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514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118篇
地质学   868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共炮检距二维弹性波地震剖面的偏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纵波时,除产生纵波反射P-P波外,还会产生转换横波的反射P-SV波。同样,当入射波为SV横波时,在分界面上会同时产生SV-SV反射波和SV-P反射转换波。对这种二维弹性波地震记录如何进行偏移是探讨的问题。为了能够处理实际地震数据,本文提出在共炮检距剖面上进行二维弹性波记录的偏移方法。  相似文献   
92.
本文简短地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模拟孔隙岩石弹性性质的方法:网络模型方法。它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很接近。  相似文献   
93.
黄河大柳树坝基岩体地震破坏后的密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岩体地震破坏后的弹性波测试,分析其波速的制约因素,采取相应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并将其与平硐内壁裂隙统计计算出的岩体密度值做了比较,说明应用弹性波速计算岩体密度的精度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4.
框架结构的串联多自由度简化体系等效刚度参数的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框架结构和高耸建筑物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它常常被简化为串联多自由度体系。本文对此体系的刚度参数提出了一般的计算方法-参数识别法。  相似文献   
95.
应用混合变量弹性动力学方程和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矩阵指数解法,将层状介质中广泛应用的弹性波传播矩阵解法推广至横向非均匀介质,给出了一种可计算复杂地质体中弹性波传播的广义传播矩阵数值解法。该方法可模拟任意震源及所产生的各种体波、面波,数值结果表明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介绍了地震工程勘探中弹性波现场测试分析技术的新一代仪器系统-微机记录与分析系统及其优越性,分析了它的硬件和软件构成,简述了使用该系统进行弹性剪切波速测试与分析 过程,并指出了其有待开发的其他功能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97.
桩和群桩的静刚度及动力阻抗(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8.
模拟地震的应变软化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弹塑性岩石介质的一般的本构方程出发,考虑断层介质内摩擦系数和内聚力随变形而降低的性质,建立了断层介质的非稳定的本构关系。这些关系可应用于承受任何应力的不同走向和倾角的断层。考虑到复杂的现代构造和非均匀应力场的背景,给出一个用能量表述的非稳定准则,用它来判断包含断层和围岩在内的整个系统的非稳定性的到来。最后按本文提出的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对两个震例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
环境刚度效应——影响震源应力降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体围压岩石三轴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震源环境刚度(包括轴压系统和围压系统刚度)是影响应力降的重要因素。在三轴实验条件下,轴向应力降和围压系统刚度呈双曲线关系,前者随后者的增大而减小。实验应力降显著偏大的基本原因之一在于环境刚度效应。地壳内震源应力降△τ=2λ[(S_s—S_k)+(μ_s—μ_kσ_(n.0)],λ为震源的力学环境因数,主要取决于环境刚度和应力场方向。如果滑移过程中正压力大小和主应力方向无明显变化,则λ大致为0—0.9  相似文献   
100.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假设断层的各个分段滑动量均匀,反演得到断层各个分段的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量.本部分的反演进一步去除滑动均匀假设,并利用更能反映断层真实状态的角形元位错模型(线弹性),在第一部分反演得到断层几何的基础上,反演断层面的静态位错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线弹性滑动分布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进一步提高反演的数据拟合程度.最终得到了断层面上的走滑和倾滑位错分布.首次得到的断层面滑动分布显示断层面滑动在浅部(0~12 km)比较集中,地震破裂长度约170 km,最大左旋走滑位移达4.8 m;反演结果还表明局部段落存在较大倾滑位移,量值达到1.9 m,这在断层模型中是不能忽略的,它可能是断层两侧形变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反演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2.18×1020 N·m,相当于矩震级Mw7.5,与Velasco等利用地震波形反演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