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31.
依据封闭流域全流域水量平衡模式,模拟了青藏高原西南部3个封闭流域在40~30 ka BP期间,高湖面稳定存在时期的古水量平衡,重建了各流域的古降水量。结果表明色林错-纳木错流域、扎布耶-拉果错流域、扎仓茶卡-别苦则错流域当时的降水量分别约为585±25 mm、565±25 mm、475±25 mm,相当于现在降水量的1.7、3.1、4.8倍。  相似文献   
632.
水资源评价中显要的输入量是自然界的长期降水量和河川径流.就美国西部多数河流而言,河川径流有历史记录的不会超过100a.因此,要获得地质时期古降水量和河流径流记录的替代方法关键是具有自然界变化和长期平均降水量.估计古降水量的方法包括树的年轮宽度、  相似文献   
633.
通过渤海QD-3134孔位连续沉积岩芯所记录的5000aB.P.以来地磁场要素(主要是D和I及磁场相对强度)的系统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其时空变化特征与黄河中-下游区域考古地磁的测量分析结果相吻合。由变化特征显示出:I及地磁场相对强度的明显变化界线位于2500aB.P.左右,此界线与该区域孢粉及有孔虫分析显示出的组合明显变化界线相一致。D的明显变化界线位于2000aB.P.左右,此界线与竺可桢等统计分析的中国北方5000aB.P.以来的气候的明显变化界线相一致。这种变化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显示出,自龙山文化期以来,I由高值向低值变化及D由酉偏转向东偏,与气候温湿特征对应,I由低值向高值变化及D由东偏转向西偏,与温干气候特征相对应;I及D突变时期与灾害气候环境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634.
635.
本文概述了风成沉积物的沉积学特点,并着重介绍了现代风成沉积物中发育的生物遗迹的类型及组合特征,认为生物遗迹组合是判别地史时期风成岩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36.
先秦的审美心境论,分析了审美主体内心情绪状态的特征及其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了“虚静”与“心适”论。“虚静”是指审美主体应排除内心杂念,忘却外界甚至自己。“心适”则分析了审美主体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7.
自1979年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出现了双重的二元经济结构格局,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考察广东经济的发展情况,利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等指标对转型时期广东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进行测度.发现广东双重二元经济经济结构的显著性,并且有加剧的趋势.与珠三角相比差距也较为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转换的不同步,最后在对广东二元经济结构演进过程和原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38.
焉耆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成烃及成藏时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先志  柳广弟  刘震 《地质科学》2003,38(3):361-366
焉耆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发育侏罗系烃源岩,形成侏罗系油气系统。由于中 新生代两者构造运动强度的不同,导致两者油气形成时期、油气运移成藏时期以及油气分布层系不同。根据烃源岩热模拟结果和储层包裹体特征的研究,证明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系统生烃时期主要发生在中 晚侏罗世,油气成藏时期主要发生在中 晚燕山期,为早期一期成藏;柴达木北缘则分别在早侏罗世晚期 晚侏罗世早期和早第三纪末 晚第三纪早期发生了 2次生油过程,因此存在 2期油气成藏,但以晚期为主。两盆地分别是中国西北侏罗系油气系统早期成藏和晚期成藏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39.
缪晓图 《地质学刊》2004,28(1):58-61
江苏南北平原现今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新石器后一明清时期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因人为工程活动导致黄河南徙地质灾害关系十分密切,从现代经济发展的区域背景条件看,凡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一是地质环境条件稳定,自然地理环境优越;二是交通便捷,有区外经济交往渗透的影响。古代在历史上发展快的地区为漕  相似文献   
640.
历史时期莱州湾沿海平原湖沼的变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8,17(4):423-428
莱州湾沿海平原地区,古代曾有许多湖沼,其中以巨淀湖最大。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查明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巨淀湖发生空间转移,并查明大部分湖沼最后逐渐消失的过程,阐述了这些湖沼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导致变迁的因素,探讨它们消失的环境后果,并尝试提出吸取历史教训改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