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球物理   200篇
地质学   437篇
海洋学   38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4景Landsat8数据,以巢湖为研究对象,获得2013-05-12巢湖悬浮物的质量浓度特征。利用Landsat8新增的卷云波段有效剔除卷云对遥感带来的干扰。通过MNDWI指数提取水体信息,对深蓝波段与蓝光波段进行归一化指数计算,然后进行密度分割得到悬浮物浓度分级图,分析其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62.
复杂地形城市一般建立在山地、丘陵、沿海地带。复杂地形下的大气污染传输、扩散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依据城市地形地貌将复杂地形归类为河谷地形、三面环山临海地形、盆地地形、马蹄型地形和峡口地形。结合国内外对这五类地形下城市污染物传输扩散及污染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复杂地形城市多尺度气流相互或交替作用的特点及其对污染传输扩散的影响,期望能够为其它复杂地形城市污染形成机制研究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3.
复杂断块构造具有断层复杂,小断层广泛发育,断层识别难度大,储层分布及连通性复杂,地震成像不清、资料品质较差等特征。对于此类问题,常规地震资料无法满足断层解释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断层EDF解释性处理技术,将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融为一体,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断层的识别能力。断层EDF解释性处理技术是利用扩散滤波和中值倾角滤波相结合的断层增强滤波方法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突出断层和地层的接触关系,再在滤波后的地震资料数据体上进行分频处理,选择最佳成像频带,突出识别不同规模的断层。通过在涠洲A油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二次流修正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择适用于复杂连续弯道的二次流修正方法,选取了线性方法中两种典型的计算模式,通过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二维浅水动量方程中增加扩散应力项开发了考虑二次流影响的平面二维水流模型。基于不同复杂度的4个连续弯道试验的水位和流速分布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对比定量评估了传统二维模型和两种二次流修正方法在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Delft3D模型的二次流修正方法自由度较高,适用于不同复杂度的连续弯道水流模拟,而Lien模型二次流修正方法适用于微弯或中弯,应用于中弯时需要慎重选用,不适用于急弯连续弯道模拟。两种方法比较,建议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优选Delft3D模型的二次流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65.
利用MIKE-HD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分析夏季天津大港滨海湿地附近海域水动力特性,采用实测潮位、潮流数据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在获得水动力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南港工业区船舶通航量加大的趋势,利用MIKE-SA模块建立溢油扩散模型,对溢油事故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风、潮的综合影响下,低潮时刻溢油24 h后的扩散面积比高潮时刻大,其中SW常风情况下其扩散面积最大,达72.04 km2;当风向与潮流方向一致时,即本文中低潮时刻溢油,油膜中心运动速度最大,扩散面积也最大。  相似文献   
66.
潘峰  郭占荣  刘花台  王博  李志伟  庄振杰 《地球科学》2018,43(11):4109-4119
为了解潮间带微环境中磷、铁元素的分布和耦合规律及对磷释放的影响,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原位高分辨率获取九龙江口红树林潮滩孔隙水剖面的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并测定沉积物相应的理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在表层孔隙水中,DRP、Fe2+浓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证实了磷、铁元素的耦合关系以及沉积物铁氧化物对磷吸附/解吸附的控制作用;(2)在深部还原带,DRP浓度相对Fe2+浓度具有较大的波动,主要受到沉积物异质性以及红树植物吸收等的影响;(3)根据表层孔隙水中DRP的浓度梯度计算获得磷的分子扩散通量为0.000 64~0.006 00 μg·cm-2·d-1,结果远低于一般湖泊沉积物内源磷的扩散通量,原因是富铁且具较深氧化带的潮滩沉积物中的磷-铁耦合关系有效地抑制了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67.
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稳定性差、遇水易发生崩解,工程上使用常规材料防渗加固注浆时效果较差。针对这一情况,依托湖南省郴州市莽山水库防渗加固灌浆项目,通过自主设计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层注浆室内模拟试验装置,进行模拟注浆试验,实现了浆液在整个注浆过程中的扩散情况模拟,对不同注浆压力、不同位置点所取试样开展单轴抗压、抗剪强度及渗透率测试试验,对不同注浆压力下完整结石体取样观察,研究以全风化花岗岩颗粒为配方主体材料的高固相离析浆液在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的防渗加固效果及浆液扩散模式。结果表明:该浆液在全风化花岗岩地层扩散过程中经历了渗透扩散、挤密压缩、劈裂扩展三个阶段,是一种复合注浆形式;以全风化花岗岩颗粒为主体的高固相离析浆液在全风化花岗岩地层注浆中效果显著,随着注浆压力提升,单轴抗压强度显著提升为原土体的3.25~13.67倍,抗剪强度在不同法向压力情况下提升为原土体的1.63~2.69倍,渗透系数从10?4 cm/s下降至10?5 cm/s甚至10?6 cm/s。  相似文献   
68.
水化学找油的理论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崇禧 《地球化学》1989,(2):175-180
地下水中物质的对流-扩散是水化学找油的理论基础。地球化学场是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地带。文章在概要介绍了工作方法之后,以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含油气信息。  相似文献   
69.
从正交曲线坐标推求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治平 《水文》1994,(4):30-35
从正交曲线坐标推求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熊治平(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一、引言河流泥沙工程学中 ̄[1],扩散理论是用来研究悬移质运动的基本理论之一。建立在扩散理论基础之上的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即悬移质含沙量随时空变化的微分方程,目前一般只应用于直角坐标系中。而...  相似文献   
70.
一个预测沿岸陆中熏烟扩散的随机游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洪彬  蒋维楣 《大气科学》1993,17(5):629-635
本文建立了一个对流边界层中的随机游动扩散模式,并用KNRC试验No:64的资料作了难,然后考虑混合层顶不规则夹卷界面的作用,应用于楠克沿岸陆上熏烟扩散问题,将模拟的地面轴线浓度与观测资料以及三个烟扩散预测模式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式的模拟效能良好,所有数值计算均可在微机上实现,便于推广应用,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