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贺拿  杨建元  陈宁生  朱云华 《地震学刊》2013,(6):671-678,697
通过对四川凉山矮子沟流域的勘查,结合遥感解译及矮子沟流域的地质活动历史,分析“6·28”矮子沟泥石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矮子沟泥石流的成因。“6·28”矮子沟泥石流是在地震、人类活动及干旱影响下,受强降雨激发,坡面及支沟先发生泥石流,支沟泥石流堵塞主沟泄洪通道,强降雨使堵塞体瞬间溃决形成较大山洪,山洪的强大揭底作用使沟床松散固体物质启动,沿途不断有岸坡坍塌补给,中下游段有大块石加入,规模不断增大而形成。采用形态调查法计算的泥石流流量为925.91m3/s,泥石流总量为57.4×104m3,一次固体物质总量为27×104m3。通过对矮子沟流域的物源、地形及流域的气候特征研究,得出初步结论:近期泥石流的规模和频率都会降低,但在极端干旱、地震和强降雨的偶然联合作用下,依然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32.
渔子溪下游耿达乡-映秀镇河段是汶川地震触发震害最为严重、灾害链效应最为显著的河段之一。本文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分析,力求揭示该河段地质灾害的特征及灾害链的成生过程、成生条件。依据震害特征,将地质灾害划分为斜坡中上部强风化岩土体失稳坠落、块状岩质边坡滑移式垮塌及局地暴雨启动型泥石流3类,并分析震害发育规律。调查表明,灾害点的空间展布受控于发震断裂,且北岸发育密度更大,茂汶断裂两侧差异显著。对51个崩塌点及17条泥石流研究发现,地震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40°以上斜坡,主要分布在斜坡中上部(0.4倍坡高以上)及地貌突出部位,且大纵比降的壮年期沟谷易发泥石流。同时,诱发因素的转变致使地质灾害向降雨主导的小规模单体崩塌、泥石流方向发展。区内主要存在2种地质灾害链:(1)内动力地质灾害链"地震→崩塌→压迫河道、毁路或形成堰塞湖",其成生过程经历高速启动、滑移运动、堵河3个阶段; (2)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地质灾害链"地震→崩塌、震裂山体→暴雨→泥石流→压迫河道、毁路或形成堰塞湖",成生过程可划分为启动、堵塞(沟谷后)溃决、铺床、堵河4个阶段。灾害链的成生条件概括为:脆弱的地质环境; 强烈地震动震垮、震裂高陡斜坡(>50m,>40°); 强降雨及适宜的堵河条件。  相似文献   
33.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场大雨,城市变泽国。今年入夏以来,我国一些城市因暴雨来袭而成内涝的事件频频发生。城市看海、马路成河、汽车潜水、市民游泳……排水不畅带来的城市管理短板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我们的城市防涝系统怎么了,竟被几场稍稍暴力一点的自然力量冲击得捉襟见肘?当我们读过这几篇国外应对城  相似文献   
34.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红外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站资料,对2009年10月21日三亚凤凰机场出现的大范围大暴雨过程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冷空气、热带低压、低空急流等天气环流对此次大暴雨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相对湿度、涡度、散度等物理量场是利于强降水云团的发展、加强及维持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5.
前言     
《西北地质》2011,(3):141-142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强降雨,2010年8月8日凌晨,县城北侧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同时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泥石流所经区域被夷为平地,月圆村、椿场村两个村被全部淤埋、摧毁,三眼村、北门村、罗家峪村、瓦场村大部被毁,泥石流直穿县城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白龙江水位上涨10米,舟曲县城城区三分之一被淹,大量民房及城区建筑浸泡于水中。  相似文献   
36.
《地质学刊》2011,(4):329
2011年汛期,受连续强降雨的影响,镇江市发生了23起地质灾害,共撤离94户223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万元,由于处置及时、措施得当,无人员伤亡。主要采取的做法如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狠抓防治责任落实。2011年,镇江各地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明确领导责任,落实岗位责任,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将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落实到人,实现  相似文献   
37.
利用1980~2009年MICAPS常规资料、Tlop图、红河州24小时雨量等资料对造成红河州强降雨的南支槽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红河州强降雨的南支槽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5月,其中11月份南支槽造成红河州大范围强降雨的频率较高。南支槽影响红河州时,红河州中部及南部县市出现强降雨的频率高,最高在红河州的南部,北部县市出现强降雨频率较低。深南支槽与700 hPa急流配合,浅南支槽东移与700 hPa切变线配合,或与南海高压配合,易造成红河州全州性强降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深入总结贵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面向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灾害性天气决策气象服务模式。【方法】在服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对近年来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的预报服务机制进行总结凝炼。【结果】提出灾害性天气“过程前、过程中、过程后”关键时间点的跟进式气象服务“4+3”模式和强降雨临灾服务的“24-6-2-2”递进式预报服务模式。【结论】 经近年来实践检验,相关服务模式能有效应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过程,有力支撑党政领导和部门决策应对灾害性天气,有效助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39.
以FLAC3D数值模拟计算为主要研究手段,基于结构动力学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结合某水库左岸边坡实例,对强降雨作用下滑坡体应力、位移、塑性区域进行研究,以及采用混合抗滑措施后的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强降雨作用下,滑坡体内部主要以压应力为主,不存在拉应力;滑坡产生的最大竖向位移位于滑坡体的中下部;塑性区域面积存在集中现...  相似文献   
4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1°×1°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济南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5年8月3—4日聊城市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有500hPa西风槽、850~700hPa切变线、850hPa西南急流;降水前边界层逆温层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聚,是产生雷电、大风的有利条件;强降水前低层大气高温、高湿,冷空气从700~850hPa入侵,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强降水;850hPa以下水汽大量积聚到鲁西北地区,强水汽输送为本次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降水时间内整层大气都存在强上升运动,加强了低层水汽辐合和不稳定能量释放;雷达回波显示本次强降水过程分为2个时段,3日14:16—15:37主要为对流性降水,3日16:01—4日00:00为层状云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