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397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563篇
海洋学   815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6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marine sedimentolog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ny acoustic and optical devices, such as the Laser In-Situ Scattering and Transmissometry, have been designed to meas-ure in situ SSC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But due to fund or other restrictions, many experiments were only conducted in laboratory, using an indoor laser grain-size analyzer and gravimetric method to measur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 In this study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is simplified by omitting the tiring step of gravimetric metho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SSC and other parameters (obscuration, D50 and sorting index)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124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offshore areas. A new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SSC in laboratory using a laser grain-size analyzer.  相似文献   
972.
为了防止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近10年国家在该区域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恢复退化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本研究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期的Landsat数据,利用eCognition软件中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叠加分析功能,分析了2000~2010年间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同时,通过MODIS-NDVI数据计算分析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得出:1)该区域草地大幅度增加,尤其是2005年到2010年之间,增加更加明显;林地基本稳定;旱地由于退耕还林等政策有所减少;2)近10年来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度呈逐步增加趋势,西北部和东南部增加尤为明显。产生上述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贡献率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3.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定量化口感测试和解剖法为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温度和流速对中国蛤蜊吐沙净化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两种评价方法可行性。实验设定14℃、18℃、22℃和26℃ 4个温度梯度,20 L/h、40 L/h、80 L/h、160 L/h和320 L/h 5个流速梯度。结果发现不同温度和流速对吐沙净化的影响不同,14℃和18℃时,流速对吐沙净化无显著性影响(P>0.05),22℃和26℃时,流速对吐沙净化有显著性影响(P<0.05);14℃时,各流速的净化效果均不理想;18℃、22℃和26℃时,流速 40L/h下经4h~8h可达到较好净化效果。对两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定量化口感测试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贝类泥沙净化效果,可以做为贝类泥沙净化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解剖法获得贝类体内残余泥沙进行粒径分析,易受到非泥沙颗粒物的干扰,不能准确地反映贝类体内泥沙粒径与含量,在未对该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的条件下,不适宜做为吐沙净化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74.
水体悬沙浓度是水利、环境、河口海岸与海洋相关研究领域最为基础的数据需求之一。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悬沙浓度连续测量技术在悬沙浓度测量领域表现出高时空分辨率、长期数据采集的成本和风险均较低的突出优点。本文综述了光学、声学、音叉谐振、压差和放射性射线衰减等原理用于悬沙浓度连续测量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探讨了各技术方法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今后的研发重点和发展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后向散射原理是低成本、小型化和高时频测量悬沙浓度的最优技术路线, 需着力于开展量程扩增和粒径敏感度削弱研究; 2) 低不确定度悬沙浓度垂向剖面观测的实现依赖于超声后向散射原理技术路线的发展; 3) 音叉谐振原理技术路线尤为契合高含沙水流和浮泥工况下的超高量程应用场景; 4) 多技术路线传感器融合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替代正向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975.
于2019年12月使用4种不同型号网具采集了珠江口浮游动物, 进行形态学鉴定和DNA分子鉴定, 分析珠江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并比较不同调查方法对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结果的影响。形态学镜检鉴定浮游动物36种(类), 其中浮游幼虫6类。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15±96ind.·m-3, 平均生物量为0.21±0.14g·m-3; 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3536±2444ind.·m-3, 平均生物量为0.56±0.33g·m-3; 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4314±4172ind.·m-3, 平均生物量为0.50±0.25g·m-3; 25#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6741±3826ind.·m-3, 平均生物量为4.33±3.42g·m-3。研究结果表明网具孔径大小对浮游动物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三个站点水体DNA样品注释出15种浮游动物; 使用浅水Ⅱ型网采集的DNA样品注释出19种浮游动物; 镜检样品鉴定浮游动物17种。水体DNA样品能检测出更多的微型浮游动物如原生动物等; 网采样品能过滤更多的水样, 有利于采集更多的大中型浮游动物, 更能充分反映优势类群如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研究结果表明, 水体DNA可检出浮游幼虫和原生动物等较难镜检鉴别的种类, 采用不同型号网具采集浮游动物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研究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有助于全面了解研究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976.
