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2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扁藻、酵母、“鱼油 酵母”强化和“不强化”4种方式处理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黑斑口虾蛄各期幼体,比较不同强化方法对黑斑口虾蛄幼体成活率、变态率、生长速度及总脂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强化12h后的卤虫无节幼体与对照组相比,总脂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卤虫无节幼体的脂肪酸组成与强化方式密切相关,其中“鱼油 酵母”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20∶5n-3(EPA)和22∶6n-3(DH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74%和4·84%。投喂强化后富含EPA和DHA的卤虫无节幼体,可增加黑斑口虾蛄幼体体内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从而提高其幼体的成活率、变态率与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12.
孔雀绿对中国对虾各期幼体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雀绿(Malachite)也叫苯甲醛绿(Benzaldehyde green),是一种三苯甲烷染料,分子式为C_(23)H_(25)N_2C1;通常应用的商品为其草酸盐2(C_(23)H_(25)N_2)·3C_2H_2O_4。 在目前中国对虾人工育苗过程中,应用孔雀绿治疗虾卵孵化过程中的真菌侵袭,防治各期幼体的真菌病较为广泛。但是,孔雀绿对各期幼体的毒性,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孔雀绿对对虾受精卵、各期幼体的急性毒  相似文献   
13.
鱼虾贝幼体微胶囊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产养殖育苗中 ,人们通常采用活饵作为幼体的饵料 ,如微藻、轮虫和卤虫幼体等。但使用活饵存在着很多的不利因素。一方面 ,由于受环境与管理等多种条件的影响 ,从而造成活饵的产量和质量不稳定 ;另一方面 ,活饵的培养需要耗费很大的财力物力 ,从而导致养殖水产动物的成本很高。为此人们不断地研究开发营养全面、造价低廉、适用于水生动物摄食和消化的人工配合饲料 ,以部分或全部代替水产育苗中的活饵。但是利用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问题是营养物质易流失到水中 ,引发细菌繁殖而污染水体 ;另一方面颗粒在水中稳定性差 ,不易于被幼体摄食。用…  相似文献   
14.
坚强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比较了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ZOU4菌株对数期细胞和孢子在不同加菌量、次数及不同幼体期加菌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幼体无节Ⅲ期到溞状Ⅱ期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加入高数量对数期细胞或孢子对无节Ⅲ期到溞状Ⅱ期幼体变态具有极显著(p<0.01)促进作用,且对数期细胞效果明显高于孢子,溞状Ⅰ期之前比其后加菌效果更显著(p<0.05),但对无节Ⅲ期变态到溞状Ⅰ期影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5.
海产贝类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柯才焕 《海洋通报》1993,12(3):107-116
  相似文献   
16.
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饵料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脊尾白虾蚤状幼体饵料种类,饵料组合和食物密度的比较试验,研究了脊尾白虾育苗的适宜开口饵料和育苗期饵料组合,测定了不同时期蚤状幼体的捕食率及其日粮。结果表明:饵料种类对脊尾白虾蚤状幼体Ⅰ期(Z1)至Ⅱ期(Z2)的变态率和变态所需时间没有明显影响,Z1可以不投饵,但适量投喂单胞藻或轮虫,能明显提高Z2活力和Z2至Z3的变态率。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适宜饵料是卤虫无节幼体,在幼体培育前期(Z1)投喂单胞藻,轮虫,后期(Z3以后)添加鱼糜效果也很好。蚤状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捕食率和日粮随幼体发育而明显增加,同一发育时期则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密度后,捕食率增幅明显下降。根据幼体日粮难以确定育苗期间卤虫无节幼体的最佳投喂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药物治疗凡纳对虾状幼体黏脏病 ,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3× 10 - 6 养虾丹、混合施用 0 .15× 10 - 6 次氯酸钠 + 1.5mg/L土霉素或 0 .0 1× 10 - 6 的亚甲基蓝 + 1.5mg/L土霉素可治疗凡纳对虾幼体黏脏病  相似文献   
18.
虾蟹类亲体生殖营养需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虾蟹类生殖营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各营养素对虾蟹类亲体成熟、生殖和幼体质量的影响.此外,就今后在虾蟹类亲体生殖营养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为实验对象,按时间顺序观察了胚胎各期的形态特征。通过解剖从无节幼体到仔虾第1天各期幼体的附肢,对其发育形态及其刚毛着生方式进行了描述和统计。比较研究了细角滨对虾和凡纳滨对虾L.vannamei无节幼体期形态差异以及色素的变化、溞状幼体期眼上棘形态的差异以及大颚齿数目。结果表明,无节幼体期细角滨对虾的色素明显多于凡纳滨对虾;两者溞状幼体期眼上棘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在无节幼体至仔虾第1天各期大颚活动齿的数目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蓖麻发育期的观测,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分析了阿克苏种植蓖麻的适应性及栽培中应采取的趋利避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