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1篇
  免费   2018篇
  国内免费   1984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1048篇
地质学   4914篇
海洋学   2675篇
天文学   195篇
综合类   598篇
自然地理   63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21.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海洋饵料金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绿色巴夫藻(Pavlova uiridis)、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3011)等三种海洋饵料金藻,探讨了脱水速率、胶球含水量以及化冻后恢复方法对冰冻保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藻都在-0.9%含水量/h的平均脱水速率下获得最高存活率:各种藻在冰冻前的胶球最佳含水量不同,绿色巴夫藻为35%,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都为30%。化冻后,含绿色巴夫藻的胶球在培养基中22℃暗放置48h存活率最高;另两种藻在相对湿度为75%的气相中22℃暗放置12h存活率最高。在本实验条件下,绿色巴夫藻、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的冰冻保存的存活率可分别达到74%、15%和17%。  相似文献   
22.
探讨海区环境容量的估算,为海水水质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采用1次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的营养盐(NO3-N,PO4-P)条件下Pb(Ⅱ)对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Greville)Cleve)的生长影响.采用抑制率-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对数方程拟合求算出3种浓度营养盐(NO3-N、PO4-P)条件下Pb(Ⅱ)对2种赤潮藻的96hEC50值,分别为8373,2563,2307;18523,10445,3494μg·dm-3,并根据方程应用origin7.0拟合3种不同浓度的营养盐(NO3-N,PO4-P)条件下旋链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在不同浓度Pb(Ⅱ)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Pb(Ⅱ)对旋链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佳促进藻类生长浓度分别为454,258,51;351,194,35μg·dm-3;高浓度Pb(Ⅱ)对它们的生长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营养盐(NO3-N,PO4-P)浓度的增加,Pb(Ⅱ)对两种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是逐渐降低的,营养盐(NO3-N,PO4-P)与Pb(Ⅱ)之间可能存在着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磷浓度和种群密度为变量 ,以亚心形扁藻为浮游微藻代表 ,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孔石莼与浮游微藻 (亚心形扁藻 )间的竞争。结果显示 ,不论营养盐浓度如何 ,高密度的孔石莼皆能显著抑制浮游微藻的生长。分析显示 ,高密度的孔石莼压制浮游微藻生长的原因 ,不是由于对氮、磷等营养盐的竞争所致 ,而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24.
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蔡明刚  王杉霖 《台湾海峡》2003,22(4):537-544
作为天然虾青素的最佳生物来源,雨生红球藻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微藻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雨生红球藻培养及虾青素积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外天然虾青素商业生产的现状,并对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做出阐述,以期推动国内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5.
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对2006年长江口及近海水域20个站点的表层及10m层或潜水体冬、春两季的浮游病毒丰度进行了检测,对浮游病毒丰度在季节(冬、春两季)、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上的变化进行了探讨.调查区浮游病毒丰度在冬、春季节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水平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河口区浮游病毒直接检测量(Virus Direct Count, VDC)达到10^7个/ml,近海水域VDC为10^6个/ml,河口区的浮游病毒丰度都明显高于近海水域病毒丰度 (P<0.01).在垂直分布上,冬、春两季长江口水域水深小于10m的站位,表层浮游病毒丰度与底层病毒丰度无明显差别,水深大于10m的站位,表层水样的浮游病毒丰度都高于10m水层病毒丰度,说明长江口浮游病毒的垂直分布与站位总水深有关.还通过比较各站点VDC与叶绿素a含量的数据,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冬季浮游病毒丰度与叶绿素a含量成正相关性;春季浮游病毒丰度与叶绿素a含量成负相关性,但病毒丰度受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仅为10%-11%.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逐年加重,赤潮发生频次增加。因此,监测近海污染和赤潮发生预报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用NOAA/AVHRR数据,分析近海水域污染状况,并探索赤潮发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7.
对中国真马尾藻亚属Subgenus Sargassum刺激托组SectionAcanthocarpicae团伞托序亚组SubsectionGlomerulatac扁托系SeriesPlatycarpae的种类研究过程,发现该系新种4个,它们是永兴马尾藻Sargassum yongxingense Tseng et LU Sp.nov.模式标本于1958年3月8日由郑树栋采自西沙群岛永兴岛,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28.
于1990年3月-1992年6月对中国南海大鹏湾盐田附近海域的夜光藻种群动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夜光藻种群的出现期间一般为每年的1-6月,最早是1991年的12月,娄量高峰期为3-5月,种群密度的波动极为显著;调查期间共发生8次赤潮,且都发生在3月初至5月初;大鹏湾夜光藻赤潮的发生特点是,赤潮的发生和消失突然,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d。  相似文献   
29.
北方劳德藻配子和复大孢子的产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1986年10月在厦门近岸采集北方劳德藻,从培养中观察其有性生殖和光对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藻只有宽度为26-40μm的细胞能形成配子和复大孢子;在光照条件下每昼夜只发生1次性化;雌雄配子以不同发育方式形成,配子发生呈现一定的时间程序;强光照和16h光周期最适于性化。由此得知,引起性化既依赖适当的细胞大小,又依赖光诱导的外部因素;产生两种精子数目是与精原孢囊的体积大小紧密相关;性化与光强度之间  相似文献   
30.
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林金美 《台湾海峡》1991,10(4):345-350
本文分析、鉴定了于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逐月采自厦门西海域的7个站位的112份样品。结果表明,本海区浮游植物共129种,其中蓝藻1种,硅藻105种,金藻1种,甲藻22种。按其分布特点,可分为两大生态类群:广布种占57%,暖水种占43%。浮游植物细胞总量的季节分布是8月出现主高峰,5月为次高峰,3月是最低谷期。此外,对其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与海洋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