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21.
贵州关岭大寨崩滑碎屑流灾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6月28日,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发生特大型崩滑碎屑(石)流灾害,造成99人死亡或失踪。通过现场考察崩滑区的地质环境与斜坡岩体结构,认为斜坡体由似"干砌块石结构"的裂隙化岩体组成是发生崩溃式破坏的主要内在原因。超常暴雨(过程雨量237mm)条件下斜坡岩体后缘裂缝充水形成持续的"水楔作用"是斜坡岩体松动、倾倒垮塌的主要外部引发因素。碎屑(石)流块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从源头向沟口逐次减小,碎屑(石)流运动冲击高度逐步降低,冲击速度逐步减小,并显示4个能级4个冲程的特点。根据动势能守恒定律,计算了每个冲程的最大速度,得出第1冲程为高速崩滑,其它冲程属于碎屑(石)流动冲击。未发现区域天然地震、光照水库诱发地震与外围历史采矿活动与本次事件相关的直接证据。由于滑坡后缘仍存在不稳定岩体,碎屑(石)流堆积体上多处分布直径3~5m的堰塞塘,说明碎屑(石)空隙的排泄能力不足,在未来暴雨条件下引发新的崩滑或形成沟谷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22.
为从行为学角度解释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 Philippi)的跑滩现象, 研究了规格、温度对其跳跃行为以及底质、流速和周期性干露对其潜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蛤蜊运动能力与其规格和水温有关, 3 mm稚贝不具备跳跃能力, 5 mm以上具备跳跃能力; 跳跃频率和高度随水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中国蛤蜊稚贝潜沙比例均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 各时间节点中国蛤蜊稚贝在细沙底质的潜沙比例最高, 中沙底质次之, 粗沙底质最低。施加微弱水流后, 中国蛤蜊稚贝潜沙速度和比例显著增加; 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部分稚贝被水流冲走, 潜沙比例随之下降。周期性干露会导致中国蛤蜊稚贝从底质中爬出, 干露时间越长, 爬出比例越高。干露后的稚贝重新放置于海水中, 部分稚贝会在水面漂浮一段时间后再下落至水底, 漂浮比例随干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从行为学角度初步查明了中国蛤蜊跑滩现象, 为解决中国蛤蜊防跑滩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23.
《海洋世界》2008,(6):7-7
听起来仿佛一个悖论——英国和巴西的气候专家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亚马孙雨林受到了“干净空气”的威胁!亚马孙雨林的贮碳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总量的1/10;植物的蒸腾作用使雨林中的大量降水进入大气,因此亚马孙雨林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篇文章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工厂上方大气中的硫化物颗粒并非一无是处,它通过反射太阳光,  相似文献   
224.
本文结合福州电厂粉煤灰室内试验结果分析,探讨粉煤灰扰动样现场取样及试验控制干密度的等问题,该电厂粉煤灰的沉积规律与其它电厂有所不同,灰料颗粒组细分布和距排灰口远近基本无关,取样也不能按以往经验进行。  相似文献   
225.
登陆热带气旋引发的龙卷过程之个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继业  姚祖庆 《气象》2001,27(7):27-29
将卫星云图与物理量场相结合,对9909号热带风暴(WENDY)登陆北上并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引发上海东南部地区龙卷天气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使WENDY倒槽得以维持和发展,并对WENDY残存低压长时间存在并北上起重要作用,当WENDY低压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相接、叠加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良好环境使WENDY环流内的对流云团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尺度干涌的涌入促使强对流云团群合并发展,并加剧对流辐合体内水平风切变,最终导致龙卷产生。  相似文献   
226.
丹江口水库淤积物干容重测量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德坤 《水文》1995,(2):42-44
丹江口水库淤积物干容重测量简介陈德坤(长委会丹江口水文实验站)1前言测量水库淤积物干容重,对计算水库的有效库容,研究淤积物对闸坝的压力,淤积体积和淤积重量的相互换算等,都是一项极重要的资料。国内外对这一问题曾进行过许多探讨,一般途径是通过对影响干容重...  相似文献   
227.
区域地形影响下冷锋后飑线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设计了一个加地形并含详细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十三层有限区域细网格模式,并对1983年4月28日冷锋后方、大别山东侧干锋触发形成的近似垂直于冷锋的飑线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和无地形模式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区域地形的诱发作用是大别山东侧一类飑线形成的可能原因。文中还模拟了冷区飑线的热力、动力结构,其主要特征和观测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28.
本文是一例研究粉煤灰替代排水砂沟中以黄砂为材料的原位试验。通过建立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与干容重的相关关系,找出达到设计要求的7.5 KN/m干容重的最佳夯实击数(振密遍数),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粉煤灰的密实度。  相似文献   
229.
膨润土加砂混合物作为核废料储存库缓冲材料,在库内高温高吸力条件下易干燥收缩,对工程安全运营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其收缩特性具有实际意义。以砂-膨润土混合物的饱和压实样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恒温箱控制其收缩进程,分析含砂量及干密度对混合物收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收缩过程水分蒸发可分为减速阶段与残余阶段。减速阶段内水分迁出受控于干密度,而最终残余含水率主要受膨润土含量的影响。增加初始干密度和降低膨润土含量可使混合物变形协调,减少收缩变形的各向异性。膨润土含量M和初始干密度ρ是影响干燥―收缩过程的重要物理量,与Cornelis收缩模型中的拟合参数及最终孔隙比e_0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同等干密度条件下,随膨润土含量降低,压实膨-砂混合样的微观结构形态趋于致密化的趋势,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干燥收缩过程中裂隙发育与演化程度。  相似文献   
230.
刘媛  马祥华  刘洋  肖飞  陈玉海 《岩土力学》2020,41(4):1455-1464
目前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受限于探头及数据采集设备,多在实验室环境完成,同时,传统超声收发探头对接触面平整度要求较高,需要对岩石表面打磨处理,且需要涂抹导声糊。这些都极大限制了超声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为实现对岩石钻孔内的长效监测,对声波发射、接收机制及岩石内超声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分析,通过AIC算法拾取波前初至,利用小波去噪和改进AIC法(NAIC)求波初至到达精确时间,研究了基于干耦合岩石内部参数测量系统,在岩石内部实现了超声信号的发射接收、信号瞬态触发、高速采集,并将最终结果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数据记录仪。分别对Φ50 mm×100 mm花岗岩及砂岩岩样进行了超声波传输参数测量,Φ114 mm×280 mm花岗岩岩样测量距离分别为150、200 mm,利用NAIC、STA/LTA、MER、ETA 4种算法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与第三方仪器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干耦合声波测速采集系统,对不同工作接触面适应性较好,数据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小波降噪适用于背景干扰少、频率范围集中的超声接收信号,在到时拾取方面,除STA/LTA外其余3种算法在去噪后的到时拾取精度均得到有效提高,其中尤以NAIC法最为明显,到时平均误差由1.21 ?s锐减至0.19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