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6篇
  免费   1122篇
  国内免费   1257篇
测绘学   1238篇
大气科学   634篇
地球物理   1011篇
地质学   3152篇
海洋学   1144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772篇
自然地理   84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4年   5篇
  1949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5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鹿岛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新梅  李家 《海洋通报》1996,15(5):38-45
根据1990年夏季大鹿岛海域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及溶解氧调查资料,计算该海域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指数,揭示出大多数站位水质已呈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严重,模糊聚类分析将该海域水质划分出4种类型,分别是贫营养型,开始富营养化型,高COD富营养化型及高氮,磷富营养化型。  相似文献   
62.
莫杰 《海洋信息》2001,(4):17-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本、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载人深潜器和无人深海探测器技术发展很快,技术功能不断更新,先后研制建造了一批先进的探测装置和各种类型的深海运载器,  相似文献   
63.
64.
分析了以前大地问题中截面椭圆弧长计算方法的缺点,在运用Mathematic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一问题上的计算方便、过程简单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进行了一个实例计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5.
关邑 《海洋信息》1994,(1):18-19
日本飞岛于1991年9月提出建设日本海国际都市计划以来,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今天又发表了环日本海国际贸易都市的建设计划。该计划提出建造2个国际贸易中心都市,一个建在日本的若狭湾,另一个建在中国的图门江。这2个中心城市的建成,将形成以日本、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5国贸易经济圈,即环日本海经济圈。 1 日本若狭湾海滨城市 日本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该地区的经济特征,研究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后才选定了福井  相似文献   
66.
第七届国际现代和化石甲藻学术大会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and FossilDinoflagellates)于 2 0 0 3年 9月 2 1~ 2 8日在日本长崎举行 ,来自 2 0个国家和地区的 110名科学家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的讨论内容包括甲藻进化 (分类学、分子生物学、系统发生学、生活史 )、甲藻区系和甲藻有害等。会议期间 ,召开了赤潮原因种分类学问题的专题讨论会 (Red tide Wactch-er workshop on problems of HAB causative species taxonomy) ,与会的有 Max Taylor,Ya-suwo Fukoyo,Gert Hansen,Jacob L arsen等国际知名的甲藻专家 …  相似文献   
67.
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新品系“赣红1号”为对象,探究了不同温度(20,23,26,29,32℃)对其受精卵孵化、仔鱼活力和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温度在20~32℃范围内时,培育周期和孵化周期与温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培育周期在各温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孵化周期在29和32℃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先升高后降低,26℃时孵化率达到最高;畸形率呈现与孵化率相反的趋势,26℃时畸形率最低,且显著低于20、29和32℃组(P<0.05);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23℃时SAI值为59.77,最大可存活时间为15日龄;此外,雄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可促进个体趋向雄性发育。研究发现“赣红1号”受精卵孵化、仔鱼活力和性别分化均受到温度的重要影响,结合生产实际和试验数据,其孵化和仔鱼培育的适宜温度应保持在23~26℃。  相似文献   
68.
69.
日本鳗鲡早期阶段耳石日生长轮形成的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0年4月从江苏太湖搜集日本鳗鲡亲鱼暂养在天津滨海虾场8t玻璃钢水槽中,经人工催熟催产后孵出仔鳗,对孵出仔鳗连续取样;于1989年4月在长江口采集白仔鳗,观察和比较二者的耳石生长轮形成。结果表明,(1)人工繁殖仔鳗耳石第一个生长轮是在孵出后第一天形成的,轮纹形成具有24h周期性;仔鳗孵出后生长天数与生长轮数关系的回归方程以y=0.23+0.91x表示,其中,x为孵出后的天数,y为生长轮数;在人工繁殖仔鳗耳石上没有观察到“孵化标记”轮。(2)白仔鳗耳石中心核与“孵化标记”轮之间存在日生长轮。(3)人工繁殖仔鳗与白仔鳗耳石中心核同第一个生长轮比较表明,前者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70.
根据1990年7月辽宁省海岛调查资料,本文讨论了北黄海大鹿岛海水营养盐(PO4-P,SiO3-Si,NO3-N,NH4-N,NO2-N)分布特征,并对海域环境质量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