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9篇
  免费   2261篇
  国内免费   2665篇
测绘学   1176篇
大气科学   4321篇
地球物理   2304篇
地质学   3226篇
海洋学   2313篇
天文学   180篇
综合类   878篇
自然地理   2697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595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487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738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425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362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吴小根 《海洋科学》1997,21(1):56-60
根据海南岛榆林验潮站1954~1992年连续39a潮位观测资料,经过统一基准面校正后,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得出近40a来海南岛南岸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呈上升趋势,相应的平均上升速率为0.64mm/a,这一数值较近百年来1~2mm/a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明显偏小,反映出同期海南岛南岸的地面是微弱抬升的。  相似文献   
72.
普里兹湾陆缘水边界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98年11月-1999年2月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资料,讨论了普里兹湾附近陆缘水边界(CWB)两侧的水团分布,以及CWB的中心位置、锋面宽度、锋面强度、锋面的垂直深度和垂直厚度等物理特征的空间变化。并与1992年12月-1993年2月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资料进行了比较,说明了CWB的时间2变化。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CWB两侧海水运动的各向异性,以及动力高度场的形势,指出了动力高度槽,CWB锋面  相似文献   
73.
影响本调查区的天气系统十分复杂,而且随季节而变化。冬半年冷空气的活动,夏半年的热带气旋,台风以及四季对该区都产生影响的温带气旋都可能给该区带来灾害性天气。随着季节的变化太平洋高压的南北移动、西进东退更增加了天气变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4.
水团的概念,一般是指在海洋中由同一源地形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运动状态基本一致的水体。水团本身是均匀、稳定的,但彼此之问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75.
76.
77.
厦门嵩屿附近海底的冲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顺良 《台湾海峡》1996,15(1):94-102
本文通过地形剖面测量比较、浅地层剖面勘探,结合水文泥沙测验和沉积物粒径资料,分析嵩屿附近海域在各历史时期和九江洪水期、枯水期的中淤变鼓水道近十几年来淤积速度加快。其主要原因是该海域动力要素明显减弱,携沙能力降低;其次,九龙江大量的泥沙主要集中在洪水期较短的时间内泄出河口,伴随涨潮流进入嵩鼓水道淤积。  相似文献   
78.
9月航次,在船上对35个样品进行了pH、Eh、Fe^3 /Fe^2 等项目的现场测定。在室内对6月和9月航次的样品进行了CaCO3、CaO、MgO、Fe2O3、MnO、P2O5、有机碳等项目的测定。分析方法均按海洋调查规范第四分册《海洋地质调查》(1975)进行。  相似文献   
79.
全新世苏北沿海岸线冲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申 《黄渤海海洋》2002,20(2):37-46
探讨了10kaB.P.以来苏北海岸线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全新世本区曾遭受海侵,6kaB.P.前,苏北海岸线位于西冈一线,6kaB.P.至唐宋时期,海岸线变动较小,古砂堤成组出现,东冈代表了这个时期的海岸线,1128-1855年,黄河夺淮,海岸线东迁迅速,古砂堤不够发育。  相似文献   
80.
使用水块混合层模式模拟上层海洋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块体混合模式对一个固定海洋观测站所测的上层海洋之物理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发出了难以重复观测到的许多物理特征。文章提出了水块混合层模式,着重模拟了扩展湾流体系中的一个水块,在它被海流从佛罗里达海峡带到挪威海的过程中,其物理特性(其中包括温度、盐度、混合层深度和夹卷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所观测的物理特性的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