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3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测绘学   391篇
大气科学   448篇
地球物理   688篇
地质学   1095篇
海洋学   71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619篇
自然地理   117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2008年世界铜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资源状况尽管世界每年铜金属产量规模均超一千万吨,但是随着新一轮矿业经济周期中全球铜矿勘查投资的不断增加,世界不断有新的铜资源被发现,使得世界铜资源储量及基础储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向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近10年来,世界铜资源储量及基础储量均约增长了50%,静态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至35年(图1)。  相似文献   
952.
95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风沙土粒度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系统采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典型地段纵向沙垄和垄间地浅层风沙土(0~30 cm)样184件,运用常规粒度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沙垄不同部位风沙土粒度组成、分布特征及空间变异。结果显示:风沙土机械组成的优势粒级是细沙和极细沙,不同地貌部位粒级组成差异明显。粘土和粉沙的含量为垄间地高于沙垄,背风坡高于迎风坡和垄顶。极细沙和细沙的含量是迎风坡最高,垄顶最低。中沙、粗沙和极粗沙的含量则是垄间地低于沙垄,垄顶最高。风沙土粗物质粒径φ1和平均粒径Mz从垄间地→背风坡→迎风坡→垄顶均由细变粗,分选系数σ则由差变好。同时,φ1、Mz和σ具有中等-强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相关范围(变程)大小顺序为φ1<σ相似文献   
954.
教学案例在新教材中数量多、比霞大、作用强,在课堂中使用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能转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价值取向。案例教学的优越性从理论层面已得到全体同行的认可,无可厚非,从操作层面上看,情况不尽理想,存在着诸多误区,应成为我们每位地理教师研究的课题。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笔者大胆地尝试案例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55.
毛乌素沙区腹地提高飞播成效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作为一项快速有效的现代化造林措施,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区腹地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手段。长期的飞播造林实践表明:①在飞播区,设置沙障是提高飞播成效的重要途径。设置平铺式间距4 m行列式沙障和直立式间距6 m行列式沙障,飞播物种成苗率较高,比对照(CK)区的成苗率高出36.5%~37.1%。②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均能促进成苗,包衣处理更有利于飞播植物生长。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与裸种相比,成苗率分别提高了10.6%和13.72%。而且包衣种子播后15 d,其根长、根条数、地径和高生长比对照分别高出11.93 mm、0.9条、0.29 mm和3.24 mm。③不论是在何种立地条件下,经过地面处理的样方内的飞播种子成苗量明显高于对照区样方内的成苗量,其中,采取综合措施的破土处理效果最好,成苗量是对照区的6~8倍。  相似文献   
956.
不同型号仪器水位记震能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地震时不同型号仪器及不同采样率获取的水位观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数字化水位观测的两种主要观测仪器ADP系统与LN-3(A)在记震能力上的差别主要是由采样率不同引起的,与仪器性能及水井的深度关系不大.由于水震波的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因此只有加大采样率,才能记录到波型更为完整的水震波和更为丰富的水震波震例.分析认为,数字化水位观测必须最终向实时记录的方向发展,才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地球内部应力的瞬时变化的真实信息,不至因采样率不足而使短周期信息遗漏,同时也更有机会捕捉到前驱波及区域应力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7.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影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高宽比r、轴压比n、边缘约束构件约束程度等.本文首先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端部约束构件的配箍特征值λvw、轴压比n、高宽比r与剪力墙极限位移Δuw之间的关系,即λvw-n-r-Δuw关系,然后通过7个研究机构所进行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验对该关系进行了验证.在此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根据本文方法,设计者可以在已知层间位移角需求θ及确定损伤指标Dw的情况下对剪力墙端部约束构件进行配箍.本文最后通过一算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958.
Estimating overland flow erosion capacity using unit stream pow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il erosion caused by water flow is a complex problem. Both empirical and physically based approaches were u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surface erosion rates. Their applications are mainly limited to experimental areas or laboratory studies. The maximum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verland flow can carry is not considered in most of the existing surface erosion models. The lack of erosion capacity limitation may cause over estimations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used in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impact surface erosion capac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unit stream power is the most dominant factor for overland flow eros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 bounded regression formula is used to reflect the limits that sediment concentration cannot be less than zero nor greater than a maximum value. The coefficients used in the model are calibrated using published laboratory data. The computed results agree with laboratory data very well. A one dimensional overland flow diffusive wave model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eveloped soil erosion equation to simulate f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using unit stream power as the dominant factor performs well for estimating overland flow erosion capacity.  相似文献   
959.
通过反演研究2008年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M~6.9),说明了用1Hz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数据推导中强震(M6级)震源过程的能力。比较了此次地震采样率为1Hz的GPS观测波形,发现与强震仪记录波形有很好的一致性。由于震源区及其周围有足够多的GPS台站很好地记录到了地面运动,因而使我们仅仅采用1Hz的GPS观测数据就可进行波形反演。反演的结果与大地测量和强震仪数据联合反演的结果相当一致,如地震矩(Mw~6.9)、累积滑动量分布和破裂传播等。这种一致性证明,采样率为1Hz的GPS观测数据不仅能用来推导M6级中强震破裂过程的动态特征,而且能用来推导其持久(或静态)的滑动。  相似文献   
960.
进行了9个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试验.通过测试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梁端的荷载-变形滞回曲线和梁相关截面的横向变形,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掺加范围和轴压比等因素对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梁截面曲率延性和滞回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能改善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梁截面延性,显著提高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延性和耗能能力,对解决节点箍筋密集、改善施工条件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