提出了唐山地震地下水位动态图象“场—区—源”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16.
基于智能算法的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系统,地下水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映射关系。本文分析了BP神经网络的缺陷和遗传算法的特点,根据区域水文特征,提取了地下水位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基于GA和BP的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并应用于某水源地的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收敛快、预测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17.
影响济南市区名泉停涌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趵突泉为例 ,利用 1 95 9~ 2 0 0 0年济南市区年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城市建设等资料 ,分析影响济南市名泉停涌的主要因素 ,探讨名泉实现常年喷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18.
某填土坑复合地基施工未考虑地下水位季节性的变化对回填土含水量的影响,致使复合地基失效,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失效原因,并提出不同填土坑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19.
河北平原地下水开发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平原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但在地下水开发过程中,引起了多种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地下含水层疏干;地面发生沉降及出现地裂缝;海、咸水入侵等等。作者从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出发,提出实现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全面实施节水战略,努力实现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的高效用水,逐步建立起节水型社会;提高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利用海水、咸水、减少淡水用量;实施跨流域调水;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是缓解河北平原缺水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20.
对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的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明确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测的关键问题,确定了监测内容与要求和相关极限报警值,获得了预期的安全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