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43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100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山西宁武地区高山湖泊湖相沉积地层的浅井挖掘,在天池湖泊群一带发现了厚度大于6m的以草炭、泥炭、粘土及砂层为主的湖相沉积物.根据实测的干海、天池和琵琶海3条剖面,将分布于高山湖盆区内的湖相地层划分为12层,层序地层显示出以干海为代表的古湖泊由浅湖→滨湖→沼泽的演化趋势.湖相沉积的14C法测年结果为10950~260aBP,ESR法年龄测定结果为(9±3~8±1)ka,这表明高山湖盆内湖相沉积的形成时代为全新世.根据沉积相、岩相组合等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孢粉分析、微体古生物鉴定等资料,首次建立了山西宁武地区高山湖泊全新世湖相沉积地层序列,并将该套地层命名为干海组.  相似文献   
102.
The Ailaoshan aquamarine-bearing pegmatites are associated with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Ailaoshan fault-folded complex.The gem-bearing pegmatite mineralization zones of the region occur in area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gional tectonic trend.The pegmatites are found in metamorphic rocks,migmatites and in the inner/outer contact zones of gneissoid granites. The Rb-Sr isochron drawn for the pegmatites is 26~31 Ma,(i.e.in Himalayan).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melt and liquid inclusions in minerals vary from 185 to 920℃,which are comparable to the inclusions observed in banded migmatites and ptygmatic quartz veins in the surrounding metamorphic rocks. The mineralization fluids of the pegmatite were rich in HCO_3 and CO_2,and their compositional assemblages are comparable to metamorphic fluids.Results of H,O,C,Si etc.isotopic analyses and REE,and Be analyses indicates that the sources of mineralization components that formed the pegmatite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etamorphic fluids and the enclosing metamorphic rocks. A pegmatite structure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840℃and 1,500×105Pa.),with various metamorphic rock samples in a water-rich and volatile-rich environment.When the liquidus was reached,the temperature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at the rate of 5~10℃/day over a time period of three months.SEM energy-dispersive spectrum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experimental products.A series of pegmatoid textures were observed including zonal texture,megacryst texture,drusy cavities,crystal druses,and vesicular texture along with more than ten types of minerals including plagioclase,microcline,quartz and biotite.Different metamorphic rock melts generated different mineral assemblages.Experi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partial melting of metamorphic rocks could form melts similar to pegmatite magmas. Based up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eochemistry,and pegmatite texture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components of Ailaoshan aquamarine-bearing pegmatites came from metamorphic rocks.The petrogenetic model for the origin of pegmatites is related to ultra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anatexis.  相似文献   
103.
城市湖泊水华预警模型研究——以北京“六海”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决策树方法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湖泊水华预警模型。决策树方法预测水华爆发时机,非线性回归方法预测水华爆发强度,并运用信号灯显示方法,划分出水华爆发的预警区间。以北京六海为例,模型结果表明来水水量Q,温度T和总磷浓度是影响“六海”湖泊水华爆发的主要影响因子,选择叶绿素a(Chl-a)<30 μg/L的预警信号为绿色,30 μg/L60 μg/L为红色。当每月来水量Q>79.0万m3或来水量Q<79.0万m3,水温<13.4℃,预警指标为绿色;Q<79.0万m3,水温T>13.4℃,水华预警为黄色;Q<38.7万m3时,T>23.25℃,TP>0.13 mg/L,水华预警为红色。对模型结果分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于限制因素发生变化时的水华预测结果更为准确,并且结构简单,输入输出关系明显,结果易于解释。  相似文献   
104.
以孤北~桩海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地震剖面解释、测井资料分析、钻井岩芯观察,在研究区东营组岩石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层序划分及层序特征,共划分出SQ1、SQ2二个长期旋回,Ed1、Ed2、Ed3、Ed4四个中期旋回。同时,还深入讨论了各层序在地震剖面、钻井剖面及测井曲线上的特征;论述了各层序的发育特征。其中,Ed1层序在全区呈对称分布;Ed2层序主要发育下降半旋回;Ed3层序旋回对称明显,全区均有分布;Ed4层序在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上升半旋回。通过对该地区层序划分的认识,为该地区的层序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保护海洋环境,防治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内容。我省沿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今后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以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海为重点,以海陆综合治理为关键,以恢复和改善海洋环境为目标,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海洋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6.
