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3篇
  免费   821篇
  国内免费   1322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680篇
地球物理   871篇
地质学   1238篇
海洋学   2964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32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71.
南海深海铁锰微粒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72.
173.
日本举国重视海洋开发,目前无论是传统的海洋产业,还是新兴的海洋产业,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达世界一流水平。纵观其海洋开发的历程,究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健全的海洋开发体制 开发体制是海洋开发的重要支柱。因此,日本历来就重视完善、健全海洋开发体制。目前,在日本12个省厅内,设有160多个与海洋开发研究有关的单位;在学术界,有100多所大学和70多个学会从事海洋开发利用工作;在产业界有近400个与海洋开发有关的企业。所有这些部门,已构成政府机关、产业界、学术界三位一  相似文献   
174.
本文从见证 3个经济奇迹——日本、韩国和深圳赤湾临港工业谈起 ,探讨它们共同的特点和基本成因 ,就是在充分利用海岸与海洋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海运物流业的过程中 ,形成了全球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大变革造就了巨大的生产力 ,以致促使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这种变革是一种新的实实在在的新的产业革命 ,它给发展中国家跨越式发展经济赋予了新的机遇。只要认清和遵循这一规律 ,尽早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充分利用海岸与海洋 ,也是能够走向经济强国之路的。1 三个经济奇迹( 1 )资源贫乏的日本 ,把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远远抛在后…  相似文献   
175.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基于1998年6~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计算结果:黑潮向西入侵南海,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这个环流的强度和范围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该环流的冷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稍向南移.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尤其在200m及其以上水层均相当稳定,反气旋涡位于越南以东,其中心位置在11°53'N,111°50'E,气旋涡的中心位置在13°17'N,112°55'E,两者的尺度皆约为250km.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涡.在计算海区南部、巴拉望岛西南海域,100m以上层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从各层流场分布均可以显示海流在西部强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6.
南海曾母盆地南部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母盆地作为发育于古巽他陆架上的盆地,南部的古巽他河所携带的巨量沉积物和曾母盆地的陆架特征使得陆架边缘三角洲在曾母盆地南部发育成为必然。通过对曾母盆地中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地震、钻井及进积特征分析,认为曾母盆地内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形态呈分别向陆和向海减薄的楔形体,古巽他河携带多期次的沉积物向陆坡沉积过程中形成多套沉积复合体,这些沉积体由于具有良好的生储条件,因而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77.
黄东海海水体类型综合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黄、东海和南海宝贵的生物一光学实测数据,进行了水体综合识别技术研究。探询了水体光谱离水辐射率、遥感反射率和漫衰减系数等物理量与以悬浮泥沙为主体的水体(CASEII.s)的响应关系。借用主成分分析思想,探询了经过大气校正的近红外波段卫星遥感反射率(Lrc)数据与CASEII.s水体的响应关系。发现这些物理量与水体类型有明显的响应点。  相似文献   
178.
南海北部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生物光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3年至2005年秋季在南海多个航次的现场观测数据,研究了南海北部海区遥感反射率的变化,并分析了用于全球海洋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OC2和OC4模型在本海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OC2和OC4模型高估了叶绿素a浓度,高估范围一般约在80%—200%之间,其中最高可达640%,即OC2和OC4模型并不适用于南海海域。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实测的表观光学数据,利用遥感反射率比值(Rrs(433)/Rrs(555))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建立了两套能够精确反演南海北部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本地化经验算法———算法1和算法2,并利用其对南海北部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由本地化模型反演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与实测的叶绿素a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1%和53%,相关系数为0.75。  相似文献   
179.
南沙群岛海区晚第四纪碳酸盐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广庆  王有强 《台湾海峡》1994,13(3):263-274
本文研究了五个柱状沉积物的碳酸盐沉积。根据沉积物的陆源碎屑和生物骨屑CaCO3沉积作用的特点,把本区沉积物分为五种沉积类;碳酸盐生物组成的门类较多,以有孔虫为主,其次为珊瑚,腹足类等;碳酸盐矿物以低镁方解石为主,还有高镁方解石和文石;与沉积物中CaCO3有关的化学元素10多种。这些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比值等,是区分礁相,礁体过渡带和非礁相的标志。所有这些碳酸盐沉积作用的特点表明,区内存在着五种沉  相似文献   
180.
对冲绳海槽1984-1990年的实测热流值,利用数字滤波方法计算,得到反映该区深部地壳热状态的区域热流值为80-160mW/m^2,用B样条函数法对其作数值模拟,计算出海槽地温场模式,并以此研究冲绳海槽海底高热流的形成机制,得出冲绳海槽热流值的区域性变化与綦中地质构造格局呈正相关,高热流是该区现代构造活动所致,其明显特征是地壳减薄,地幔上拱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