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22.
<正>在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14年举行的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骏马奖"评选活动中,《热带地理》副主编李小玲喜获"骏马奖"。该次评奖活动依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严格的评选条例,以及评审委员会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并经过初评、复审,从中国现有的5 000多种科技期刊的在  相似文献   
23.
正侗家人对稻田里的泥巴是情有独钟的。为什么呢?专家还没有给出一个答案。也许是数千年的水稻种植传统形成的稻作文明使然吧,是泥巴养育了禾苗,禾苗养育了侗家人,故此"崇拜"泥巴。也许不是,也许还有其他的传说和说法。暂不理会。不过,有趣的是,侗家的男孩子,一生至少要在泥巴田里滚过3次,才算成人,有些还在泥巴田里讨到老婆呢。  相似文献   
24.
著者须知     
正《地层学杂志》除刊载原创学术论文外,其他常设栏目有:前沿评述(主要发表国内外专家撰写的地层学前沿领域的专稿)、研究简讯(扼要或初步报道新的研究成果)、学术讨论(结合自己的资料或研究成果对某一问题提出看法或展开讨论)、国际动态(介绍国际动向或国际会议的情况)、青年论坛(主要发表青年地层工著者或研究生的论作)、评论与应答(就某一问题不同的观点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书刊评论(介绍某一专著或论文或加以评述)、消息报道等。各位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撰写论文。  相似文献   
25.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4,25(5):767-768
正叶秉如教授是中国著名水文学家,现代水利计算及规划学科方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叶秉如1922年3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1941年9月至1944年10月在重庆中央大学水利系学习,1944年11月在重庆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派赴缅甸与日寇作战;1945年8月回到中央大学水利系继续完成学业,1949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49年7月至1951年7月任南京大学水利系教师。  相似文献   
26.
6月10日下午,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一楼大厅灯火明亮,鲜花环绕,喜气洋洋.4时30分,省国土资源厅王松林厅长、团省委赵一德书记为市国土资源局一楼办文窗口揭开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奖牌,整个大厅掌声连绵.这是共青团中央今年新命名的全国345家青年文明号青年集体之一,也是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和杭州市政府部门首家获此殊荣的青年集体.  相似文献   
27.
焦奇 《地质论评》2022,68(5):1997-2002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部分地质青年的史料,介绍地质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作为,展现地质青年爱国报国的风貌,提出新时代地质青年应不忘历史,学习习总书记有关青年的讲话精神,在新时代的地质工作中弘扬五四精神和地质先辈精神,融入地质工作实践,推进地质事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8.
从文艺心理学视角来看,刘勰关于文学史观的心物关系,表现为对各种文体在“通变”之时的复古情怀;刘勰关于文学本质论的心物关系表现为亦儒亦道的文心在“原道”之际的儒道兼综。  相似文献   
29.
<正>6月14-19日,由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和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联合主办,广东省地理学会、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广州地理研究所合作协办的"2012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青年学者论坛暨广东省地理活动日"在广州大学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30.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成为人们治疗疾病、健体强身、养生延年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为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责任担当,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进一步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并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是每个中医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医医院应当加强青年医务人员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创新。中医医院青年医务人员作为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力量,应当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光荣任务与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