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83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世勋 《云南地质》1990,9(1):50-59
筇竹寺位于昆明市区西北10余公里。从古地理来说,位于康滇古陆东侧,上扬子海西缘,海陆变迁频繁的交替地带。海浸时间短暂,上升剥蚀甚长。早古生代仅有早寒武世沉积,以陆源碎屑为主;晚古生代有中-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及部分二叠纪的沉积,以碳酸盐为主;中-新生代仅有第四纪全新世极零星的陆相残坡积及河湖相沉积。现将古生代地层层序列表1。  相似文献   
32.
深湖相泥岩的成因类型和组合演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渤海湾地区东营盆地沙三段的研究,区分了深湖相泥岩的岩相类型。根据各类岩相的结构、沉积构造和层序、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矿物成分、生物组合等特征对深湖相泥岩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讨论了各成因系列的沉积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湖盆发展不同阶段由于盆地地形、湖水性质、骨架沉积体系的改变及深湖相泥岩成因类型组合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3.
34.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黄婉康  王明再  龚国洪  杜春辉  王岩国 《矿物学报》1994,14(3):247-256,T001
小莱河太古宙麻粒岩相铁建造的矿物组合有:①斜方辉石(Fs87)+钙铁辉石+石英+磁铁矿±莱河矿;②铁闪石+铁浅闪石质角闪石+石英+磁铁矿+碳酸盐±Fe-镁川石(云辉闪石)。辉石的出溶显示了它形成的不同阶段:片晶发育的OpxⅡ-CpxⅡ是最后稳定产物,计算的平衡温度是742℃,按相图获得的压力是7×108~7.8×108Pa;钙铁辉石中“001”片晶是易变辉石片晶转变的,Opx-Cpx-Pig(片晶)阶段据相图推测可能形成于近820℃,8×108Pa的条件下。原始均一相的OpxⅠ-CpxⅠ阶段矿物成分按估算的片晶含量计算,它们的形成温度接近820℃,可能的压力范围是11×108~13×108Pa。由此得到ITD型麻粒岩相p-T-t轨迹。莱河矿无氧化成因的证据,认为它是在麻粒岩相条件下生成的。云辉闪石的Si—O链重复周期是3×,其Fe/(Fe+Mg)=0.85,是接近富铁端元的Fe-镁川石,它与闪石一起在640到近700℃条件下交代了辉石。  相似文献   
39.
40.
川西北早志留世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缓坡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研究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北缘,由一套巨厚的页岩、泥岩层夹生物礁及透镜状和不规则层状风暴生屑灰岩、瘤状灰岩组成。根据区内特征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分布和相应的化石生态,作者认为本区兰多维列期至早温洛克期时为一典型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均斜缓坡,并且从浅到深划分为滨岸、浅缓坡、深缓坡及盆地等亚环境。滨岸区位于潮间带,以潮坪碳酸盐岩为代表;浅缓坡位于浪基面至风暴浪基面之间,岩性组合为A、B类风暴岩,A、B类瘤状灰岩、生物礁灰岩及粘结岩;深缓坡位于风暴浪基面至最大风暴浪基面之间,岩性以D、E类风暴岩、C类瘤状灰岩及泥页岩组合为特征;盆地处于最大风暴浪基面之下,为黑色泥页岩沉积。结合早志留世时全球冰川作用,文中讨论了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