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珍珠冲组的孔隙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储层类型为孔隙-裂缝型或裂缝-孔隙型.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和成岩后生作用影响.各沉积微相中,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辫状河道是有利的沉积相带.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对本区砂岩储层发育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漂白体系中溶剂、表面活性剂、双氧水浓度3个重要参数的优化选择,研究了海水养殖珍珠的漂白技术。首次发现在海水养殖珍珠漂白过程中,以海水为介质漂白效果明显优于用甲醇、乙醇、丙酮和蒸馏水。在以海水为介质的漂白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贝芬家用洗手液使用效果较优,双氧水体积分数为5%,效果最佳。同时探讨了漂白时间对珍珠长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物探综合方法在临江市迎门岔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江市迎门岔矿区进行的1∶2万土壤化探发现了花岗斑岩体周边有以铜为主的化探异常,为评价该异常,投入了以地面高精度磁测和时间域激电两种物探方法。根据物探异常大体圈定了花岗斑岩体、闪长岩及周边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并推断了矿化蚀变带在深部的产状。在随后的槽探和钻探工作中,花岗斑岩体周边发现了铜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4.
我校于一九五八年开始进行河蚌有核珍珠试验,已取得初步成功。嗣后由于人力、物力和养殖条件等的不足,致是项试验工作几陷于停止状态。直至六二年春问,响应党中央“以全力支援农业”的号召时,校党委再向广东省水产厅提请恢复试验,经获得拨款支持,使能继续进行研究。遂于四月开始在校党委直接领导下,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珍珠加工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作为评判珍珠加工质量的简单标准。利用优选法优选影响珍珠加工周期和加工质量的有关因子,同时合理安排多配方协同作用的结果,逐步总结出“ZP—Ⅱ珍珠漂白法”。“ZP—Ⅱ珍珠漂白法”比原工艺“ZP—珍珠漂白法”缩短了加工周期一半,并明显提高了珍珠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6.
劳赞  梁盛 《海洋科学》2003,27(9):12-15
为探索珍珠培育的新途径 ,提高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 ,利用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进行第二次插核育珠 ,结果表明 :二次插核珠的珍珠层6个月就达418μm±105μm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优质珍珠的产生率达40% ,育珠贝的存活率达95% ,在每只贝插一珠核的情况下留核率仍高达0.95 ,二次插核对马氏珠母贝的重复利用率为34%。因此 ,马氏珠母贝二次插核培育珍珠技术 ,能重复利用贝体 ,缩短育珠期 ,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7.
珍珠显微结构及纳米矿物的电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HR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珍珠层及其微结构.发现珍珠质层是由有机质胶结的文石组成片状晶层,文石大量为六边形、不规则多边形和近圆形,并与有机质层交互平行叠置.在棱柱层的柱状晶体周围也有纤维状、胶状有机质.同时,在棱柱状和片状文石晶体的截面上,含有大量纳米级的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的有机质、气液包裹体或孔洞.其中许多部位的有机基质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晶格条纹像,均为纳米矿物所致.以上结果均表明珍珠层具有有序、精细、多层次、整体性好等优良的结构特点.这一结论对于探讨珍珠的成因、机械强度及医药保健性能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选用市场上常见的紫红色、橙色、粉色、绿色、黑色处理珍珠,粉橙色、金黄色铍扩散蓝宝石,充胶翡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耐久性实验,对样品颜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充胶翡翠和铍扩散蓝宝石在日晒、盐雾及人工汗液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颜色稳定性;处理珍珠在盐雾环境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在模拟日光照射试验中褪色明显,而经过人工汗液腐蚀,其颜色表现出了较差的稳定性。对样品颜色稳定性的研究,可以为优化处理宝石的市场准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
针对我国制定的珍珠分级国家标准,仅对影响珍珠品质各因素做了等级划分,并未给出首饰级珍珠的总品质等级的确定方法和标准,造成分级标准与国际上报价体系不接轨,使其在市场上无法广泛应用等问题,系统总结国际流行的各大珍珠分级标准和报价体系,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国标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养殖珍珠分级和报价的改进方法。即借鉴美国GIA或RichardH.Cartier的珍珠总品质分级方法,在原国家分级标准上根据各品质因素对总品质影响权重计算珍珠总品质等级(1~10级);并推行对应珍珠总质量等级的报价体系,呼吁国家权威机构定期发布珍珠价格信息,以规范珍珠市场,为珍珠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场发射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场发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广西合浦所产的具伴色和不具伴色的优质白色海水珍珠表面进行了系统的观察。通过对比分析珍珠在微米级至纳米级范围内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征的变化,证明了珍珠质层是天然的纳米材料,组成文石晶层的3μm文石小晶片是由10~60 nm的纳米文石小晶粒组成,珍珠伴色与其表面生长机理纹规则与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