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5篇
  免费   955篇
  国内免费   434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681篇
海洋学   25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24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山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在济南召开了“山东省宣传贯彻《海域使用管理法》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道玉、副省长陈延明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省直15个涉海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2.
根据1983-1989年南麂海洋站在台风影响过程中的实测风和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波浪特征。结果表明,这个海域的台风波浪通常是混合浪,在台风影响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值波高,既有较大波陡的风浪,也有波陡较小的清浪;各向波高的均值变化不大,各向最大波高却有较大幅度的差距;本区的台风浪以4级波高占优,风浪以NNE向、涌浪以E向为常浪向;波高为4级的风浪和涌浪,其周期分别在4.0-4.9S和7.0-7.9S之  相似文献   
133.
厦门西海域有机物污染预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考虑生化降解的二维非保守有机物污染预测模型,在潮流场和浓度场的求解过程中采用欧拉-拉格朗日的插值方法,提高了计算精度,较好地预测了厦门西海域的各种排污条件下的有机物污染场.为厦门市海洋环境容量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4.
在洋浦近岸海域计算潮流场基础上,计算预选排污口附近海水质点运动轨迹及预测污染物浓度分布,最后,从环保角度出发,推荐了洋浦地区各开发区的排污口位置,为洋浦近岸海域污染控制规划方案的制定及其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环台湾岛海域半日潮波特征的三维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997版POM海洋模式,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2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且北支强于南支.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为最强潮区,其M2分潮最大振幅可达240cm.最强潮流区位于澎湖水道,M2分潮最大潮流达196cm/s.环台湾岛海域潮波潮流水平结构上除海峡北部原有一个圆流点外,还发现另外存在4个新的圆流点.潮流垂直结构上主要为右偏,接近底层处为左偏.  相似文献   
136.
海坛岛风沙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方  李祖光 《台湾海峡》1993,12(4):385-392
本文对海坛岛风沙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坛岛风沙沉积物主要是由海岸带基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及闽江南下沿岸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堆积于海滩上,而后在强劲的NNE向向岸盛行风作用下,海滩沙向陆搬运堆积而成的。风成沙的主要粒级为中沙,平均粒径为1.73Ф;分选较好,标准差的平均值为0.68,偏差多近于对称,偏态平均值为-0.02;峰态窄,峰态平均值为1.21。其搬运方式单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黄、东海毗邻海域悬浮体与水团的对应关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东海毗邻海域由陆架到深海的悬浮体进行了大量加密取样,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给出了悬浮体含量及其三维分布,确定它们与水团及其边界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从物源、动力和成因等解释了这种对应,提出了水团对悬浮体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黑潮次—中层混合爬升水及其混合水形成悬浮体含量最低值区,横亘在陆架与深海之间,形成阻隔含有大部分悬浮体的陆架中、下层水体向深海输送的洁净“水障”,台湾暖流北上的顶托也起类似作用,并分析了影响悬浮体含量的各种因素及有关机制。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