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5篇
  免费   2394篇
  国内免费   4344篇
测绘学   508篇
大气科学   1329篇
地球物理   2399篇
地质学   10522篇
海洋学   1070篇
天文学   226篇
综合类   622篇
自然地理   377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489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582篇
  2018年   392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66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381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49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63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1篇
  1954年   12篇
  1950年   7篇
  1948年   11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连续弹性无限自由度结构,建立自由振动方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对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影响,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框剪结构自振周期系数的计算公式。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自振周期增大,半刚性连接对高阶振型自振周期的影响很小。提出了地震区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体系的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72.
拱形波纹钢屋盖动力特性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拱形波纹钢屋盖是一种新颖的金属拱形薄壳结构,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结构的复杂性,目前有关的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动力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以18m和30m两种跨度的W666型拱形波纹钢屋盖为研究对象,测试了拱在竖向平面内振动时的频率、振型及阻尼。在所提简化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其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测试和分析结果为该结构的动力反应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73.
通过太行山南段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西戌、武安和洪山)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西戌和武安杂岩体主要由从二长辉长岩到二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高Mg^s,具微弱至正Eu异常的REE模式等)。西戊杂岩体的εNd(135Ma)=-12.3~-16.9,Isε=0.7056~0.7071,与武安杂岩体稍有不同。西戌杂岩体的(^206Pb/^204Pb)i=16.92~17.3,(^207Pb/^204Pb)i=15.32~15.42,(^208Pb/^201Pb)i=37.16~37.63,较武安杂岩体的略高。西戊-武安杂岩体都起源于EM1型富集地幔,但被下地壳物质不同程度混染。洪山杂岩体(正长岩-花岗岩)也来自EM1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但属于不同的岩浆事件,并仅受轻微的下地壳混染。太行山岩浆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水平俯冲消减而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74.
牧牛钨矿主要受断裂和NW向韧性剪切带的控制,空间上含矿构造自西向东逐步收敛,具有"帚"状特征.牧牛矿区先后发现5条含矿石英脉.通过岩石化学研究,里尔峪组为火山陆源碎屑沉积建造;矿区花岗岩属壳源成因,为中浅成侵入深度;斜长角闪岩和透辉岩属幔源成因.钨成矿与印支期岩浆岩有关,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钨矿的成矿温度275~400℃,为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75.
苏北榴辉岩的岩石性质及其金红石的嵌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梅 《江苏地质》2005,29(2):82-87
苏北榴辉岩主要产于由角闪岩相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根据其赋存部位划分为3类:Ⅰ类榴辉岩,通常形成独立块体,有时夹薄层片麻岩、片岩,岩石呈块状、条带状、斑杂状、条纹状和片麻状等;Ⅱ类榴辉岩,与超基性岩相伴,矿石主要呈块状和斑杂状;Ⅲ类榴辉岩,与大理岩整合接触,岩石呈块状、片麻状。3类榴辉岩在变晶矿物组合中具有一定的差异。面积测量法统计结果表明:Ⅰ类榴辉岩的晶间金红石占12.49%,间粒金红石占85.69%,包体金红石占1.81%;Ⅱ类榴辉岩的晶间金红石占36.40%,间粒金红石占44.17%,包体金红石占19.43%.Ⅲ类榴辉岩的晶间余红石占27.49%.间粒会红石占53.43%,包体金红石占19.09%。  相似文献   
976.
西藏冈底斯地块中新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地块上的中新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是北部班公湖一怒江和南部雅鲁藏布两个特提斯演化及其后的陆内汇聚碰撞造山和后造山伸展等大地构造事件的完整记录。地块上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可划分为三个带,其中北部岩带岩浆岩形成于燕山期,其类型从早期的Ⅰ型到中期的过渡型再演化为晚期的S型,分别形成于板块俯冲-缝合-碰撞等构造条件下,是北部班公湖一怒江特提斯演化的集中反映。中部和南部岩浆岩带则集中体现了南部雅鲁藏布特提斯时空演化的完整经历,其中,南部岩带岩体以燕山晚期为主,喜山早期次之,成因及形成环境与特提斯洋壳向北俯7中作用密切相关(燕山晚期),同时俯冲结束后的同碰撞条件下的岩浆活动在该岩带内也有明显的反映(喜山早期);中部岩带岩体以喜山早期为主,燕山晚期次之,岩体大部分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表征了随着洋壳板块向北俯冲程度的加深和强度的加剧,岩浆活动中心在不断向北迁移,并最终缝合碰撞的过程。因此,该岩带内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俯冲的晚阶段及缝合后的同碰撞条件下。喜山晚期的小斑岩体实际上广泛出露于整个冈底斯地块上,它反映的是该区在经历了碰撞造山后发生的陆内伸展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977.
豫西东部堆积了第四纪不同时期的风成黄土及冲积、冲洪积黄土状土,全新统黄土、上更新统黄土具有湿陷性,为弱—中等湿陷。中更新统黄土一般不具有湿陷性。黄土的微观结构与土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关系密切,全新统黄土颗粒间为开放或次开放式架空结构,具有较高的湿陷性,上更新统黄土接近接触式胶结,存在粒间架空孔隙,潜在弱—中等湿陷性;中更新统黄土为不等粒基底胶结结构,存在骨架接触式孔隙,一般不具有湿陷性;同时,黄土的渗透性又具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978.
文章在总结车田沸石的晶形及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特征、红外光谱、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特征,以及耐热稳定性、耐酸碱稳定性、离子吸附与交换性能等资源特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车田沸石的开发利用研究新进展,即利用其在低温煅烧和低浓度酸处理后可使其成为无定形非晶态物质的特性制备A型、X型、Y型和P型分子筛;利用其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制备水处理剂、沸石型化肥、无机抗菌剂、干燥剂;利用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特性制备沸石砖、橡胶和塑料的增强剂等。并对今后车田沸石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9.
钾质斑脱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物学、地球化学两个方面对钾质斑脱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矿物学研究表明,钾质斑脱岩为岩浆成因,由粘土矿物与非粘土矿物组成,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矿物和伊利石为主,非粘土矿物包括原生斑晶矿物和次生矿物。钾质斑脱岩的矿物学研究有助于地层对比难题的解决,亦将促进古大陆再造研究。钾质斑脱岩及斑脱岩的主量元素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钾质斑脱岩以相对富钾为特征,K2O含量一般大于3.5%。微量元素数据统计表明,钾质斑脱岩的微量元素以,Th、U的明显富集为特征,同时均具有负Eu异常并缺乏负Ce异常。通过对早寒武世、奥陶纪及志留纪的钾质斑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不同时期钾质斑脱岩的微量元素与REE的配分模式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Nb/Y、Th/U等微量元素比值及(Ia/Yb)N、(Ia/Sm)N、(G/Yb)N、δEu和δCe等稀土元素参数的差异明显。经对比,初步判定滇东石岩头组底部钾质斑脱岩与遵义石岩头组钾质斑脱岩可能不属于同一期火山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0.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大红峪组火山岩是一套高钾(K2O Na2O)、富铝、贫硅的碱玄岩-响质碱玄岩-响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等)、贫高场强元素(HFSE)(Th,Zr,Hf,HREE等)和弱亏损Nb,Ta的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有轻微的Eu正异常,类似于OIB的特征。较稳定的La/Nb比值和εNd(t)值,说明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并未遭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结合岩石Nb,Ta弱亏损以及εNd(t)值为-0.66~0.63的特征,表明其地球化学特征更多的是其地幔源区的反映。因此,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可能为被俯冲交代作用改造过的深部岩石圈地幔,并有OIB特征的软流圈组分加入。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大红峪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其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