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7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568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96篇
地质学   1087篇
海洋学   764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4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走滑断裂带的两类花岗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型走滑断裂带,由于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导致两个区域发生扩张;另两个区域发生压缩,前者控制了拉分火山沉积盆地,形成了与火山作用同源的走滑-拉分张裂型侵入岩,后者控制了菱形地垒,形成了走滑-挤压隆起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92.
对流层平流层气溶胶粒子的形态和化学组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分析研究了1993年和1994年的8月、9月在香河地区上空采集的单个气溶胶粒子的形态及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1993年,在对流层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经常出现不规则形的粒子,可能是土壤粒子;而在平流层大气中的颗粒以具有“卫星”结构的硫酸粒子为主;硫酸铵粒子则经常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香河地区上空颗粒物的化学元素组成比较复杂,单一化学元素组成的粒子较少,粒子主要含有Si,Fe,Al和S等元素。气溶胶的化合物有硫酸盐、硅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等  相似文献   
193.
194.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2007,25(3):206-214
对星系团各类分层效应的有关问题做了概要的评述,包括成员星系在位置空间和(或)速度空间中的形态分层、光度(质量)分层和元素丰度分层的表现形式和探测途径,分层效应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星系和星系团的结构和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5.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钜章 《地理研究》1987,6(2):32-39
本文从地貌学的性质出发,确定形态分类的指导原则应着眼于反映成因的形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形态基本类型的分类系统。给出进一步划分基本形态类型的两个分类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6.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巍然耸立着众多著名风景名胜山峰,它们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集聚了重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凸显了中国五千年文化内涵及精神底蕴。一些的比较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山高程数据混乱。精确山高具有深远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7.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属暖水性贝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在我国东海和南海都有。据在广西和海南沿海的调查,它生活在潮下带至水深78m的沙或沙泥底质中。营埋栖生活,深度达21cm。生活海区的水温为8~32℃,盐度11.50~33.00,pH值8.2~8.4,透明度4~7m。食物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繁殖期在5~9月。其肉供食用,是较珍贵的食品,可以发展人工增养殖。  相似文献   
198.
曹政飞  张伟  赵宏 《海洋与湖沼》2015,46(6):1326-1332
红纤维虾海藻作为海洋沉水高等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渔业价值。该物种目前已经处于濒 危状态, 且研究资料十分匮乏。本研究通过实地生境调查, 对其进行了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 并在此 基础上对其海洋环境的结构适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红纤维虾海藻须根末端 膨大并密生根毛, 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抓附能力和吸收能力; 表皮细胞细胞壁具有类似栓化细胞初生 壁性质的六面加厚现象, 与外部多层皮层厚角组织形成机械组织区, 叶鞘内侧含有丰富的机械组织, 使结构的抗性加强, 能承受较强的海流冲击; 雄花序中无退化雌蕊, 雌花序兼具雌蕊和退化的雄蕊, 花序轴两侧着生数枚桨状小苞片, 花粉丝状, 利于授粉, 传粉方式为水媒和半水媒传粉; 小坚果密 生倒向长鬃毛, 便于果实在海流中固着锚定。该研究弥补了目前对海洋沉水高等植物适应性进化特 征理解的不足, 也为该物种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9.
根据榧螺螺旋部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类型Ⅰ(MorphotypeⅠ)的个体螺旋部陷入体螺层中,其壳顶与前部数螺层愈合;类型Ⅱ(MorphotypeⅡ)的个体螺旋部高出壳顶,缝合线明显,此类型可明确鉴定为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本研究通过线粒体COⅠ和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对两种形态类型的榧螺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种形态类型的榧螺含有共享的单倍型;不同形态类型间的遗传距离和同一形态类型内的遗传距离重叠;两者的单系性在系统发育分析中没有得到显现,而是共同构成一个单系。因此,两种形态类型的个体均为伶鼬榧螺。类型Ⅰ可能是伶鼬榧螺中一种少见的有别于典型个体的形态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200.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phosphorus(P) cycle and its impacts 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shing grounds and pressures on the marine ecosystem in the Yellow Sea(YS) and East China Sea(ECS), it is essential to distinguish the contents of different P speciation in sediments and have the knowledge of its distribu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In this study, the modified SEDEX procedure was employed to quantify the different forms of P in sediments. The contents of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were 0.20–0.89 μmol/g for exchangeable-P(Exch-P), 0.37–2.86 μmol/g for Fe-bound P(Fe-P), 0.61–3.07 μmol/g for authigenic Ca-P(ACa-P), 6.39–13.73μmol/g for detrital-P(DAP) and 0.54–10.06 μmol/g for organic P(OP). The distribution of Exch-P, Fe-P and OP seemed to be similar. The concentrations of Exch-P, Fe-P and OP were slightly higher in the Yellow Sea than that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low concentrations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ECS and southwest off Cheju Isl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Ca-P wa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Exch-P, Fe-P and OP. DAP was the major fraction of sedimentary P in the research region. The sum of Exch-P, Fe-P and OP may be thought to be potentially bioavailable P in the research region. The percentage of bioavailable P in TP ranged from 13% to 61%. Bioavailable P burial flux that appeared regional differences was affected by sedimentation rates, porosity and bioavailable P cont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ioavailable P burial flux were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TP burial flu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