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71.
通过对一次雷击事件调查分析,找出了雷击事故发生原因,提出一套较全面的防御雷电方案,包括电子设备防雷电感应措施和监控系统防御雷电入侵措施。以期为减少因雷击事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2.
井环境对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阵列感应测井资料经常出现与井眼环境有关的质量问题.采用三维矢量有限元法分别在椭圆形井眼、仪器偏心及斜井条件下的阵列感应测井原始响应进行了模拟,并对环境校正和合成聚焦后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圈距较短的原始测量信号更易受井眼椭圆度、仪器偏心、泥浆电阻率及与地层电阻率反差的影响;而合成聚焦后的浅探测曲线虽然经过了环境校正和合成聚焦等数据处理,但仍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这反映出阵列感应测井的数据处理是不完善的或采用的校正模型是理想化的;在井斜影响方面,浅探测曲线受井斜角大小影响相对较小,深探测曲线在井斜角为60°以上时受其影响较大而必须进行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373.
研究建立用多分量感应测井资料同时快速重建水平层状横向同性介质中横向与纵向电阻率和层界面深度的有效方法。首先,利用电磁场摄动方程、电导率函数与模型参数关系方程以及模式匹配算法得到电磁场并矢Green函数的半解析解,建立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Frèchet导数矩阵的快速算法;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规范化处理和奇异值分解技术,给出同时反演水平层状地层中各个地层的纵、横向电阻率以及层界面深度的迭代过程,实现理论合成资料与输入资料的最佳拟合。数值计算证明,该反演算法能够取得较满意的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374.
介绍了利用中频感应加热原理对地质钻杆进行整体热处理工艺,并通过对比数据分析了中频感应热处理技术比普通热处理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采用普通热处理,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进行热处理的地质钻杆,金属显微组织晶粒细,综合机械性能好,钻杆性能更均匀,钻杆表面氧化很少,外观质量好,抗疲劳性能高,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375.
圣书,指的是古圣先贤的著述或语录,东方有中国老子的《道德经》、《太上感应篇》,孔子的《论语》、《孝经》、朱子的《治家格言》,李毓秀的《弟子规》等诸子百家的经典;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佛的《金刚经》、  相似文献   
376.
刘菲菲  郑荣 《海洋工程》2023,41(3):157-167
水下对接传输技术作为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AUV)水下能源补给及数据传输的重要方式,受到国内外的重点关注,目前采用的水下对接传输方式主要分为接驳插拔传输及无线感应传输。在探究国内外AUV水下对接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以上两种传输方式的研究现状,分析对比其在对接传输效率、发展限制因素、对接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分析发现,接驳插拔传输在传输效率及功率方面具备优势,无线感应传输则具有更高的简易性、经济性。此发现为不同作业需求下传输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基础。通过技术发展限制因素对比得出,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上,接驳插拔传输技术需提升系统稳定性、灵活性及费效比,无线感应传输需解决能量损耗、系统鲁棒性及涡旋损耗等问题。对两种传输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及方向的预测,能够为AUV水下传输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77.
卫星磁洁净的控制和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叙述卫星磁洁净的重要性、空间磁场的分布、卫星磁性的要求、卫星磁矩的来源、卫星的磁设计和控制、卫星和它的部件的磁矩的测量方法、内容、过程、装置和一些部件的测量结果.卫星磁矩来自三个方面,它们是永磁铁,软磁材料和杂散磁场(电流产生的磁场).磁性设计包括材料选择、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的布置和元件的安排等.  相似文献   
378.
本文主要介绍挪威Simrad公司的EM950型多波束测深系统,对系统的各个关键部件如换能器、底部检测单元、操作单元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系统参数测试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是与系统相配套使用的其它相关设备。  相似文献   
379.
武弘麟  程上 《地理研究》2006,25(6):1107-1114
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对名山进行研究,运用行为地理学中环境感应和环境认知的思想和方法,以人山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探求名山形成规律。通过对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处于我国浙东南的北雁荡山进行剖析和考证,指出雁荡山的发展经历了隋唐以前的边缘接触期、唐代的开山期、宋代的兴盛期、明清的稳定发展期这四个主要阶段,并认为北雁荡山作为名山的内在本质在于其可居可游性而非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佛教名山。旨在通过对这种演化过程的探讨,为我国名山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0.
近岸海浪是影响近岸水域环境状态的重要环节.海洋近岸波的波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海岸防护、近岸航运、军事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感应磁场波动可为探测海洋近岸波的非线性过程提供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首次对海洋近岸波引起的感应磁场进行了频谱指数分析,获得了能量注入和耗散过程对应的谱段.2016年5月15日—6月30日在昌黎海岸(东经119.3,北纬39.7°)利用KDM-2型磁通门磁力仪对海洋近岸波引起的磁场变化进行了测量,数据分辨率为0.01 nT/(HZ)~(1/2),时间采样率为1 Hz和128 Hz.观测数据显示,在距海岸线2 m远处,清晰地观测到了海洋近岸波引起的磁场波动,在0.001~10.0 Hz频段的波动最大振幅约为1 nT.波动的小波频谱呈现出多次谐波结构,符合海洋近岸波的谐波特征.傅里叶频谱显示不同频段谱的斜率不同,反映了海洋近岸波发展与耗散的非线性物理过程,进一步开展长期观测和统计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海洋中的电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