王光谦  张宇  谢笛  钟德钰 《地理学报》2023,(7):1641-1658
绿水通过蒸散发、大气水输送和陆地降水过程形成陆地内循环,是连接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地球圈层的重要环节。对绿水陆地内循环的有限认知将低估人类活动对水和生态的影响。本文研究中国范围内绿水陆地内循环的格局以及自然和人类生态系统对其的作用。结果表明,2000—2018年中国绿水陆地内循环具有内循环率高(50.4%)和内循环量大(2.75万亿m3/a)的总体特点,存在由南向北、由西南向东北、西部以内循环为主的“三线”输送格局。其中,以草地为主的青藏高原为中国绿水陆地内循环提供了最多的水量(约8000亿m3/a);以森林为主的东南丘陵和云贵川地区是辐射范围最广的绿水供应区;以耕地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以草地为主的黄土高原分别是绿水由南向北、由西南向东北输送的枢纽。中国绿水陆地内循环格局由生态系统、大气环流等大尺度地理系统决定,充分认识绿水循环的战略意义在于:(1)绿水陆地内循环是中国水循环的“国内大循环”,是构建治水“全国一盘棋”新局面的着力点;(2)绿水陆地内循环是水循环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紧密纽带,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重要抓...  相似文献   
977.
巴音温都尔沙漠为阿拉善高原东部低山丘陵盆地型沙漠,由独立、间断分布的博客台沙漠、海里沙漠和白音查干沙漠组成,本文利用巴音温都尔沙漠区4个气象站实测的2016—2020年风速、风向数据,分析了该区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巴音温都尔沙漠2016—2020年年际间风速变化不大,年平均风速为6.12 m·s^(-1),年平均起沙风风速为9.33 m·s^(-1)。风速月际间变化较明显,呈显著的春季、夏季两极分化趋势,春季起风的频率最高(最高达67.77%);主导风为WSW偏W风向,4个气象站的年输沙势均值为359.99 VU,年合成输沙势均值为204.46 VU,年输沙势的方向变率指数均值为0.55,整体属于中风能环境,中等风向变率,钝双峰或锐双峰风况。输沙势季节差异大,冬季输沙势最大(453.72 VU),夏季输沙势最小(287.74 VU)。根据风况和输沙势分析,建议对该区进行长期的风沙流观测,从风能环境和风沙活动规律方面为巴音温都尔沙漠区风沙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8.
为进一步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山库姆塔格地区沙漠成因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分析了该区沙垄的形态特征.对库姆塔格沙垄地区的ETM遥感图像裁剪出相对应的沙丘形态类型图像,并进行锐化增强处理;基于SRTM数据,通过ArcGIS软件的三维分析模块得出库姆塔格沙垄的高程图;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绘制简易的主风向图;详细分析每种类型沙丘的特征.研究表明:库姆塔格沙垄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点,形成狭长的“S”型沙垄,沙丘形态复杂多样;该区沙丘类型主要以新月形沙丘链和复合型纵向沙垄为主,单个新月形沙丘较零散,线性沙丘分布较少,树枝状沙丘还处于雏形.  相似文献   
979.
Parameterized expressions for an improved Rouse equ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quilibrium profile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in steady, uniform turbulent flow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since the proposition of Rouse equation (Rouse, 1937). Many researchers keep studying and attempting to improve the Rouse equation by modifying the mixing length concept. Bose and Dey (2009) improved Rouse equation based on the modified sediment diffusivity, however, their proposed sediment diffusivity has two parameters, the depth modification factor α and the reciprocal of the sediment Schmidt number β = 1/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ions were not given properly in their paper. This paper aims to parameterize the relevant coefficients, the results shows: (1) α is parameterized from a reasonable approximation by the analysis of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 of SSC; (2) considering some effect factors on the settling velocity, β can be expressed by an extended and modified Montes-Ippen formula, and its related parameters are calibrated by substantial data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mary Rouse parameter Z. = ω/ku and its counterpart Z' = ω/βku.. Through verification with some experimental and field datasets, and comparison with related formul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diment diffusivity and SSC profiles have a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data used the present parameterized expressions of a and,8, so the present improved Rouse equation is reasonable, and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Finally, an approximation and simplified expression of the improved Rouse equation is deduced by using the approach of perturbation, which can be applied easily for the estim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相似文献   
980.
1∶5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扫面工作在蒙古寺-沙梁子地区圈定了4处磁异常.通过地球物理反演,详细揭示了这些异常不同方面特征.结合勘查区地质及岩(矿石)物性资料,对这些磁异常成因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