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不同虾种间肌肉组织蛋白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玉德  孙晟  朱云 《台湾海峡》2001,20(2):177-181
采用薄层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方法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绿须虾(Aristeus virilis)、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日本对(P.japonicus)、斑节对虾(P.monodon)和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的肌肉组织蛋白质进行分离,检测各蛋白质组份及其等电点。根据蛋白质区带的共享度计算共相互间的遗传距离指数,然后用聚类方法处理数据,构建系统树,分析其间的差异程度,最后确定6种虾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每种虾可获得6-11条 蛋白质区带,等电点范围在4-6.95之间。虾类肌肉组织蛋白质组份及其电泳行为,可为虾类在分类学上的定位提供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32.
采用常规表观生物学特性及16S rRNA、gyrB及rpoA基因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自江苏连云港某育苗场的大批死亡日本对虾蚤状幼体的优势生长菌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表明,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弧菌属的需钠弧菌相近;16S rRNA、gyrB及rpoA基因同源性检索也均与需钠弧菌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8%、89%和95%,且三种基因的NJ系统发育树也均与需钠弧菌聚为一个分支;分离菌的致病性试验表明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8×106CFU/ml。综合分离菌的致病性、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及基因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认为引起日本对虾蚤状幼体大批死亡的病原为需钠弧菌。基于gyrB基因序列设计1套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需钠弧菌的快速特异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由需钠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3.
重金属对日本对虾仔存活及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少菁  王桂忠 《台湾海峡》1998,17(2):115-120
本研究测定了铜、锌、镉对不同盐度下日本对虾仔虾的24hLC50、48hLC50、96hLC50,三种金属毒性大小依次为Cd^2+〉Cu^2+〉Zn^2+。对次致死浓度下仔虾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酸(GOT)的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重金属对AKP、GPT、GOT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肯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但对ACP活性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34.
日本对虾体内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我国福建、广东等沿海近年也已开始养殖。这种虾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饲料容易解决、病害少、耐低氧、耐干露、营养价值与中国对虾相似等诸多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人们的青睐。为此,本文主要对近6a来国外有关日本对虾体内激素和酶等主要活性物质作一综合介绍 ,以供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工作者参考。1激素1.1蜕皮抑制激素 (MIH)甲壳动物蜕皮抑制激素(MIH)是从X 器官窦腺复合体中释放出来的,它能抑制Y 器官蜕皮类固醇的合成。Yang等19…  相似文献   
35.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是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品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对虾,不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系统,其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血细胞吞噬、包囊和形成结节等功能来完成.  相似文献   
36.
林琼武 《台湾海峡》1995,14(3):288-293
初步评估了复方有机疗效助长剂在日本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在水湿19-29℃、盐度17-28下,经40d饲养,实验池对虾的平均体长为3.94cm,增长率为0.8mm/d平均体重显0.78g,而对照池对虾的平均体长是2.54cm,增长率为0.43mm/d,平均体重为0.25g。实验池对虾的平均体长与体重分别是对照池的1.55倍、3.12倍。  相似文献   
37.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营养学研究成果,从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维生素、矿质元素、外源激素及环境因子等方面论述了日本对虾的营养学研究现状,为今后的日本对虾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日本对虾血淋巴和肌肉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为实验材料研究肌肉组织和血淋巴的体外培养,初步建立了适合日本对虾细胞培养的条件体系。在此条件下培养原代细胞存活时间最多达2个月。  相似文献   
39.
汞、镉、锌和锰对日本对虾仔虾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在恒温和充气条件下,研究了Hg62+,Cd^2+,Zn^2+,Mn^2+对日本对虾仔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表明,Hg^2+,Cd^2+,Zn^2+,Mn^2+对日本对虾仔虾的毒性顺序为Hg^2+〉Cd^2+〉Zn^2+〉Mn^2+。根据重金属日本对虾仔虾的96hLC50值计算的Hg^2+,Zn^2+,Mn^2+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2,0.0342,0.0449,0.0950mg/dm^3。  相似文献   
40.
日本对虾血细胞分类、密度及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血细胞进行超显微结钩观察,提出血细胞分为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类。血细胞密度因蜕皮期不同而异,C期较低,D_2期较高平均密度3.896~8.66×10~4cell/ml/ind。3类细胞比例为0.6~2.7,79.2~84.4,14.8~20.1%。当镰刀菌感染时,血细胞密度下降为对照组的54.3%,小颗粒细胞比例减少,大颗粒细胞增加。当养殖密度增加及水温降低时,血细胞密度不同程度下降,组成比例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