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30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无线GIS空间数据动态副本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GIS海量空间数据更新要求,研究了无线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副本动态复制与管理技术。通过分析空间数据移动复制服务策略,设计了基于无线网络的动态副本管理系统(DRMS)来实现空间数据的移动动态复制,并研究副本管理模型和副本更新算法,保证了无线网络传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南海海底钙质土声学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和讨论了南海热带海域海底钙质土基本特征和声学物理性质 ,它们与以陆源物质为主的沉积物在声学物理性质方面截然不同 .一般而言 ,钙质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度、低湿密度、较高声速以及抗压强度变化较大的特征 ,主要是由碳酸盐颗粒的海洋生物残骸等所组成  相似文献   
53.
大气中一种压力波动与地震关系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大气中一种压力波动与区域地震间关系的初步观测结果。 根据观测,大气中存在一种压力波,其周期为几十秒至500秒;幅值在5-100帕(1帕=1牛顿/米2=0.01毫巴)之间,大都在二、三十帕左右;主周期变化很小,呈一组一组的形式出现,每组三、五个波,波形光滑,容易识别;其水平波速为10米/秒的量级,是一种横波。 对于所研究的地方性地震,约有70%在震前30小时内出现这种压力波。  相似文献   
54.
声信号在浅海环境传播时,经过海面风浪的不断散射,传播损失会相应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声传播损失计算海面波高,利用风浪充分成长时波高与风速的关系,对海面风速进行反演,并针对声速剖面在有无跃层两种情况下反演过程的异同进行讨论。利用模拟仿真与2013年黄海声传播实验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海洋声学探测技术用于海洋物理及海洋特定目标特性探测,是人类认识海洋、开发和利用海洋丰富资源必不可少的海洋高技术。文中全面介绍了海洋声学探测技术的技术结构以及致力于此技术研究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着重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海洋声学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总结出我国该领域现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海洋声学探测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10 a左右,未来需靠长期稳定支持、按需开展研究、加大基础工业投资以及提高材料与工艺水平等措施推进我国海洋声学技术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6.
57.
曹兴锋 《山东气象》2014,34(2):72-74
运用JAVA语言,建立TCP点对点连接技术和多线程技术,建立自动气象监测站网监控系统,通过对观测数据及运行状态的分析判断,设计信息储存、统计、查询、提示、报警等功能,并利用图文、声音和手机短信等方式提示业务技术人员及时有效处理故障,以保障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相似文献   
58.
李志华  李秋峦 《海洋工程》2014,32(4):124-130
结合多核CPU硬件PC平台,设计了一种海底三维声学图像实时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声学前端信号处理子系统、数据传输控制子系统和PC客户端图像处理系统三个部分。声学前端信号处理子系统统根据接收到的多路声学换能器信号,通过两级FPGA信号处理,采集多通道水声信号,进行实时电子聚焦波束形成。为了解决海量声学数据快速传输问题,数据传输控制子系统未采用传统用户空间TCP/IP传输机制,而是直接通过嵌入式PowerPC处理器在Linux内核态采用DMA通道进行声学数据转发,减少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开销,有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针对海量声学数据实时处理需求,PC客户端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对复杂、耗时的单帧重建和数据拼接算法模块根据声学数据点的角度范围进行等分分割,对每个子范围声纳数据采用多线程并行处理,均衡多个CPU核之间负载,实现高性能三维声学图像实时处理。通过室内水池和湖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高效地进行三维声学图像采集、传输与处理。  相似文献   
59.
Tests of new in-situ seabed acoustic measurement system in Qingda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in-situ seabed acoustic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direct in-situ measurement of sediment geoacoustic properties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The new in-situ system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deck control unit and the underwater measurement unit. The underwater measurement unit emits sonic waves that propagate through the seafloor sediment, receives the returning signals, and transmits them to the deck control unit for waveform display and analysis. The entire operation is controlled and monitored in real time by the deck control unit on the research vessel and can provide recording of full waveforms to determine the sound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and demonstrates its application in tests carded out on seabed sediment off the Qingdao coast, China.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performed well and rapidly provided accurate in-situ acoust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estimates of the seafloor sediment.  相似文献   
60.
正2014年6月17日17∶00,东昆仑项目组帐篷传来清晰稳定的远程信号,这标志着河南省地质找矿远程指挥系统在矿调项目得到成功应用。远程指挥系统以综合数据库为核心、鑫诺七号卫星为数据通道,形成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综合分析及信息发布全过程的综合系统。在远程指挥方面具备信息通信、信息分析决策、远程会商等功能。与系统配合测试的是青海省卡巴纽尔多地区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工作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东昆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