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数学形态学在遥感数字图像分类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点讨论了国外遥感图像分类处理研究中应用效果显著或应用前景广阔的一些数学形态学方法。在对上述方法的应用现状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 ,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752.
数学形态学在空间格局图像骨架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空间格局的过程中,对基于数学形态学的主要细化算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各算法实现的效果图,将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其进行了综合改进,针对空间格局图像的复杂多变、非细长的面状特征,提出一种提炼其骨架的细化算法,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程序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53.
碳酸盐岩生烃运移的激光—荧光和有机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分布较广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大多数热演化程度较高,损失了很多荧光信息,给烃源岩的荧光观测与评价带来了很大困难。采用新组装的激光—荧光显微系统进行研究,获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烃源岩中显微有机组分的荧光观测范围由烃源岩成熟度的镜质组反射率R。小于1.3%扩大到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达1.8%左右;岩石中矿物荧光沥青的观测范围可达R。在2.4%以上,3.3%以下。采用功率较高的激光一荧光显微系统,其观测结果能充分揭示由矿物晶间荧光沥青和包裹烃构成的碳酸盐烃源岩排烃运移微网络体系以及由层面、缝合线、裂隙与不整合面等构成的油气运移的综合体系。对鄂尔多斯、塔里木和四川等盆地分别选取了若干样品进行观测研究,在以往用常规显微镜很难见到荧光的烃源岩中发现了多种显微有机组分的大量荧光信息,为高成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判识与油气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在鄂尔多斯盆地等效镜质组反射率达1.60%~1.74%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和条纹状碳酸盐岩样品中发现广泛分布有强荧光的G.prisca粘球形藻、层状藻、结构藻和藻屑等有利于生烃的原始显微有机组分及矿物晶间荧光沥青,并在白云岩孔洞中发现他形充填状和球粒状高演化储集层沥青,表明这类碳酸盐岩为有实际生烃、排烃现象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754.
面状分布地物群识别与概括的数学形态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青年  秦建新 《地理研究》2000,19(1):93-100
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在地物群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地物群概括。地物群的识别采用两个标准,即地物群内部间距的阈值与地物群内部间距和外部间距的比值。同时,还在地物群内识别面积相似、间距相似、排列方向一致的规则结构单元。在此基础上,首先进行规则结构单元的概括,在选取、合并、移位、夸大的过程中保持规则结构单元的间距相似、排列方向一致等特点。然后进行整个地物群的概括,保持地物群的分布范围、形状等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755.
首先提出如何在1∶100万GIS数据支持下编制1∶200万欧洲地图要解决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基于图形曲率化简线状要素和基于形态滤波化简面状要素和地貌综合数据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6.
从中国对虾分离纯化的一种杆状病毒及其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患病和濒死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头胸部分离提纯出一种杆状病毒,同时经对病虾的鳃、胃和中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及电镜观察,亦在上述组织的细胞核内发现大小相同、形态一致的大量杆状病毒粒子.成簇的病毒粒子主要在核内装配,并导致细胞结构的病变.病毒粒子大小约为320~400nm×100~130nm,两端钝圆,中部膨大,有囊膜,分内外两后,核衣壳大小为250~300nm×70~100nm.细胞内未观察到有核型多角体或颗粒体类包涵体存在.根据病毒学分类原则,该病毒应属于杆状病毒属无包涵体杆状病毒亚群,即杆状病毒C亚群.  相似文献   
75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岛生态安全格局完整性逐渐降低、生态安全风险逐渐增加。为提高海岛地区应对生态风险的能力,本研究选择舟山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估,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筛选出10个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搭建生态廊道并基于重力模型分析廊道的重要程度,构建了33条潜在生态廊道和12条重要生态廊道,通过网络闭合度(α指数)、线点率(β指数)以及网络连接度(γ指数)评价了研究区生态网络完整度,并运用Linkage Mapper识别出多个重要生态节点。研究表明:(1)舟山岛生态源地斑块较细碎,面积为72.36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14%;(2)总体生态阻力较低,低阻力面面积为254.6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约50%;高阻力面主要为舟山岛沿海城市建设区,面积为141.99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28%;(3)生态网络完整度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网络中供物种迁移扩散的路径不足,生态网络整体循环性和流通性有待提高;(4)位于源地间的小块耕地和建设用地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一带...  相似文献   
758.
目的:观察锋勾针联合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 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锋勾针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18/20),对照组为75.00%(1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及FDI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锋勾针联合火针治疗可加快顽固性面瘫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59.
秦皇岛海域属于我国渤海区域典型的大型海藻分布区,该海区资源丰富,在我国大型海藻区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于2021年秋季在该海域采集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样品进行活体培养,对其藻体附生的其他季节大型海藻的状况加以观察研究。通过实验生物学方法对石花菜附生藻生殖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合附生藻形态特征进行物种分类鉴定。经过培养与鉴定,确定该水域石花菜的附生大型海藻共有7种,其中红藻4种,即丛出旋体藻(Audouinelladaviesii)、旋体藻(Auduinella sp.)、茎丝藻小枝变型(Stylonema alsidii f. ramosum)和日本新管藻(Neosiphonia japonica);绿藻2种,即苍白刚毛藻(Cladophora albida)和浒苔[Enteromorpha (Ulva) prolifera];蓝藻1种,即丝状鞘丝藻(Lyngbya confervoides);丛出旋体藻、茎丝藻小枝变型和苍白刚毛藻为河北海域的新记录物种。研究结果表明,室内人工培养可作为个体微小的附生大型海藻分类鉴定的有效补充方法,也能为分子鉴定提供纯净的...  相似文献   
760.
李锋 《地理教学》1999,(3):34-34
几年来,笔在地理教学中探索了一种“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展开联想→组织讨论、启发思维→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练习检测、获取反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可带来四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