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418篇
地质学   927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运用分形理论讨论了线性非平衡态下矿物(岩石)—水溶液界面的迁移系数,得出了迁移系数与固相颗粒表面分形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矩谐分析方法的数值检验及其与其他磁场分析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地球核幔界面上水平磁偶极子在地表产生的磁场,检验了矩谐分析方法在研究局部地磁场结构中的可用性。结果表明,当矩谐级数的截断水平N≤4时,用矩谐分析方法可以得到相当满意的结果。本文对比分析了表示地磁场的五种主要形式,并对矩谐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为逼近油井实际情况,本文处理圆柱状(任意)多层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问题。采用与文[1]相同的物理模型和二维FFT算法,给出了任意层数柱状准弹性介质中全波声压波形的计算方法和程序。 对多种参数进行了声压波形的数值计算,考察了串槽对全波波形的影响,着重分析了两个胶结面串槽引起初至波的变化。结果表明,串槽导致套管滑行纵波幅度明显降低,固、流界面的反射波是影响串槽时初至波特征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射线的折射和反射定律为基础,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在CT技术中,常称为SIRT算法)和单井单侧多偏移距的反射资料以及地面反射资料,研究反射波层析成象技术对二维弯曲界面的成层结构进行重构的情况。数字模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逐层成象方法对透镜体和尖灭地层的成象颇为有效,反演结果对误差扰动是稳定的。 本文所述的成象方法及处理技术可推广到只用地面反射资料进行地层重构的情形。  相似文献   
995.
996.
塔里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塔里木盆地东部大量的地震剖面信息分析,讨论了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的方法,以此将塔东地区的石炭系自上而下划分成为C I、C I、C m 3个层序及C I TsT、c I HsT、c I TsT、C I HsT、CⅢsMsT、CⅢTsT6大体系域基本地层单元。其中c I层序是在快速的海平面上升和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快速补偿堆积条件下形成;c I层序是在海平面上升速度由快变慢而陆源物质补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cⅢ层序是在海平面上升速度由慢变快,而陆源物质供给由快变慢的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997.
BP神经网络在反演多层密度分界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BP神经网络在反演多层密度分界面中的应用研究韩道范,谢靖,张文生,张让(长春地质学院)一、引言利用重力异常对单层密度分界面的反演及应用,60年代已经普遍应用于物探工作。但几十年来,物探工作者很难正确地解决具有多层密度分界面的层状介质的反演。因此,反演...  相似文献   
998.
肖文丁  杨问华 《地球科学》1994,19(2):243-250
运用分形理论讨论了线性非平衡态下矿物(岩石)-水溶液界面的迁移系数,得出了迁移系数与固相颗粒表面分形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采用地震转换波法取得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结果。在大亚湾地区的地壳中只能分出一个中间界面(界面C)和莫霍界面(M)。本区为两层地壳,地壳厚度为28—30公里。地壳和上地幔界面埋深变化不大,深断裂不发育,本区深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较高的华北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地质历史时期深俯冲作用产物的超高压变质岩,尽管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历史,但其最终的折返作用无不是在逆冲扩展过程中完成的。因此,逆冲扩展作用及其数值模拟的研究对完整认识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机制和折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逆冲扩展作用最显观的构造效应是不同层次构造界面和应力场的变化,对于地壳尺度的逆冲扩展作用而言,陆表面和Moho是最重要的活动性构造界面,陆表面的变化导致山体抬升和滞后伸展盆地的形成,出现盆-山相间的构造格局。初步的模拟计算表明,山体的抬升量、滞后伸展盆地的坳陷量和Moho的上拱量与逆冲地块的平移速度和逆冲扩展速度成正相关关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体的抬升速度、滞后伸展盆地的坳陷速度和Moho的上拱速度都有逐渐增大趋势。逆冲扩展过程中,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总的表现为随着平移速度和逆冲扩展速度的增大和逆冲扩展作用的持续进行,逆冲块体内部由挤压应力状态逐渐向拉张应力状态转化。地块的平移速度是构造强度的一个重要标量,当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以仰冲块体为运动载体,沿断裂带向陆壳浅部折返时,构造界面的移动规律基本反映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过程,可见,构造作用的强度和性质应该是制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折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岩石密度差相同的条件下,拉张构造应力场更有利于折返作用的进行。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是通过多期构造作用完成的,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可以推测,每期构造作用都伴随有折返速度由慢到快的变化,在整个折返过程中,构造运动性质和强度的差异导致了折返速度的不均一,总体上,折返速度将随着逆冲地块由挤压向拉张状态的转化和拉张强度(构造作用强度)的不断增强而逐渐增大,最终在以拉张为主导的构造应力场中完成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折返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