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0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主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和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方法对5种海藻粗多糖的单糖组成、官能团、分子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5种海藻粗多糖均含有木糖和岩藻糖, 其中南方团扇藻多糖含有较为丰富的山梨糖, 属于大分子量均一性多糖, 而孔石莼多糖分子量分布较宽, 均一性较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5种粗多糖均为酸性多糖, 棒叶蕨藻、琼枝麒麟菜和匍枝马尾藻多糖具有明显的硫酸基团吸收峰, 琼枝麒麟菜多糖存在呋喃糖和吡喃糖, 并且吡喃糖苷键可能存在β和α两种类型。明胶氯化钡实验结果指出南方团扇藻多糖的硫酸基团含量为38.43%(±2.38%), 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海藻多糖, 而棒叶蕨藻多糖的硫酸基团含量最低, 仅为8.92%(±1.04%)。  相似文献   
92.
李溢真  于志洋  田欣  宋琳 《海洋科学》2020,44(11):10-18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海蒿子多糖,利用红外光谱法(FT-IR)和PMP柱前衍生化法研究海蒿子多糖的理化特性及糖元组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研究免疫相关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海蒿子多糖总糖含量为24.32%,硫酸根含量为5.39%,具有α糖苷键。单糖分析表明,海蒿子多糖主要由半乳糖、岩藻糖、甘露糖组成。进一步体外免疫实验结果表明,海蒿子多糖具有促进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的作用,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系免疫因子IL-1β、IL-6、iNOS和TNF-α的mRNA表达量。此外,海蒿子多糖还能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提高Bax/Bcl-2的比例,说明其具有抑制肿瘤的效果。ELISA分析表明,海蒿子粗多糖能显著提高RAW264.7分泌NO、IL-1β、TNF-α和IL-6细胞因子。因此,海蒿子多糖不仅具有免疫增强活性,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3.
螺旋藻多糖的组成与功能及影响藻类多糖生成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螺旋藻多糖的保健功能螺旋藻利用光能经光合作用同化CO2,利用无机氮源合成藻体蛋白质,光能转化率高达18%,光合效率为43%。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含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螺旋藻多糖。螺旋藻多糖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功能,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而且有显著的抗辐射作用,放、化疗病人食用螺旋藻后,能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色素恢复正常并维持稳定,有缓解射线对骨髓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Belay,A.等,Gonzalez,D.R.C.等,Hayashi,K.等及Venkataraman.L.V.等[3]实验表明,螺旋藻多糖可使患NIH急性放射病小鼠…  相似文献   
94.
免疫多糖对养殖南美白对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4,自引:2,他引:102  
刘恒  李光友 《海洋与湖沼》1998,29(2):113-118
于1995年6月在威海市水产开发公司对虾育苗场采集南美白对虾,经暂养后,选取体长6-7cm的个体,利用由海藻中提取的与微生物多糖有类似结构和性质的免疫多糖作为饵料添加剂,以口服形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免疫,刺激其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95.
皱纹盘鲍多糖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软体动物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中分离提取的纯多糖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药理实验表明,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移植性肿瘤肉瘤S180、肝癌HepA细胞无细胞毒作用,但能明显延长HepA小鼠的生存时间,抑制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生长;在抑瘤的同时,能明显提高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重量,降低荷瘤小鼠肝脏中过氧化脂质的水平。提示鲍鱼多糖可能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而发挥其抗肿瘤活性的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维生素C(Vc)和免疫多糖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Boone)生长、饲料利用和虾体主要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 的生长实验。采用2因素实验设计 ,其中Vc设2个水平(0,120mg/kg饲料) ,免疫多糖为3个水平(0,1 ,2g/kg饲料)。结果表明 ,饲料中不添加Vc时 ,体质量增长随着饲料中免疫多糖添加浓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 ;而当饲料中Vc浓度增加到120mg/kg饲料 ,体质量增长并不随免疫多糖浓度的提高而显著上升(P>0.05) ;饲料中添加Vc的各组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未添加Vc组(P<0.05)。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能显著降低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P<0.05) ,提高对虾的蛋白质效率(P<0.05) ;对对虾体主要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 ,对虾体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受免疫多糖和Vc添加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7.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是一种有"长寿菜"美誉的经济藻类,其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依次用冷水和热水处理羊栖菜藻粉,得到两种多糖:冷水浸提多糖(SFCP)和热水煮提多糖(SFHP);随后对这两种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并通过测定二者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多糖都是含有硫酸根的岩藻聚糖,但是SFCP中糖醛酸含量较高,分子质量分布集中,而SFHP中硫酸根含量较多,分子质量分布较宽,且二者硫酸根取代位置不同。两种多糖对DPPH和羟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率与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相比较而言,SFCP对自由基的清除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98.
大米草多糖的提取及其单糖组成的GC-MS 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海洋滩涂生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中的多糖成分和单糖组成,为这种生物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水提醇沉、Sevag法脱蛋白得到纯大米草多糖,经三氟乙酸降解、糖腈乙酸酯衍生,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大米草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大米草单糖组成为鼠李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质量分数分别是:4.13%,3.02%,11.94%,8.89%,6.82%,27.18%,38.00%。大米草多糖是一种可利用的食品资源,其主要成分半乳糖、葡萄糖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单糖,大米草多糖可深入研究开发其生物活性用作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99.
马尾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马尾藻多糖(SP)、环磷酰胺对H22荷瘤NIH小鼠灌胃给药,通过建立H22:实体瘤小鼠模型和H22腹水瘤小鼠模型,测定其抑瘤率、胸腺指教、脾指数、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数量等指标,观察马尾藻多糖在H22腹水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对H22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的影响和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质量比为100 mg/kg时的抑瘤效果最好,抑瘤率达到61.3%;H22腹水瘤小鼠经SP灌胃后,胸腺指数、脾指数、T淋巴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有明显升高;SP能显著提高H22腹水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问,SP质量比为100 mg/kg时效果最好,H22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率为69.87%.  相似文献   
100.
在不同温度和光强下培养极大螺旋藻438(Spirulina maxim438),得到其积累多糖规律为:不利于螺旋藻生长的温度、光照条件,会促进胞外多糖EPS(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的分泌,而螺旋藻最适生长条件(30℃,5000lx)与胞内多糖IPS(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IPS)积累的条件一致。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体外实验证明IPS和EP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80μg/mL,100μg/mL。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经两种多糖作用后Hela细胞Caspase-3酶的变化,结果显示:处理组比对照组Caspase-3酶活性有明显提高,预示着多糖抑制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途径,引起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