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354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对地观测卫星遥感能够提供广泛可靠的空间信息,是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为阐明卫星遥感技术对洪水研究的推动作用,回顾了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的发展历程及技术需求,以对地观测卫星遥感三大阶段的发展轨迹为主线,分析了遥感空间信息在洪水研究中的历史性贡献和阶段性效用,讨论总结了危险分区法、水文模型和微波遥感监测等3种洪水研究典型方法的应用进展。提出未来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的重点:遥感空间信息与模型算法的深度结合,遥感反演算法与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典型洪水研究方法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大数据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以期为提升洪水应急响应能力与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一种最近由作者在美国研制的,由计算机产生等距离区域分界线的程序及其数据结构,同时给出初步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3.
未来10年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遥感影像的获取将走向多种传感器、多分辨率、多谱段和多时相。各国计划发射的对地观测卫星将使我们能够同时获取大量的、不同分辨率的、多谱段的可见光、红外、微波辐射和侧视雷达的数据。从而构成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防治的多层次遥感影像金字塔。为了能够及时地、充分地利用这些对地观测数据来回答地学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时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遥感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巨大潜力,必须从技术上建立一个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鉴于目前应用滞后于发射,软件落后于硬件的现实情况,本文简要叙述建立自动化和智能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建立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希望国家集中各有关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来共同攻关,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球科学信息系统,提高综合研究与深入分析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54.
对乙酰基偶氮氯膦光度法测定微量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庆洲 《地质实验室》1994,10(3):137-139
  相似文献   
55.
在采用垂直悬挂弹性系统的海洋重力仪中,由于弹簧本身的质量不可忽略,受到水平扰动时就可能影响测量精度。L. J. B. LaCoste和J. C. Harrison曾分析过这种影响,本文建立的物理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文中还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质量、弹簧初始长度、拉丝长度等)的影响。最后得出了与文[1]和[2]不尽相同的结论:只要适当控制弹簧初始长度就能消除水平扰动影响。  相似文献   
56.
内蒙古东五分子地区韧性剪切变质作用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五分子地区花岗-绿岩地体经受了三种类型变质作用的改造。韧性剪切带不仅控制了区域变质岩组合的分布,而且也导致其变质作用的强度出现了逆转序列。根据岩石的结构、碎斑含量及矿物成分,韧性剪切变质岩划分为三类,其共同特点是具有碎斑结构。其变形结构分为单矿物型及组合型。同一块韧性剪切变质岩由处在单变平衡的一组矿物组成。根据岩石变形及重结晶的特点,结合其产状,确定出两种不同类型韧性剪切变质带。共生矿物对的研究证明它们形成于地壳不同深度及温度、压力条件。本区的金矿化、运移、沉淀与韧性剪切变质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铀矿区域评价准则”为依据,试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比值法,铀对钍(钾)的区域相对场法和铀成矿有利指数法,对我国YW-10和YW-10B两个测区的区域航空γ能谱场进行了地球化学解释及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已知矿区660测区从宏观上做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γ能谱参数在走向长270km,宽50—70km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了解成岩时原始铀的分布及后期铀的地球化学活动规律,估计成岩、成矿阶段铀源岩可能提供的生铀量,识别铀成矿有利地区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58.
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0  
陈述彭 《地理科学》2001,21(3):193-197
20世纪我国地理学的成就是空前辉煌的,奠定了现代化的科学基础,21世纪面对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把全球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对地观测技术系统的进步和时、空分辨率的提高,已使全球化同步动态监测成为现实,“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提高了对城市化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再认识;增强了地理战略决策和参予工程规划、设计的能力。地理学本来就是取法自然、又以人为本的综合性学科,从来就很注重探索时间规律与空间格局及其转换,通过全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21世纪的地理科学、必将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59.
基于数码相机立体像对的物体3维信息快速获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数码相机的内方位元素检测和镜头畸变差校正,应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像对无物方控制的物体表面3维模型信息快速获取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获取3维信息速度快、精度较高。同时文中还比较了可变焦数码相机和固定焦距相机在获取3维信息精度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0.
根据四个宝光实例的分析,指出峨眉宝光的伴生大光环并不都是主虹。由冰晶去雾产生的宝光,其伴生的大光环实为对日(月)晕,从而肯定了近年来盛行的范氏(Van de Hulst)宝光形成的后向散射机理,不能用以解释一切宝光现象,否定了冰晶云雾不能产生宝光的局限认识。还指出了《国际气象词典》中“布格晕”条释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