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大雾过程2012年1—3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单日15站以上大雾)达5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大雾日数偏少。其中,以1月1日大雾范围最广,强度最强,全省共有17个县(市)能见度低于200 m,浮梁和芦溪分别出现了能见度为40 m和20 m的强浓  相似文献   
32.
日照观测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年的观测经验,探讨如何取得暗筒式日照计较为准确的日照时数问题,从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仪器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以及进一步提高日照观测的内在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虎林市近40a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艳  宋玉华  朴虎 《黑龙江气象》2009,26(3):27-28,32
对近40 a虎林市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与总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虎林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每10a减少42.52 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振幅较大,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减少的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各月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12月减少趋势较为显著,8月减少的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率的年际变化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4.
达坂城1959—2008年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达坂城气象站1959—2008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总/低云量、≥0.1 mm降水日数、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实测资料,运用线性分析方法对达坂城地区近50年来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照时数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年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倾向率为37.62 h/10a,其中以春、夏季增长幅度为最快。日照时数和总、低云量及≥0.1mm降水日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总云量的减小是影响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由于呈减少趋势,且发生几率很小,对日照时数的变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5.
日照时数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重要项目,目前全省大多数台站均使用暗筒式日照计进行日照时数的观测,本文从暗筒式日照计安装、使用维护,日照纸的制备,日照记录的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取得准确日照时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东江流域蒸散发量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广东境内东江流域3个国家基准站的水皿蒸发量Epan观测资料与Penman公式估算蒸发能力E0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两者平均相对误差为16.2%。分析了东江流域1956~2006年4个基准站Epan、E0、由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蒸散量ET0及气象观测资料的50年变化趋势,其中温度t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μ、日照时数n、风速v呈下降趋势,降水无显著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寻乌站(无Epan资料)存在较明显的"蒸发悖论"现象;惠阳站表现出一定"悖论"特点,连平、河源不存在"悖论"现象。进一步分析E0、ET0与各气象因子的关系知n和μ对E0、ET0的影响大于t和v,在出现"悖论"现象的2个站,n和μ的作用比没有"悖论"的两个站更明显,可见在东江地区n和μ的共同作用是"悖论"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喀什市1952-2006年日照时数时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喀什市1952--2006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喀什市日照时数年代际、年际和各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并根据喀什市的降水资料及总、低云量资料,对照时数减少的成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a来喀什市的年、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各季减少的气候倾向率不同,减少幅度最多的是夏季,最少的是秋季。  相似文献   
38.
1引言 现在,自动站虽已投入正常业务运行,但日照的观测仍为人工观测。 目前,台站观测日照时数采用的仪器大多是暗桶式日照计,它是利用太阳光通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桶内,使涂有感光剂的日照纸上留下感光迹线来计算日照时数的。  相似文献   
39.
利用1981、1996和2001年逐日南京站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的太阳总辐射推算模型,预测了1982、1997和2002年的太阳总辐射,并把推算结果和采用线性的气候学方法所得到的推算结果分别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采用线性方法得到的1982、1997和2002年的太阳总辐射预测值与实测值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0、0.859和0.83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3.250、2.649和2.925 MJ·m~(-2)·d~(-1)。采用SVM方法得到的1982、1997和2002年的R~2分别为0.894、0.938和0.936,RMSE分别为2.353、1.726和1.804 MJ·m~(-2)·d~(-1)。SVM方法得到的太阳总辐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小,预测精度高于线性方法,更适用于实际太阳总辐射的计算。  相似文献   
40.
利用林芝国家基准气侯站冬季(2018年12月-2019年2月),CHP1型太阳直接辐射传感器、DFC2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暗筒式日照计在不同天气模式下的测量值分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仪器两两测量值对比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直接辐射传感器测量值在“阴云”、“多云”、“云晴”比暗筒式日照计低,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晴天”>“阴云”>“多云”。DFC2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仅“晴天”测量值比暗筒式日照计高,其余则低。从大到小顺序为“晴天”>“多云”>“阴云”;三种设备测量值可以相互替代,取消人工观测设备后,日照资料可以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