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8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近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空间变异的尺度差异性,提出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残余kriging的沉积物粒度组分空间预测方法,并以海州湾沉积物粒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其在沉积物粒度组分空间预测和底质类型制图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残余kriging方法能够获得比普通kriging方法更高的沉积物粒度组分空间预测精度,并且其底质类型的总体空间预测精度达到85%以上,相应的Kappa系数也在0.8以上,显示底质制图的预测类型与样本的实测类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新方法对于开展定量化的沉积物粒度组分空间预测和底质类型制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动弹模量与阻尼比是土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力学参数,考虑重载铁路荷载特征定量分析水泥改良膨胀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较少。依托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简称蒙-华铁路)工程为背景,采用南阳邓州市大山寨膨胀土,通过在不同频率、围压、固结比及动应力幅值下的持续振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3%和5%水泥改良膨胀土的动弹模量及阻尼比,并与膨胀土素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掺量3%和5%改良膨胀土的最大动弹模量约为膨胀土素土的3~4倍;在动弹模量-应变曲线中,动应变小于0. 002时表现为陡降段,动弹模量随动应变增长降幅达70%,而动应变大于0. 002时降幅较小,动弹模量随动应变增长趋于稳定;动弹模量随围压、频率、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阻尼比随围压、固结比增加而减小;低应变水平下,固结比与动模量成正相关关系,高应变水平下,固结比与动弹模量成负相关关系。同时,对动弹模量及阻尼比进行了归一化分析,建立了估算动弹模量及阻尼比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3.
基于动三轴试验和SEM细观结构测试试验,结合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对强震荷载前后宝兰客运专线沿线典型震陷性黄土及其经物理、化学和复合改良方法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微观尺度的结构变形演化规律研究,探讨不同改良方法对土体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与震陷系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物理改良方法对于消除大孔隙和架空孔隙结构的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对颗粒级配和结构也有调整;(2)化学改性方法则从颗粒接触方式、粒间胶结程度等方面影响土体强度,且不同化学反应的参与可生成独特的玻璃微珠或絮凝状细结构,从而大大提升土体某项参数指标,进而在强震中分别起到填充、胶结或缓冲作用;(3)强震作用前后不同改良方法对各微观要素的改变与相应的残余应变现象吻合较好,说明微结构能有效反映改良黄土残余变形的强弱。  相似文献   
54.
海洋底质类型图是海洋学研究重要的基础图件之一。针对现有海洋底质类型图制作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作图数据网格点处的底质类型进行预测,并基于ArcGIS矢量操作功能改进了底质类型面要素生成与平滑方法,解决了常规成图方法存在的锯齿状边界、后期修改不方便等问题,开发了海洋底质类型图矢量化智能制作技术。利用渤海区域沉积物粒度数据开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缺乏沉积物组分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制图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对传统底质类型图制作方法的补充与改进。  相似文献   
55.
辽东湾河口底质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对辽东湾诸河口底质样进行了 Pb、Zn、Cu、Cd等含量分析.辽东湾底质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 Cd、Zn、Pb,尤其是 Cd平均含量为 1.16 mg/kg,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 Zn平均含量为 105.28 mg/kg,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评价,认为辽东湾西北及北部河口底质污染严重,葫芦岛市五里河桥下> 大凌河口北> 辽河口> 双台子河口等处.与历史资料的对比表明,4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6.
根据在东南亚至日本海底光缆汕头段(300m水深以浅)路由勘察中所获得的多波束、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柱状取样等资料,结合勘察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路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该段路由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此段路由在大陆架区域路由条件较好,适合海底光缆的铺设;在大陆架与大陆坡结合带路南条件相对较差,应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7.
黄蓉  王辉  王蕙  南耀明  赵赫然  段雅楠 《中国沙漠》2013,33(6):1782-1788
为探讨华家岭低效防护林带改造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华家岭地区选取生长不良的低效杨树纯林和改造后的云杉纯林、云杉×杨树、云杉×油松、云杉×落叶松混交林5种典型林带类型,对其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的平均容重、平均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通气度与杨树纯林的差异显著(p<0.05),经过低效林改造后的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较杨树纯林的土壤容重有所下降,孔隙度和通气性有所提高\.(2)除速效P外,各林型的土壤速效N、速效K、全N、全P、全K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P、K和全量N、P、K养分均高于杨树纯林,pH值低于杨树纯林\.(3)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有机质含量和全N含量与容重和总孔隙度的相关性较杨树纯林的好,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能的改良作用优于杨树纯林。  相似文献   
58.
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应力-应变-强度特征与本构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葆春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2012,33(4):999-1005
为探讨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变形特征与破坏机制,以压实度为95 %的荆门石灰改良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轴、侧限、三轴压缩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湿化饱和后石灰土也具有较高的刚度与强度;单轴压缩状态下,无论饱和还是非饱和状态,石灰土的破坏都为典型的脆性破坏;三轴压缩状态下石灰土破坏前剪缩,同时伴随应变强化,即将破坏时开始剪胀,随后表现为应变软化;围压对石灰土的脆性破坏与破坏后的剪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即使在200 kPa围压下,试样仍发生脆性破坏。在辨明石灰土应力、变形机制的基础上,选用Duncan模型描述其脆性破坏前表现出的压硬性、剪缩性与应变强化特性,标定了相应模型参数,通过数值模拟与平行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与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海底勘测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海洋工程建设和国防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浅地层剖面仪是一种能够勘测海底浅表层底质分布的声学设备,目前剖面仪的底质识别精度取决于操作者的主观性,可靠性较差,为提高效率和解译精度,需进一步研究底质层界自动识别模型。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海底底质层界识别且不需要人工干预的区域生长改进算法,即在灰度映射和噪声剔除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根据迭代最大类间差算法提取图像层界骨架信息,将骨架信息作为初始生长点位,以流变特性修正生长指向,结合灰度加权映射曲线和峰谷波长约束生长邻域,通过本文算法分割层界,提取边缘、连接成线,从而实现海底底质层界识别。连云港港航道浅剖实测数据试验证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底质层界,且识别精度达到厘米级,满足海底底质解译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0.
《膨胀土的改良技术与工程应用》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发行,该书由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王保田教授与张福海副教授编著完成。《膨胀土的改良技术与工程应用》是对河海大学承担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和江苏省宁淮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总结。经过课题组全体教师和7位研究生5年的辛苦研究,全面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在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将核心研究成果提炼出来编写成本书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