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725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327篇
地质学   1540篇
海洋学   1160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2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沙质草地土壤动物的研究进展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任涛  赵哈林 《中国沙漠》2009,29(4):656-66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背景脆弱,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严重干扰下,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草地面临严重沙化的威胁。而土壤动物是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控制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有着重要意义。从沙质草地土壤动物的物种组成、研究方法、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沙地土壤动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沙地土壤动物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及沙漠化逆转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2.
大型海藻栽培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江蓠属(Gracilaria)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等是中国主要栽培种类.本研究利用2011~2020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的中国江蓠栽培量,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型海藻净碳汇的核算方法.进而通过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2021~2030年中国江蓠栽培净碳汇趋势进行了预测,并运用情景分析法探讨了中国江蓠栽培固碳增汇和甲烷减排潜力.基于栽培量核算中国2011~2020年江蓠栽培净碳汇约3.21~9.24wt a-1,逐年呈快速增长趋势,因此江蓠栽培具有较大固碳增汇潜力;预测2021~2030年江蓠栽培净碳汇将稳步上升,将达7.78~19.14wt a-1,因此对“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大型海藻栽培基准情景下,江蓠栽培可形成“增汇-净水-经济”协同发展链条;利用大型海藻生产绿色饲料情景下,每吨江蓠还具有0.33~0.68吨碳(甲烷)减排潜力,可形成“增汇-净水-经济-减排”陆海统筹增汇减排协同发展链条.综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  相似文献   
993.
长期以来,中元古界待建系下马岭组和“新元古界”龙山组之间是否存在3亿多年的“大型不整合”,一直有较大争议.本文应用地层学、沉积学、碎屑锆石定年,以及锂同位素、常量与微量元素等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下马岭组-龙山组,由不同级别、厚度不等、由粗到细的砂泥岩正旋回组成,由下至上发育局限台地(潟湖)-浅海陆棚-潮坪-滨岸-潮滩沉积序列,特别是龙山组底部含砾砂岩不具有大地构造意义底砾岩属性.龙山组和上覆景儿峪组砂岩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均老于16亿年,未发现来自下马岭组1.32~1.2Ga大火山岩省(锆石)物源.从下马岭组顶部到龙山组下部,δ7Li呈逐渐上升趋势,Li含量则渐次降低,化学蚀变指数减小;同时K2O/Al2O3和Fe O/Fe2O3降低,Na2O/Al2O3升高,Li/Al、V/Cr和V(V+Ni)等小幅增或减.二者界面处Ce/Ce*呈正异常,Eu/Eu*呈负异常,Rb/Sr...  相似文献   
994.
盐度和pH对底栖硅藻胞外多聚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长平  高亚辉  林鹏 《海洋学报》2006,28(5):123-129
研究了盐度和pH值对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Ehr.)Reimannet Lewin)增殖、蛋白质含量和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月筒柱藻最适生长的盐度和pH值分别是15和8,属半咸水性生活.高盐度(>15)和低pH值(相似文献   
995.
沙筛贝(Mytilopsis sallei)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蛤目(Veneroida)饰贝科(Dreissenidae),也称萨氏仿贻贝.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鱼虾饵料被引到厦门马銮湾,逐渐成为附着生物的优势种,严重影响贝类养殖.在厦门马銮湾水域设计挂板实验和采集沉积物中大型底栖动物,获得了外来物种沙筛贝与其他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数据.SPSS统计软件回归分析表明,沙筛贝与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在挂板的垂直分布上呈负相关,沙筛贝高密度(大于105个/m2)时能导致网纹藤壶死亡,其主要原因是沙筛贝附着在网纹藤壶壳壁上,抢夺网纹藤壶食物而导致其饿死.无论是在挂板上还是在沉积物中,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凿贝才女虫(Polydoraciliata)的数量有随沙筛贝数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成团的沙筛贝有利于小头虫和凿贝才女虫的栖息.  相似文献   
996.
浙江苍南泥相潮间带春末底栖动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3年6月对鳌江口南侧苍南县3条泥相潮间带断面的调查分析,鉴定出潮间带底栖动物74种,其中多毛类8种,软体动物24种,甲壳动物26种,棘皮动物1种,其他类动物15种。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103.74 g/m2,667个/m2,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可占总生物量的72%和15%,断面数量平面分布为巴曹>白沙>海城,垂直分布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多样性指数H′值北侧白沙断面(1.82)大于南侧巴曹断面(1.61),均匀度J值中间海城断面为最大(0.72),调查区域北端鳌江淡水注入和南端外侧琵琶山阻挡,海流及潮汐的作用影响不一,致使该区潮间带动物种类和数量在南北断面间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7.
胶州湾女姑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根据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间夏、秋、冬、春4个季度月,对位于胶州湾内女姑口潮间带的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所设的3个站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并分析所获得的资料,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以及Jaccard的群落种类相似性指数Ja分析该潮间带不同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57种,其中软体动物24种,占42.11%;甲壳动物和多毛类各15种,占26.32%;鱼类2种,占3.51%;螠虫1种;女姑口潮间带高、中和低潮区生物种类和生物组成均差别较大,两两群落相似性系数也比较低;3个多样性指数H′,D,J的值大小顺序为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女姑口潮间带物种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明显,H′和J为春季最高、冬季最低;D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  相似文献   
998.
滕长英  张立  缪静  秦松 《海洋科学》2006,30(12):77-81
虾青素(astaxanthin)是一种具有极强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超强的抗氧化活性赋予了虾青素突出的生理功能,如提高动物免疫力、抑制肿瘤、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等。虾青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用作水产养殖的饵料添加剂、人的食品添加剂,在药品、化妆品和高级营养保健品等  相似文献   
999.
吴嘉蕙  任荣彩 《大气科学》2021,45(3):558-572
利用1959~2017年ERA40/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的逐日站点资料,针对发生在当年11月至次年3月(NDJFM)的全国性持续低温事件(EPECEs),分析了热带外环流的变化特征,以及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结果 表明,全国性EPECEs可划分为冷空气在乌拉尔山—西伯利亚关键区堆积和冷空...  相似文献   
1000.
产自黑海和挪威海的冷甲烷渗透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界将深海中发现的热液露头和在近大陆地区发现的冷渗透气液归属为上世纪最后25年中最重要的发现。这些气液含有还原化合物,后者在微生物的参与下,或者通过化学途径发生氧化作用。这些作用过程在水一海底界面上和其附近海底表面以下形成了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的堆积并发生了显微化学自养和甲烷供养的有机质生物合成作用。冷甲烷渗透场以成分类似的特殊生物种群(主要是营养共生动物)凝聚物的形态出露在海底表面。在文献中出现了以底栖动物和细菌层为标志的数十个活动性冷渗透场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