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Benchmark模型的抑制屈曲支撑耗能减振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制屈曲支撑可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均达到屈服,拉压承载力基本一致,滞回曲线稳定饱满,耗能能力强。基于Benchmark模型对安装抑制屈曲支撑的钢框架结构基于ANSYS的数值分析表明,抑制屈曲支撑不仅可使结构在小震时的抗侧刚度有所提高,同时在大震时通过其往复滞回变形发挥耗能减振作用,大大地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分析表明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能力谱分析方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2.
刺参人工池塘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乔聚海  程波 《海洋科学》2005,29(9):82-84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lca))是千余种海参中的一种,可食用的海参约40种.中国海常见的食用海参约10余种。其中以刺参的品质最佳,为海参之冠。自古以来,人们把海参称为“海产八珍”之一。我国人民最爱吃海参,认为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有益于人们健康的皂甙海参毒素和粘多糖等成分,对人体生长发育、预防组织细胞老化、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补肾壮阳皆有一定的功能,同时对治疗肿瘤和抑制肿瘤扩散都具有显著药用疗效。  相似文献   
73.
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NaCl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NaCl胁迫对黄河蜜和白沙蜜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甜瓜种子吸水和累计发芽率影响较小,但明显延缓后期吸水和发芽进程。50 mmol·L-1以上NaCl浓度下,甜瓜种子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和胚根生长量均下降。NaCl胁迫抑制甜瓜幼苗高度、株叶面积增长和干物质积累,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NaCl胁迫对甜瓜幼苗形态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对根系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高于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对白沙蜜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黄河蜜的抑制作用。甜瓜种子和幼苗能适应的临界NaCl浓度在100~150 mmol·L-1之间,厚皮甜瓜可能更适合作为咸水灌溉和盐碱地生产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74.
植物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是一类具有热滞效应和冰晶重结晶抑制效应的蛋白质,它们在受到低温环境胁迫时产生,能够使机体抵御冰冻环境.AFPs已经在多种冰冻耐受机体中发现,包括鱼类、昆虫、陆生节肢动物、细菌、真菌和植物,其中有关植物AFPs的研究起步较晚.综述了植物AFPs的发现,理化性质,组织及细胞定位,生理功能,作用机理,结构模型,及其在农业,医学,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井中油气化探干扰因素的分析与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场井中油气化探的细微处入手,循序渐进地分析该工作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76.
针对垂直阵在强干扰背景下采用常规波束形成方法难以估计目标俯仰角的问题,研究了超波束与逆波束形成等方法在垂直阵中的应用。讨论了超波束与逆波束形成原理,仿真分析了其波束图,表明分辨率比常规波束形成有明显提高。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超波束方法可以分辨目标与干扰的俯仰角轨迹,对角加载逆波束 MVDR 方法可以获得目标的俯仰角轨迹。研究结果解决了强干扰背景下微弱目标信号俯仰角难以估计的问题,为微弱目标定位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7.
78.
徐国栋  金斌  葛建华  董俊  程江 《岩矿测试》2016,35(2):134-137
目前采用酸溶分解试样,以硫脲或磷酸氢二铵为基体改进剂,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可以直接测定各类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但应用于测定碳酸盐岩中的痕量银时,基体元素钙镁会产生干扰,同时影响石墨管的使用寿命。本文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四酸溶样,硝酸提取,以草酸铵(45.5 g/L)作基体改进剂,试液中的钙镁与草酸铵快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物而分离,并形成了具有挥发性的铵盐介质环境,可显著提高石墨炉的灰化温度进一步除去铵盐介质,从而消除了基体元素的各种影响。本方法操作简单,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其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0%,检出限为0.010μg/g,精密度(RSD,n=12)小于1.0%。本方法不仅分离了干扰基体,而且比前人采用的一米光栅发射光谱法的检出限(0.04μg/g)更低。  相似文献   
79.
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与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伟  王朝晖 《海洋科学》2016,40(7):33-40
为了了解珠江口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浮游植物休眠体的萌发状况,以揭示赤潮发生潜势,于2009年1月采集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对浮游植物休眠体进行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有21种,原多甲藻类孢囊在种类数上占优势。甲藻孢囊密度较低,为110~315个/g,平均为202个/g,养殖区密度高于非养殖区。异养型甲藻孢囊百分比含量较高,表明了该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活体孢囊密度百分比达61.8%,说明表层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未萌发的活性孢囊,为赤潮暴发埋下了隐患。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为19属22种。20 d和40 d萌发的浮游植物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490个/g和264个/g。萌发的甲藻优势种为Biecheleriopsis adriatica,其次为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萌发的硅藻主要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tus)和舟形藻(Navicula sp.)占优势。桂山岛海域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广泛分布以及潜在赤潮种类的大量萌发,表明该海域有较高的赤潮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0.
Vast declines in Zostera marina seagrass beds demand effective methods of rehabilitation.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practical method by reducing salinity to induce seed germination followed with recovering salinity to facilitate seedling production of Z. mar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 marina seeds collected from natural seawater(salinity 30) were induced to germinate at reduced salinities. Percent germination(GR) was higher and mean-time-to-germinate(MTG) was shorter at lower salinities. The highest GR and shortest MTG occurred at salinity 0(deionized freshwater). After germination in freshwater, seeds could develop into seedlings at salinities5–30 and continue the growth. Viability or development of germinated seed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uring the 40 d of post-germination incubation at salinities 5–15 after 1–20 d of germination in freshwater. However,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germinated seeds from salinity 0 and 5 to salinity 30, reducing the gradients of post-germination acclimation facilitated more seeds forming seedlings in less time. On average, after 60 d of static incubation, including 20 d in freshwater for germination followed with immediate shift to salinity 5 and increasing to salinity 30 at increment of 5 every two days until cultivation at constant salinity 30, 33% of Z. marina seeds produced healthy seedling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alinity-manipulation based method of artificial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production is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in supporting rehabilitation of Z. marina 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