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65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月内冷暖起伏大强对流天气频繁——2009年3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红玲 《气象》2009,35(6):124-125
3月我国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全国平均气温为4.5℃,较常年同期(3.2℃)偏高1.3℃.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9.1mm,较常年同期(28.1mm)偏多1.0mm.海南3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NCEP/NCAR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河南省2008年12月3-6日和19-22日的两次强冷空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前期中层均为强盛的西北气流,天气晴好,气温偏高.对河南的影响均以强降温和大风天气为主,最大降温幅度接近,3-6日过程冷空气持续时间更长,强降温范围更广;后一过程持续时间较短,降温主要在豫东北部,大风更为明显.2)前一冷空气过程为"不稳定小槽东移发展型",后一过程为"横槽转竖型".冷空气源地均为新地岛以东洋面;均在贝加尔湖一带形成横槽,横槽北侧的东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加强,形成异常强的冷高压和冷中心,是造成两次强降温的主要原因.3)第一次冷空气为偏北路径,后一过程为典型的中路路径.4)过程中大风与强的正变压、强冷空气下沉运动引起的动量下传及其到地面时的强度和落区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2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1月24日广州白云机场出现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以及期间降水多相态转换的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天气过程来源于一次横槽转竖型寒潮,冷锋、中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给华南地区带来了较长时间的降水天气;白云机场上空存在多条0℃等温线和逆温层,探空廓线多次穿过0℃等温线,使得地面出现了雨和冰粒的相态转换;降水相态变化时暖层温度、0℃层高度、位势厚度、边界层高度、气柱云水量和地表抬升指数等指数均发生较大变化;当降水相态为雨时,暖层温度≥2℃,0℃层高度≤975 h Pa;当降水相态为冰粒时,暖层温度≤0℃,0℃层高度≌1000 h Pa。  相似文献   
14.
引言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国继1998年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夏季气候出现异常之后,由于拉尼娜事件的影响,1998年秋~2000年5月,气候再度出现异常。在我省主要表现为持续干旱,尤其是1999年10月到2000年5月这段时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大风等天气多次光顾我省,春季大风、沙尘天气频繁出现。本文拟从中期预报角度出发,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对1999年10月~2000年5月发生在我省的几次重要天气过程进行剖析,以总结一些有价值的规律,能够对日常中期预报业务工作有一些帮助和提高。1数值预报产品在我省1999年…  相似文献   
15.
引言 2000年1月 11日,受强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晋中地区普降中到大雪,寿阳县和灵石县达暴雪,24小时降雪量分别为 14. 3mm和 11mm。同时气温骤降,极端最低气温几乎降至历史同期最低,积雪深度分别达到18cm和11cm,给冬小麦的安全越冬和交通运输等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晋中地区冬季大到暴雪个例进行了分析,对形成大到暴雪的成因作了初步探讨,从而得出晋中地区冬季大到暴雪的基本预报方法。1晋中地区大到暴雪历史概况 晋中地区冬季降雪量少,平均降雪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3%。年际变化大,…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广东的霜冻气候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霜冻是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出现的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平流和辐射降温有密切的联系。广东的霜冻出现在冬春季节,对越冬农作物和农畜的影响极大。近年来,随着三高农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霜冻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是广东冬春季节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19.
WRF与MM5对2007年3月初强冷空气数值预报结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MM5模式和WRF模式,对2007年3月3~4日发生在中国渤黄海海域的强冷空气和黄海气旋发生过程的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该过程产生的大风引发了我国渤黄海沿岸部分地区38年不遇的特大温带风暴潮。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和MM5模式都成功地预报了这次强冷空气和黄海气旋共同作用产生的大风过程,与MM5模式对比,WRF模式更好地预报了引起这次大风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的位置和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国家气象站资料,统计了1961—2015年各站和全区月、季、年强冷空气的次数资料,利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强冷空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1961—2015年强冷空气次数全年20站、春季11站、夏季17站、秋季12站、冬季8站,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在时间尺度上,1961—2015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每10年减少0.401次,呈显著的减少趋势;该区域夏季和秋季平均强冷空气次数每10年分别减少0.094、0.119次,也呈显著的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每10年分别减少0.087、0.076次,减少的趋势不显著。在时段尺度上,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1983—2014年呈显著减少趋势,而1962—1982年仅存在减少的趋势。1961—2015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减少是由年平均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和年大风日数显著减少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