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0篇
  免费   2839篇
  国内免费   3144篇
测绘学   2645篇
大气科学   2085篇
地球物理   3174篇
地质学   6631篇
海洋学   1719篇
天文学   311篇
综合类   990篇
自然地理   858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569篇
  2017年   549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931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709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569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岩浆流体在热液矿床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伟 《地学前缘》2001,8(3):203-215
岩浆流体在浅部分离为岩浆卤水和蒸汽相 ,CO2 、SO2 的加入将增加不混溶区间。Ag ,Zn ,Pb ,Sn等在高盐度卤水中呈氯化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Cu、Au呈I价态的二硫化络合物的形式在富硫的蒸汽相中搬运。岩浆流体与大气水混合的稀释和热效应 ,是导致Sn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 ,流体混合需要长期稳定的抽送系统 :( 1)对流体界面混合 ;( 2 )两组裂隙处相遇混合。斑岩Cu矿床早期以岩浆流体为主导 ,晚期大气水普遍存在。反应性强、富含金属的岩浆流体从侵入体往外运移并且与主岩反应 ,形成带状分布的蚀变矿物组合。高硫化浅成热液矿床的早期以流体对主岩的广泛淋滤为特征 ,流体呈酸性和氧化性。密度差使得低盐度液体与深处高盐度卤水在空间上分离。低硫化浅成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呈低盐度、中性pH值和处于还原性、静水压力条件 ,流体沸腾是成矿卸载的主要机制。富Au型矿床与低盐度富气相流体有关 ,富Ag型矿床与较高盐度的流体有关。在热液系统的寿命中 ,导致矿化的流体活动仅在短暂的时期内存在。热液系统之间在岩浆标志上的变异是由于岩浆流体的间歇性贡献或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2.
Rodinia超大陆构造演化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目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概略评述了1997年以来国际上有关Rodinia超大陆构造演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目标。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造山发生在1300-1000Ma,基本形式表现为早期弧一陆碰撞和晚期陆-陆碰撞,并在1000-900Ma继以伸展作用。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发生于830Ma之后,但其过程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一性,地幔柱可能是导致超大陆裂解的主要机制,大火成岩省”是地幔柱发育的关键性标志,已经初步证实裂解过程影响地球大气圈和水圈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进而改变晚前寒武纪的全球气候,控制生物圈的兴衰和岩石圈表层的碳酸盐,铁,锰和磷等沉积,这些现象可用“雪球化地球”(Snowball Earth)模式概括。  相似文献   
993.
热机碎岩钻进工艺中钻进规程参数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热机钻进中钻进规程参数与机械钻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式,对热机钻进中最优规程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995.
崔秋文  王宜 《地震科技情报》2001,(7):44-44,F003
2001年6月23日,秘鱼南部阿雷基帕地区发生了7.9级强烈地震,本文综合介绍了这次地震的地震参数,破坏情况及历史地震记录,简述了秘鲁的地震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96.
氢氧同位素交换动力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氧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的前沿,它使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由静态向动态,定性向定量,封闭体系向开放体系发展,为各种天然地质过程的研究定量提供有关的时间、温度、作用机制,演化途径及地质体的冷却史等重要信息,本文概述了氢氧同位素交换动力参数,同位素交换动力学参模式,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实验测试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997.
赣东加里东变质混合岩带 ,是以混合岩体为主体 ,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多相、多型、递增变质带 ,是受区域深构造控制的热变质带。该带产有茅排式金矿。通过对该带金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认为带中金丰度 0 .83× 10 - 9,呈峰式分布 ,为对数及双对数正态分布型式 ,Au与主元素成分无关 ,与微量元素组合是Au -Zn -Li-Pb -Cs ,在韧性剪切过程中Au具活化迁移富集特点  相似文献   
998.
袁静  王乾泽 《矿物岩石》2001,21(1):43-4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999.
张留柱  袁东良 《水文》2001,21(5):42-44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研究了实测径流量资料平差处理问题,并推导了参数平差法的具体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了利用此方法可以合理地消除实测径流量计算结果中的偶然误差,解决了实测径流量不同年份各站之间的矛盾,给出了客观、实用、可靠的径流计算结果,并可对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精度评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大地电磁测深的资料处理与正、反演软件都是FORTRAN语言编写的,由于FORTRAN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使得这个软件存在很多的缺陷,但是因为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算法已经比较成熟,将它全部用其他语言移植也比较费时费力,为了避免资料的浪费,提高大地电磁测深的资料处理与交互式系统的开发效率,并且更加完善其功能,在开发大地电磁测深二维交互式正反演系统时,对大地电磁测深中的计算部分仍用现有的FORTRAN程序,对有关的界面与图形诉开发部分用VC++语言来编写,以增强和体现其交互式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