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772篇
海洋学   40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With rapidly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more and more fertilizers,chemicals and heavy ions will be discharged into lakes and rivers,which would cause lake eutrophication and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drinking water sources.Therefore,denitrification is essential for controlling the amounts of nitrogen,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nitrate to the end products-nitrogen and several intermediated[e.g.nitrite(NO2^-),nitrous oxide(N2O) and nitric oxide(NO)]may be accumulated,which have more toxic influences on the environment.in This study,the denitrification effect of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as examined on the changes between oxic and anoxic conditions at varying pH.At pH=7.5,denitrification proceeded well after 3 switches from oxic to anoxic conditions and vice versa,Production of N2 was constant and the amounts of NO2-,N2O and NO were extremely low.How ever,at pH=6.8,denitrification activity was inhitied and there large amounts of the intermaediates.The denitrifying bacteria decreased violently in dry weight and were washed out.  相似文献   
103.
新疆伊犁盆地511砂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511铀矿床的形成机理,通过野外岩心观察和系统样品采集,结合室内化学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方法,详细研究了赋存于Ⅴ旋回砂体的铀矿地质特征,对砂岩铀的成矿作用展开了初步讨论。认为Ⅴ旋回层间氧化带可划分为氧化带、氧化_还原过渡带(包括褪色亚带和铀矿石亚带)和还原带;铀矿赋存在过渡带砂岩中,空间展布严格受层间氧化带控制;铀主要以显微浸染状铀矿物(沥青铀矿 铀石)形式散布于炭屑木质细胞腔内壁和砂岩碎屑颗粒的填隙物中,部分以吸附形式赋存于粘土矿物和炭屑;层间氧化带发育是含氧层间承压水与砂岩之间水岩作用的结果。伴随砂岩中有机质、S2-和Fe2 被氧化,形成的有机酸类、SO2-4和Fe3 等组分部分迁移至过渡带沉淀,也是砂岩中铀元素活化迁移、沉淀富集,再活化、再富集的循环过程;层间氧化带及其砂岩铀成矿作用发生于表生环境,始于喜马拉雅早期(66Ma),具有长期性和滚动式向前发展的特点;铀成矿可能与微生物细菌活动及其还原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从地下1033.77米深处岩芯中提取微生物DNA,经PCR扩增,获得16S rDNA序列。选取其中两个序列(CCSD1305与CCSD1307),根据其16S rDNA可变区设计PCR引物,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确定这两株未培养微生物在岩芯中的生物量。结果表明,CCSD1305与CCSD1307在该岩芯中的数量分别约为6.6×104和2.18×106个/克岩石。  相似文献   
105.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海洋科学家发现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物活动,降解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因此,全球增暖可能会破坏有机碳平衡,这些有机碳或参与大气的循环,或埋藏在海洋沉积物中作为碳源存在。佐治亚大学的海洋学家Samantha Joye和Nathaniel Weston研究指出,直到目前为止,人们对  相似文献   
106.
北京西北郊南口虎峪一带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发育完整,以一套混积岩系为特征。在南口虎峪剖面中,海侵体系域砂岩地层与高水位体系域砂泥质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组成了较有规律的层序地层相序,可以作为混积岩系层序地层划分的典型代表。在大红峪组的海侵体系域砂岩中,交余波痕、微生物形成的砂质碎片和皱饰构造表明了席底的发育,特别是其中所发育的微生物砂质碎片不但代表了碎屑岩中的一种特殊的“内碎屑”,而且其特殊的形态和产出特点成为窥视前寒武纪砂岩中席底发育的一种典型标志,从而有益于今后对类似沉积构造的阐释与研究;高水位体系域砂泥质白云岩中的纹理化构造似乎也是一种席底构造,它与其中的叠层石生物丘一起代表了前寒武纪海底微生物孤军作战的特殊生境。对该剖面大红峪组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前寒武纪地层中,除了要关注叠层石之类的微生物沉积构造以外,碎屑岩中也存在微生物活动的若干证据印席底构造(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由此说明正是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多样性才使其成为地球上无所不在及其无与伦比的巨大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7.
微生物降解使有机化合物的稳定碳、氢同位素发生不同程度分馏的研究在有机污染物来源和微生物环境修复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对原油和天然气微生物降解研究有借鉴意义。微生物作用下的同位素分馏为动力同位素分馏,导致重同位素在残余物中富集。影响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降解代谢途径、辅酶作用、降解类型与程度、同位素质量差异和有机物碳数等。不同的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表不同的生物化学反应,造成了同位素分馏的显著差异;辅酶对反应的催化作用使微生物作用造成的同位素分馏更加复杂。低碳数正构烷烃遭受微生物降解程度越高,碳、氢同位素的分馏也越大,同位素变重与降解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对于复杂化合物,由于降解的多级反应,同位素分馏与降解程度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在同样降解程度下,氢同位素分馏大于碳同位素分馏,低碳数正构烷烃的同位素分馏大于高碳数正构烷烃的同位素分馏。  相似文献   
108.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被认为与低温条件下的油气、微生物作用有关.该成矿机理克服了目前普遍接受的低温成矿机制需要预吸附-浓缩富集U(Ⅵ)而后才能还原以及低温无机还原U(Ⅵ)反应速率慢等缺点.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其成矿模式,综合考虑了U(Ⅵ)、油气的来源与运移方向,同时探讨与铀矿床中球状磁铁矿形成与铀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锰的微生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的微生物地球化学郝瑞霞彭省临(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长沙410083)关键词锰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锰的微生物地球化学是从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的研究涉及到湖泊、淡水热泉、海洋表层水、深海、沉积物等不同环境中锰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锰结核、锰矿物...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超深渊海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了解其所在沉积环境的物质循环特征,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雅浦海沟海参肠道微生物16S rDNA的V3-V4和V4-V5可变区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并与近岸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与养殖刺参比雅浦海沟海参肠道细菌的多样性(辛普森指数和Chao1指数)和丰富度(ACE指数和香农指数)均较低;雅浦海沟海参肠道细菌主要包括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34.1%)、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16.0%)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24.0%),古菌主要由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98.8%)组成;雅浦海沟海参肠道中,化能自养的氨氧化古菌亚硝化侏儒菌属(Nitrosopumilus)相对丰度达95.6%,甲基营养的硝酸盐还原菌(Methylotenera)相对丰度为10.6%;而养殖海参肠道中硫酸盐还原菌(28.1%)和硫氧化菌硫卵形菌属(Sulfurovum,13.7%)的相对丰度较高。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亚硝化侏儒菌与超深渊沉积环境中奇古菌门亲缘关系最近,且遵循氨氧化古菌从陆地到深海进化的理论;雅浦海沟海参和养殖海参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差异可能反映了超深渊和近海沉积环境中氮循环、硫循环特征。本研究可以为揭示超深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生命演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