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83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利用色谱 -质谱联机分析技术 ,结合现场调查 ,研究了石家庄市地表水环境中微量有机物的污染分布规律 ,可为城市水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2.
云浮黄铁矿利用过程中微量毒害元素的环境化学活动性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了解云浮黄铁矿利用过程中微量毒害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客观评价它们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利用元素结合形态的连续提取实验方法,分析了云浮黄铁矿及其工业废渣中Co,Ni,Cu,Zn,As,Se,Cd,Sn,Sb,Pb和Tl等11种毒害元素的形态及化学活动性。结果表明,黄铁矿中大部分微量毒害元素都有着极强的化学活动性,各元素活动态浸出比例依次为Co96.3%,Se91.9%,Cu90.3%,Cd90.0%,Pb89.7%,Zn88.6%,Sb82.5%,Ni80.6%,Sn70%,Tl55.1%和As31.9%,元素As和Tl主要赋存于硫化物和硅酸盐矿物相中,另有少量的Cu,Pb和Sb可能赋存于碳酸盐矿物相中,其他元素则主要赋存于硫化物矿物相中。与黄铁矿相比,飞灰和灰渣中各元素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废渣中各元素的化学活动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其中Cu,Zn和Cd的化学活动性最强,活性态浸出比例在90%以上;其次是Co,Ni,Se,Pb和Tl,浸出比例在50%左右;Sb,As和Sn的稳定性较高,浸出比例分别为1%、5%和14%左右;飞灰中微量毒害元素的活动性均高于灰渣。  相似文献   
393.
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的氧硫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碳酸盐岩中定量提取SO42-是分析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氧、硫同位素组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提取过程中要求不发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提取出的硫酸盐最终以硫酸钡形式沉淀出来。测定此硫酸钡的氧、硫同位素组成便获相关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δ18O的及δ34S值。  相似文献   
394.
地下水微量有机污染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汪民  吴永锋 《地学前缘》1996,3(2):169-175
在简要评述其污染特征与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地下水微量有机污染的分布,污染物种类、性质、危害和来源,有机物的物化特征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污染控制技术。非极性难溶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地下水中危害最大而又最为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主要由氯代脂肪烃(CHC)和单环芳香烃(BTEX)构成。多数水溶相VOC's不易被吸附,在地下环境具有很强的迁移性,但在适当条件下可生物降解。非水溶相CHC常在地下水中积聚潜伏于含水层底板,迁移不受地下水流向的控制;非水溶相BTEX则漂浮于地下水表面。非水溶相VOC's很难产生生物降解。VOC's的去除过程复杂,许多领域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395.
海洋多糖保湿乳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保湿作用,分别在相对湿度为81%,43%和干燥的硅胶环境下对壳寡糖、壳聚糖季铵盐、羧甲基壳聚糖、卡拉胶寡糖、鲨鱼软骨素等几种海洋糖类物质和透明质酸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以壳聚糖季铵盐和羧甲基壳聚糖的保湿性能最好。通过对6种聚糖的两两复配实验,筛选出卡拉胶寡糖、羧甲基壳聚糖、透明质酸3种聚糖与其它多糖复配效果较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配比试验得出了3种聚糖的最佳复合配方比为卡拉胶寡糖∶羧甲基壳聚糖∶透明质酸=1∶2∶2。将该复合多糖制备成的保湿乳剂与已知产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该保湿乳剂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另外,本文还在相对湿度43%条件下考察了Ca2 ,Mg2 ,Zn2 对该复合多糖保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金属离子对多糖的保湿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96.
重金属离子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脏和鳃丝SOD,CAT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研究了 3种重金属离子 (Cu2 ,Zn2 ,Cd2 )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脏和鳃丝 SOD,CAT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肝胰脏和鳃丝 SOD,CAT活力在 3种重金属离子作用下分别随取样时间变化显著 (P<0 .0 5 ) ,对 2种抗氧化酶活力的抑制均为肝胰脏 <鳃丝。 3种重金属离子在实验时间内对肝胰脏 2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呈峰值变化 ,低浓度组表现为促进作用 ,高浓度组在 96 h时为抑制作用 ;低浓度组在 72 h内能提高鳃丝 2种抗氧化酶活力 ,随后下降 ,至 96 h时表现为抑制作用 ,而高浓度组一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2种抗氧化酶活力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因此 ,肝胰脏和鳃丝SOD,CAT2种抗氧化酶可作为中华绒螯蟹毒理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97.
金属离子对牙Ping仔鱼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98.
南沙群岛海域海水中胶体铜、锌、铅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水中元素基本形态的区分通常是采用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分离,但海水中那些并非溶解态的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变形性[1],并具有较小的粒度,在过滤时,基本上都进入了滤液而被算作溶解形态,这使得深入理解元素在海水中的形态分布及其海洋生态效应受到限制[2].  相似文献   
399.
以彩虹明樱蛤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17.35±1.01mm)为实验动物,进行4种重金属离子Hg2 、Cr6 、Cu2 、Zn2 对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Cu2 、Hg2 、Zn2 、Cr6 ,其对彩虹明樱蛤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554mg/L、0.1099mg/L、2.2605mg/L、19.6277mg/L;Hg2 、Cr6 、Cu2 、Zn2 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彩虹明樱蛤96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间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0.
陈细香  卢昌义 《台湾海峡》2007,26(4):528-535
以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4种金属离子(Cd2 、Cu2 、Pb2 、Zn2 )对可口革囊星虫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4种重金属离子分别按《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Cd2 ≤0.005mg/dm3、Cu2 ≤0.01mg/dm3、Pb2 ≤0.05mg/dm3、Zn2 ≤0.10mg/dm3)的0、10、20、50和100倍设置实验梯度.实验表明,可口革囊星虫3种消化酶活力大小为纤维素酶>淀粉酶>脂肪酶;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Cd2 、Cu2 、Pb2 和Zn2 4种金属离子对可口革囊星虫的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产生显著影响.除脂肪酶外的其余2种酶各处理组的比活力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可口革囊星虫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