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海洋学   1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鳗鲡早期阶段耳石日生长轮形成的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0年4月从江苏太湖搜集日本鳗鲡亲鱼暂养在天津滨海虾场8t玻璃钢水槽中,经人工催熟催产后孵出仔鳗,对孵出仔鳗连续取样;于1989年4月在长江口采集白仔鳗,观察和比较二者的耳石生长轮形成。结果表明,(1)人工繁殖仔鳗耳石第一个生长轮是在孵出后第一天形成的,轮纹形成具有24h周期性;仔鳗孵出后生长天数与生长轮数关系的回归方程以y=0.23+0.91x表示,其中,x为孵出后的天数,y为生长轮数;在人工繁殖仔鳗耳石上没有观察到“孵化标记”轮。(2)白仔鳗耳石中心核与“孵化标记”轮之间存在日生长轮。(3)人工繁殖仔鳗与白仔鳗耳石中心核同第一个生长轮比较表明,前者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黑鲷三倍体人工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倍体鱼类,因具有不育性、生长快、抗病力强和饲养管理容易等优点,所以国内外水产科学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和效益。在国内,虽然淡水鱼这方面的工作较多也较深入,但海水鱼三倍体人工诱导还尚未见到报道。本文系于1989年3—6月对黑鲷进行人工诱导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梭鱼仔鱼耳石日轮形成及自然种群日龄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梭鱼实验种群样本,系于1987年5月,从山东大沽河口搜集的亲鱼经人工授精后孵出的仔鱼在实验室培育取得;自然种群样本,于同年同地区采集。对于实验种群耳石生长轮形成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种群培育天数(D)与耳石生长轮数(N)之间的关系以回归式N=D-1.89表达之;根据实验种群耳石轮纹形成的周期性规律,鉴定了自然种群的日龄,表明二者具相似的周期性规律;协方差分析表明,梭鱼早期阶段的生长,自然种群比实验种群快。  相似文献   
4.
蓝点馬鲛卵子和仔、稚魚形态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源源不断的淡水径流入海与营养物质的输入,使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成为生产力最高的水域,也孕育了我国近海重要的舟山渔场、吕泗渔场和长江口渔场。成淡水的交汇形成了长江口水域复杂的水文物理条件,使之成为众多鱼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赵保仁等,1992;罗秉征等,1994)。河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格局,既受制于其生殖种群的资源量,也与水域环境稳定性密切相关(Blaber et al.,1997;Joyeux,1998;Whitfield,1999),因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关以成体为基础的河口鱼类群落生态学已有较多的调查研究(杨伟祥等,1992;朱鑫华等,1994a,b);而鱼类补充群体的研究,亦多集中于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等(杨东菜等,1990;沙学绅,1962)。本文利用1999年5月长江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综合调査资料,主要研究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深入探讨河口区鱼类补充过程与近海资源数量变动的关系,为动态监测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关于大黄鱼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特征,过去已有一些记载,但对很多阶段的描述还不齐全,使鉴定工作遇到不少困难。1958和1959年我们在浙江和广东近海进行了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观察,同时,还做了卵子恒温发育的初步试验; 1960年又搜集了补充资料,为开展大黄鱼生殖习性和早期生活阶段生态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大黄鱼与小黄鱼等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很相似,不易分辨,本文中亦一并作了比较。 本文是在导师张孝威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吴尚勤副教授提供了宝贵意见,丁正凰和陈富宝同志曾参加海上采集工作,范守安同志协助分析海水;此外,浙江鱼山岛渔业生产大队、广东硇洲岛洲岛渔业生产大队和我所的"水星号"稠查船船长及船员协助了海上工作,在此特致感谢。  相似文献   
7.
牙鲆和条鳎卵子及仔、稚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本文主要根据1959年以来在实验室内饲养的活材料,对牙鲆(鲆科)和条鳎(鳎科)两种鲽形目鱼类卵子及仔、稚鱼各种重要阶段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以供鉴定之用。这两种鱼类仔鱼变态期和条鳎卵的详细形态特征均未见记载。 1.牙鲆 卵浮性,呈圆球形;卵膜光滑,无粘性;卵黄均匀。卵径0.83—1.10毫米,生殖初期的最大。油球一个,球径.0.15—0.22毫米,也是初期最大。胚体、鳍褶和卵黄囊上的色素分布广而分散。初孵仔鱼全长2.07—2.44毫米;肌节12(13)+26,体部及鳍褶上色素分散,21对肌节以后的鳍褶上没有色素。仔鱼时期背、臀鳍褶边缘出现扫帚状黄、黑色素。仔、稚鱼无鳔;其鳍前端的6—7根鳍条首先发育,形成冠状幼鳍。全长12.7—14.6毫米(孵化后约30天)、右眼转过头顶时,鳍式巳与成鱼完全一致;此时稚鱼已由水平游泳转变为底层活动。全长14.0毫米以上时(孵化后约35天),右眼已完全转到左侧(有眼侧);全长达到20.3—25.5毫米(约孵化后42—45天)时,鳞片完全长出。 2.条鳎 卵子也是浮性、圆球形的。卵径为1.45—1.68毫米。油球小而多,10—60个左右。胚体上黄色素极多。卵膜无粘性,有很大的六角形网纹,其对角距为0.17—0.20毫米。初孵仔鱼全长3.5毫米,肌节10+44。孵化后3—4天,在背鳍褶上出现2—3个峯状色素斑;消化道前端的背侧  相似文献   
8.
鬼鲉卵子及仔、稚鱼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梭鱼仔鱼耳石日轮形成及自然种群日龄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梭鱼实验种群样本,系于1987年5月,从山东大沽河口搜集的亲鱼经人工授精后孵出的仔鱼在实验室培育取得;自然种群样本,于同年同地区采集。对于实验种群耳石生长轮形成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种群培育天数(D)与耳石生长轮数(N)之间的关系以回归式N=D-1.89表达之;根据实验种群耳石轮纹形成的周期性规律,鉴定了自然种群的日龄,表明二者具相似的周期性规律;协方差分析表明,梭鱼早期阶段的生长,自然种群比实验种群快。  相似文献   
10.
鲬鱼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鲬鱼Platycephalus indicus(Linnaeus)属杜父鱼亚目Cottoidei的鲬科Platycephalidae;俗称牛尾、百甲和拐子等,为印度-西太平洋陆架区广泛分布的底栖鱼类。在我国近海区为机轮拖网渔业和群众渔业捕捞对象之一;近年来,渔获量有所增加。 关于鲬鱼的卵子和前期仔鱼的形态,作者等(1960)曾作过简要报道。神谷尚志(1922)记载了成熟卵子的特征。藤田,上野(1956)曾从人工授精卵子中获得资料,对卵子发育和前期仔鱼进行过描述。其后,水户敏(1963)采得了天然卵子,又作了卵子和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