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842篇
海洋学   245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为研究强震作用下斜坡表面的动力放大效应, 以陕西勉县某岩质斜坡为例, 建立了三维模型。运用离散元软件3DEC, 模拟了动力条件下斜坡的变形失稳过程, 分析了斜坡表面的动力响应特征, 研究了不同地震波输入工况条件下坡体表面动力响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地震纵波的影响时, 竖向加速度得到显著增强, 坡面的PGA放大系数增强了约1.62倍; 坡面形态强烈影响着斜坡表面的动力响应特征, 强震作用下, 斜坡坡肩及坡形转折处的放大效应均十分强烈, 凸出部位次之, 坡表两侧的放大效应最弱; 不同输入工况下, 斜坡坡形转折处的水平向PGA放大系数均维持较高值, 特别是在仅输入水平向加速度的条件下, 该部位在地震滑坡灾害预防中应特别注意; 强震作用下滑坡的运动过程可概括为滑坡孕育启动阶段—挤压碰撞高速运动阶段—堆积阶段。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2.
数学模型在深圳西部港区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伶仃洋海区整体二维潮流盐度泥沙数学模型,从水沙角度分析了深圳西部港区的建港优势,并进一步通过局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赤湾港区各种规划方案的水流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推荐方案,从而也说明数学模型这一研究手段在港口规划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3.
被动陆缘盆地盐构造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时空演化分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丰富的油气资源促进了被动陆缘盆地地震资料品质的不断提升,高精度地震数据的解译结果表明,被动陆缘盆地盐层下的地形往往具有大型的起伏特征,而前人在基底构造形态对盐构造形成影响方面的研究并未取得共识,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认识,...  相似文献   
164.
165.
蓝田灞河谷地,其特殊的自然地质环境,使滑坡分布发育具有规律性,并已对该区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斜坡稳定性进行评判。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该区斜坡地带为不稳定区和极不稳定区。  相似文献   
166.
斜坡稳定:方法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据斜坡及滑这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程实践,总结归纳了斜坡稳定研究了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其中包括了工程地质建模,动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以及模型的精确性与可行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7.
从某一大型工程中的邻海区域江堤加固工程的各种方案比较出发,分析讨论了这类工程结构形式受波浪作用的情况及结构物设计中方案比选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8.
离岸堤在海岸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以尼日利亚拉各斯维多利亚海滩侵蚀防护项目的分段式离岸堤方案设计为背景,探讨有关离岸堤的平面布置和结构选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9.
为推广应用新型弧面胸墙沉箱堤,结合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深水工况下弧面胸墙沉箱堤和削角胸墙沉箱堤的反射形态。波面和波压的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反射系数表明,入射波浪在与弧面胸墙沉箱堤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最小,其反射强于削角胸墙沉箱堤。波面和流速包络图显示,两种堤型均在堤前形成了部分立波系统,腹点和节点以四分之一波长的距离增量交替出现,胸墙和直立部分产生的反射波存在相位差,导致初始腹点的位置向海侧偏移。弧面胸墙沉箱堤前叠合波的相位差影响最小,腹点包络高度最大,节点包络高度最小,反射效应最明显。两种堤型前中下层水流的周期平均速度均较小且对称,表明底床泥沙不会产生趋势性输移,但迎浪基床上方的环流系统可能引起局部冲刷。相对而言,弧面胸墙沉箱堤前的环流强度最弱,更有利于冲刷防护。  相似文献   
170.
单桩基础周围斜坡海床中的波致孔隙水压力响应与纯斜坡海床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不同波高、波周期条件下,单桩基础周围波浪传播变形及其对斜坡海床孔压振荡响应的影响,在波浪水槽末端铺设了长6 m、坡度1∶16的斜坡砂床进行试验。通过改变桩身位置和波浪参数,测量斜坡段各处波面形态,采集单桩周围孔隙水压力,分析了桩身位置及波浪参数对斜坡海床孔压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入射波条件下,随距坡脚水平距离增加,波高、近底流速和桩周孔隙水压力幅值都随之增大;桩周孔隙水压力幅值分布规律为:桩前孔压幅值明显大于桩侧与桩后孔压幅值。当Keulegan-Carpenter数大于6时,随着波高和波周期增大,马蹄涡产生的负压区使得桩侧海床孔隙水压力与纯斜坡海床孔隙水压力差值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