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407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701篇
地球物理   223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结合二维随机场函数z(x,y)及其统计特征、平稳性和各态遍历性的概念,导出了二维Wiener滤波器的两个波数响应Hopt(u,v)和 opt(u,v),并详细地讨论了导出它们的条件。为了正确地应用Wiener滤波技术,我们提供了检验物探观测数据的平稳性和各态遍历性的简单而适用的方法。最后还指出,当应用Wiener滤波的不相关技术时,将在区域异常的谱函数中引入一个非线性畸变因子,这个区域异常是从具有局部干扰的观测数据中提取的。于是,所提取的区域异常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失真。  相似文献   
982.
结合台站元数据,对京津冀地区179个国家气象站1951—2015年的日平均风速序列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和均一化订正,结果表明:造成序列非均一性的原因,按贡献大小依次是仪器切换占40%、站址迁移占34%、观测时制变更占18%、台站周围环境变化占8%。对比分析均一化序列和原始序列的线性趋势发现:1951—2015年,京津冀地区日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均一化序列的下降速率明显更快;二者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 即河北西北部、北京、天津、河北东南部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带状区域中,风速的下降速率最快,河北西部次快,河北东北部最缓慢;均一化序列的下降速率明显偏快的区域主要在39°N以北。均一化序列准确反映了气候变化的特点,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983.
利用山西省1960—2019年10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拟合、M-K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60年山西省地面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晋西北及西部山区、晋中市北部、长治市东南部、运城盆地西南部等地风速较大,中部断陷盆地区风速较小;春季风速最大,冬季和夏季次之,秋季最小;近60年山西省年和四季平均风速变化趋势和阶段特征较为明显,20世纪60—70年代前期,风速为增加趋势,之后到80年代末期减少趋势明显,90年代开始风速减少趋势变缓;而冬季风速则自1990年之后显著增加。经M-K检验可知,年、春、夏和秋季平均风速突变时间点均在20世纪80年代初,年和秋季在1982年、春季和夏季在1984年;冬季则没有显著突变发生。  相似文献   
984.
本文讨论了光线的狭义相对论性偏折、光行时间差和磁场拖曳对脉冲到达相位的综合影响。在辐射束中的核、内锥以及外锥的辐射高度有差别时,观测得到的平均脉冲中的各个成份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平均脉冲的不对称。分析了脉冲星PSR145168 和PSRJ04374715 资料,发现它们的平均脉冲属于两种不同的不对称性。用相位综合漂移理论解释了这两种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85.
本文简要地给出了1974年5月11日云南省永善-大关7.1级强震前(?)、(?)波平均速度比Vp0Vs0前兆异常变化的一些主要特性:(1)7.1级强震前八年零五个月期间波速比Vp0/Vs0明显减小;(2)Vp0/Vs0在异常过程开始之前达到一个极大值,在异常过程结束时又取同样的极大值;(3)经过长时期、大面积的减小之后,波速比Vp0/Vs0先在距震中较远的地区内回升,然后才在震中区内回升;(4)5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异常过程的初期及末期,且各自对应着波速比的临时短期增大;(5)波速异常区的定向与强震的震源机制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章对所得结果作了一些简单的讨论,并指出了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6.
我国单点动态垂直基准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确定基准是研究地壳垂直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讨论均衡基准特点的同时,指出了在其研究我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中可能带来的不适用性,从而提出了单点动态垂直基准。该基准在多次重合点变动情况下,能够保持前后基准一致,易于维护,与基本验潮站相联系,速率结果具有绝对性质,可以较好地适应未来,特别是具有适应采用空间技术手段的特点。全面叙述了利用国家高精度重复水准测量资料研究我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过程中,建立单点动态垂直基准的情况。  相似文献   
987.
肖忠  华家鹏  赵东  汪志碧 《水文》2003,23(4):41-44
以长江上游朱沱水文站资料为例,试验探讨了水文测站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在选定位置取样时。在靠近岸边水流处采取边沙,建立边沙~单沙关系,由边沙推求单沙,再通过单断关系进一步推求断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含沙量的变化过程,且在悬沙资料的收集、整理、整编过程中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988.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在沙尘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3830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资料,研究了2002年3月20日发生在从我国西部一直延伸至黑龙江省的沙尘暴、浮尘天气过程。初步分析了沙尘暴在PPI(平面位置显示器)和RHI(距离高度显示器)上的特征,如沙尘暴的高度、厚度、浓度、移动特点、速度场分布以及垂直风速分布等特点。为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沙尘暴天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9.
一次降雪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1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一次大范围的较大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次较大降雪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了这次降雪回波过程的特征,分析了回波强度的不均匀性、速度场回波的低空急流和高度显示的二层云结构等特征,对大雪探测和预报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0.
从降水时段和环流形式演变上分析总结了2002年浙江出现三段梅雨的特征和成因,33年的历史资料分析表明,“三度梅”实属罕见。最后指出:西藏高原地区平均高度场的变化对“二度梅”和“三度梅”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