基于一个全球气-海-冰耦合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年际尺度的气-海-冰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所使用的全球气-海-冰耦合模式中,大气环流模式和陆面过程模式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海洋环流模式和海冰模式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一种逐日通量距平耦合方案实现次网格尺度海冰非均匀条件下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洋环流模式在高纬地区的耦合。只对50 a模拟结果中的后30 a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首先对滤波后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平面气压、表面大气温度、海表面温度、海冰密集度及海表面感热通量的标准化距平做联合复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取第一模进行重建,然后讨论了在一个循环周期(约4 a)中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海-冰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当北大西洋涛动处于正位相时,格陵兰海出现南风异常,使表面大气温度升高,海洋失去感热通量减少,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海冰密集度减小;当北大西洋涛动处于负位相时,格陵兰海出现北风异常,使表面大气温度降低,海洋失去感热通量增多,海洋表面温度降低,海冰密集度增加。巴伦支海变化特点与格陵兰海相似,但在时间上并不完全一致。(2)多年平均而言,北冰洋内部靠近极点区域为冷中心。当北冰洋内部为低压异常时,因异常中心偏向太平洋一侧,使北冰洋内部靠近太平洋部分为暖平流异常,靠近大西洋一侧为冷平流异常。伴随着暖、冷平流异常,这两侧分别出现暖异常和冷异常,海表面给大气的感热通量分别偏少和偏多,上述海区海表面温度分别偏高和偏低,海冰密集度分别偏小和偏大。当北冰洋内部为高压异常时特点正好与上述相反。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在海洋、大气年际循环中,大尺度大气环流变率起主导作用,海洋表面温度和海冰密集度变化主要是对大气环流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7.
1950-2004年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阻高的天气学定义,利用1950-2004 年NCEP/NCAR 500hPa 逐日位势高度场、风场再分析资料,检索出近55a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出现阻高1169次.统计表明,阻塞高压中心的频次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理差异.春季阻高活动多集中在乌拉尔山地区;夏季阻高活动频繁,阻塞形势复杂,阻高频繁活动区域有4个,分别是乌拉尔山地区、贝加尔湖以西地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秋季是阻高发生最少的季节;冬季阻高高发区位于乌拉尔山附近.贝加尔湖地区仅夏季出现阻高的日数就占到全年的69%.夏季欧亚大陆阻塞高压中心逐日累积频次存在明显的随时间东传特征.55a中平均每年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上空有11d存在双阻形势,占夏季阻高日数的1/5左右.欧亚大陆阻高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不同地区的年际变化特征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8.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73,自引:6,他引:67  
采用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在野外露头、钻井剖面的综合研究和室内编图基础上,提出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碎屑堡岛-浅水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是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重要的古地理格局。受区域构造背景影响,晚古生代盆地充填经历了裂陷海湾和陆表海浅陷共存、统一陆表海、近海内陆坳陷和内陆湖盆四个阶段,区域古地理格局由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碎屑堡岛-浅水三角洲复合体系沉积演变为三角洲-河流体系沉积,最终被河流-湖泊体系沉积取代。砂质储集体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主要展布在中、北部地区,以河流、三角洲砂体为主。  相似文献   
109.
张位及 《矿床地质》1998,17(Z3):507-510
最近十多年来,云南省发现了绿柱石矿物里的5种宝石,即绿色绿宝石、透绿宝石、摩根石、海蓝宝石和祖母绿,其中祖母绿是我国首次发现,填补了我国宝石品种的一项空白。文中对云南省绿柱石类宝石分布的地质特征、宝石学特征和开采、加工与市场状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