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164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2386篇
海洋学   179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91.
构造物理化学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古贤 《中国地质》1997,(10):45-48
  相似文献   
92.
用地质学的观点探讨洞庭湖的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和金 《湖南地质》1997,16(3):141-146
洞庭湖是一断陷盆地,至今仍在继续下沉,因围湖筑垸使水面减小,泥砂堆积速度大于湖区下沉速度使湖面进一步缩小,致使洪水季节常泛滥成灾。按地质规律科学治理方案,一是退垸还湖,二是垸湖置换,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洞庭湖的水灾。  相似文献   
93.
新书介绍     
《地学前缘》2004,11(3):156-156
(1 )《地球科学量和单位规范使用辨识》《地球科学量和单位规范使用辨识》一书 ,由孙群、沈丽璞编撰 ,经李慎安教授 (量和单位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 )和王妙月研究员 (博导 )总审 ,地震出版社于 2 0 0 4年 7月出版发行。本书依据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 ,针对地球科学的特点和地学书刊中使用量和单位出现的各种问题编撰。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①来自实际 ,用于实际。本书是关于地球科学量和单位及其规范使用的系统研究和总结 ,是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标准在地球科学中的具体应用。全书以国际、国家标准为基准 ,并学习、参考国际和国内有关量和单位的专…  相似文献   
94.
《古地理学报》2004,6(1):126-126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2004年8月在  相似文献   
95.
王燕宁  王海峰 《贵州地质》2004,21(2):136-136
据科技日报南京6月3日电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员和他的国内外同事经历了近6年努力,在5亿8千万年前的我国贵州瓮安动物化石群中,找到了两侧对称动物胚胎化石。这一发现将两侧对称动物可靠化石记录的历史前推到了寒武纪之前4千万年。这一发现在今天北京时间1 4:0 0时,通过网络作为特快新闻的方式向全球公布了。陈均远等人通过对1 0块保存精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开展研究。这些精致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发现于贵州瓮安前寒武纪陡山沱组瓮安含磷段,距今约5亿8千万年。由于最新发现的这类两侧对物化石很小,只有0 2毫米,其生存的…  相似文献   
96.
2003年度地质学项目概况及对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3年度地质学科共受理面上项目650项,申请总经费为20674万元。其中自由申请534项,青年基金109项,地区基金7项,与2002年度面上项目申请总数(605项)相比,共增加45项,这也是地质学科近5年来面上项目申请数量最多的(图1)一年。  相似文献   
97.
《沉积学报》2004,22(3):524-524
2004年7月26~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召开了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承办孙枢、贾承造、刘宝王孚、钟大赉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局范蔚茗局长应邀参加了会议一与会正式代表6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北京)及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相似文献   
98.
从赋矿岩系岩石类型的多样性论羊拉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工作,将羊拉铜矿床按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组构分出9种类型,包括矽卡岩型、大理岩型、砂板岩型、角岩型、凝灰质流纹岩型、玄武岩-辉绿岩型、花岗质碎裂岩-花岗斑岩型、安山岩型和绢英岩型。矽卡岩型矿石是构成矿体的最主要矿石类型,但在不同矿段可由碳酸盐岩(里农)和凝灰质火山岩(贝吾)两种原岩形成。矿体在赋矿岩系中有3种产出形态:顺层呈层状.似层状;沿花岗岩与沉积岩接触面呈透镜状;贯穿岩体和沉积岩呈大脉状。它们均与后期构造密切相关,矿体无确定的顶、底板岩石,围岩蚀变以矿体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矿床相对赋矿岩系显示出明显的后成性,属于印支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与古生代混杂岩通过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99.
落石堆积的结构特征与斜坡破坏型式之转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基岩山区和丘陵区,落石堆积的分布非常广泛、并可经长期积累而形成巨大规模。然而,因缺乏研究,它们(尤其是规模较大者)经常被误定成滑坡或崩塌堆积。为此,作者结合长江三峡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采用天然模型勘测和岩相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认为:1.落石堆积(累积体)通常是在扩离-落石发育而崩塌、滑坡不发育的陡崖(坡)下形成,同时还需有较平坡面,便于落石停积而不易被重力和流水搬走的堆积场所;2.落石堆积的结构特征为:(1)前缘土体较密实且粒(块)径较小,后缘多大块石并常具架空结构;(2)不等粒系数普遍较大;(3)常有淤泥质和砂、卵石夹层或透镜体;(4)前缘可具向外陡倾的加积层理。基于此,水的潜蚀作用和地表水对前缘的集中冲刷常成为落石堆积变形破坏的主因;3.落石堆积的破坏型式为滑坡、泥石流或碎屑流;4.落石堆积的勘查应特别注意查明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储水结构及相关参数;其稳定性评价应首先分析不同工程活动影响下产生潜蚀的可能性;5.为防治斜坡失稳,首先应保护落石堆积的自稳结构和选用有防潜蚀功能的开放型措施;6.深入研究落石堆积,对沉积学和工程地质学也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Two superwide bands of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T) profiles (Yadong-Xuegula,Jilong-Cuoqin) across the Yaluzangbu suture were deployed along the west-east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into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in the shallow and deep crust along the west-east and north-south direction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ibet plateau.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d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in this region are: (1) large-scale high resistive bodies exist near the Yaluzangbu suture surface, which extends to the maximum depth of more than 30 km. They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Gangdise granite; (2) small-scale conductive bodies exis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Yaluzangbu suture,and large-scale ones under the suture and in the northern part; (3) conductive bodies widely spread in the crust along the profiles. They are discontinuous, mainly decline to the north and become larger in scale, steeper near the suture, deeper gradually from south to north; (4) under the Yaluzangbu suture,the conductive bodies become larger in scale, more conductive gradually from west to east. These important dectrical characters are caused possibly by the India plate subduction to the north. The variation in characters of the large-scale conductive bodies from west to east may be the proof that the plate collision might cause substantial movement along the west-cast dir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