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204篇
海洋学   135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4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52年   1篇
  1944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3篇
  1923年   1篇
  19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涵盖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等4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学院努力追求卓越目标,共建1个"双一流"学科,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和共享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各学科方向均可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设有7个本科专业,2个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理科学)。  相似文献   
82.
利用2009-2010年四个季度月用底栖生物抓斗式采样器捕获的文昌鱼样品,从其资源分布、年龄结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等方面对厦门国家级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的种群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文昌鱼种群资源分布衰减趋势明显,只在黄厝—前埔海区、小嶝岛—角屿海区和南线—十八线海区3个核心区还有分布,但资源密度低,分布范围狭小,而在鳄鱼屿实验区未能发现.(2)文昌鱼体重与体长之间关系:W=6.6895×10-4L3.1818;体长与体质量生长方程分别为:厶=65.63[1-e-0.68(t+032)],Wt=404.62[1-e-0.68(t+032)]3.1818;夏季、冬季航次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25-35mm和35-45mm,优势体重组分别为25-50mg和50-100mg;秋季低龄鱼较多,而冬季高龄鱼比例较高.(3)采用ELEFAN Ⅰ技术分析了厦门文昌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K、L∞、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开发率E,发现其生长参数K值较大,自然死亡系数较高,开发率较大(0.69).综之,厦门自然保护区内的文昌鱼种群健康状况整体不佳,应注意资源保护,加强保护文昌鱼栖息地的底质和水质以及防止过度捕捞以实现其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3.
2009年,安阳县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的同时,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相继在该县北郭乡、辛村乡、瓦店乡实施了三大土地整理项目,累计投资将达4280.34万元,规划整理土地面积50600亩,预计新增耕地1962.65亩。截止目前,总投资2197万元,项目总面积27333.75亩的国家级北郭乡土地整理项目已基本完工,预计新增耕地1104.8亩,5个土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1080.4亩。两项共计新增耕地2185.2亩,实现了造地增粮富民的目标,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84.
近日,博兴县庞家、陈户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省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实地勘察现场,认为该县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创新方法,因地制宜,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值得学习借鉴,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5.
杨韩涛  李才 《地质通报》2010,29(12):1884-1890
用SWOT分析模式对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客观分析,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有:高原原始自然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一无二的可研究性,具有原生态的藏传文化。劣势有:可进入性差,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脆弱。机遇有西藏旅游市场的开放,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外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交通条件改善。挑战有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区内旅游分割竞争格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认为在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与劣势同样显著,机遇和挑战并存,并据此提出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高端特种旅游产品,打造特种旅游品牌,构架保护区生态旅游“点-轴”系统开发模式,整合资源,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从而保障羌塘地区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6.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生态环境领域的数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内涵、特征、技术体系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等角度出发,探讨了适用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数据管理模式。首先,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大数据来源广泛、结构多样、数据处理方式复杂,难以通过传统技术手段被有效收集、处理和应用,除了具备一般大数据的“5V”特征外,还具备地理空间特征;然后,大数据技术贯穿于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及数据解释在内的整个流程,为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高效管理与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将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解决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GEE云平台与生态环境模型模拟技术对植被变化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获取了2000—2020年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的演变趋势及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规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管理模式是生态环境大数据面对新形势、新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7.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中起伏中山(11.17%),海拔、起伏度、坡度、面积-高程积分值等定量地形指标的平均值从三江口片区至朝天马、海子坪片区逐渐降低,夷平剥蚀面级数逐渐减少;2)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共发育7级夷平剥蚀面,其中Ⅰ~Ⅲ级为山顶面和残余夷平面,Ⅶ级为金沙江侵蚀阶地面,Ⅳ~Ⅵ级为剥蚀面,与区域3次构造旋回相对应;3)保护区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197~0.815之间,平均为0.503,超过80%的区域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阶段,表明区域地表侵蚀动力较强,在人类活动增强背景下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未来的保护规划应考虑各个基本地貌类型区的地表动力差异。综合而言,独特、丰富的地貌结构使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要素得以保存,加强地貌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实现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8.
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系统分析了开展自然教育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和探索实践,并提出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保护区具有资源丰富、知名度高、设施完善、文化深厚、区位优越等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包括功能布局不合理、自然教育体系不完善、生态安全威胁。保护区在精品课程和教程开发、特色自然教育径设计、人才队伍培养、新旧媒体融合和湿地科普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探索实践。提出了构建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打造系统的自然教育体系、探索社区化的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9.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经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研究同意,批准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等22处为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山口地质公园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90.
《西部资源》2014,(6):77-77
<正>我国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多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一项保护内容。国土资源部负责对其实施监督管理。1984年前该项工作只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保护内容;1984年后,原地质矿产部着手有计划地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制定规划及规章,使该项工作纳入正轨,先后于1987年、1995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及《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