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245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343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379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许勇 《地理教学》2000,(12):21-22
地理科学是以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以及其它各级生态系统内容不仅是教材的重点,也是学科研究的主线之一。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能力与空间不断扩大,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同时维持生态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渤海及黄海北部后报30a最大冰厚样本序列,采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模型和组合概率分析方法,统计得到年最大冰厚概率分布,估计了模型参数,并推算了不同重现期的极值最,推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刻划了该海域年最大冰厚的概率特性,为渤海海域平台结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荷载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应用最大熵剑桥算法从透射波数据中挑选图像熵最在的模型作为反演结果,在算法中引进一种新的约束条件,解决了某些情况下无法数值求解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及对清江某地区资料的处理,证明算法收敛性强,有较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明确鸳鸯(Aix galericulata)越冬的主要分布区域和河流,研究气候因素等对鸳鸯越冬分布区的影响,收集了鸳鸯越冬分布的95条地理数据,经筛选后,选择74条用于建立模型;利用最大熵模型,预测越冬鸳鸯的潜在分布区;采用刀切法,评价各种环境变量对模型的重要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值(AUC值),对预测结果进行准确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0次重复建立模型的AUC平均值为0.971,即所建立的最大熵模型的预测结果优秀;鸳鸯越冬的高适宜区面积为6.83×104km2,中适宜区的面积为33.41×104km2,低适宜区的面积为67.34×104km2;鸳鸯越冬的高适宜河流的总长度为32 727.27 km,鸳鸯越冬的高适宜区和河流都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北省和安徽省;最干月的降水量、与水源的距离和最冷月的最低气温是影响鸳鸯越冬区分布的主要因素;鸳鸯对水环境和隐蔽度(安全)有较高的要求。根据鸳鸯越冬区分散分布的特点,建议采取...  相似文献   
995.
天山地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艳  梅世蓉  宋治平 《地震》2004,24(2):7-16
通过对天山地块近百年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分析表明: ① MS≥7.0地震沿块体边界成带分布, 南边界带强于北边界带, 南、 北边界带的西部强于东部, 南天山西段是地震活动水平最高、 复发周期最短、 强震序列类型最复杂、 地震危险性最大的地区; ②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显示出准周期性, 表现为MS≥7.0地震具有活跃与平静的交替性及5级以上地震活动度曲线的起伏变化; 最大熵谱计算地震活动度的显著周期为40年, 小波分析给出40年左右周期系数的时间曲线表明, 7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曲线由最高值至最低值的下降段, 而上升段为强震的平静期; ③ 在强震活跃期及平静期, 中强以上地震(MS≥5.0)在块体的不同部位(地块南、 北边界带及块体内部)的分布状态和活动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活跃期南、 北边界带中强以上地震的集中性和成带性强, 且彼此活动水平差异小, 但与块体内部差异大; 而在平静期南、 北边界带的活动水平差异大, 块体内部地震活动显著增强; ④ 在活跃期, 天山地块南、 北边界带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 当一个边发生强震后, 另一边在数天至数年也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6.
椒江河口悬沙浓度垂向分布和泥跃层发育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椒江河口粘性细颗粒泥沙洪、枯季及大、小潮悬沙浓度分布.椒江河口水体高度混浊,近底层悬沙浓度可达71kg/m3以上.在河口最大混浊带,小潮期水体层化现象明显,悬沙浓度垂向分布呈三层结构,即活动悬沙层、泥跃层和浮泥层.泥跃层是水体中悬沙浓度分布剧变层,梯度大.在河口咸、淡水互相作用下,悬沙浓度大于3kg/m3、盐度在4~16及水流速度中等的条件下泥跃层发育.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九寨沟MS7.0地震之后不同时间段的余震序列目录,利用推定最大余震震级,给出了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估计值。结果表明,推定最大余震震级随主震后时间尺度的延长而趋于稳定,且该值与实际发生的最大余震的震级一致。需要强调的是,就九寨沟地震序列而言,当余震数据较为完备时,采用主震后较短时间段内(1~2天)的余震目录就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出主震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最大余震震级。实际上,主震后12h(0.5天)的余震数据已完全可以给出最大余震震级的有效下限。此外,计算中我们采用了里氏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的余震目录,结果显示,2种震级类型目录的估算结果完全一致,表明利用推定最大余震震级估算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方法不受震级类型的影响。据此,该最大余震震级快速评估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我国大陆地区中强震后强余震灾害分析评估中。目前的拟合技术也显示出随着测震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余震识别能力的提高,快速评估方法可以在主震后短时间(<1天)内准确地预测可能发生的最大余震震级。  相似文献   
998.
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09~2014年新疆测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运用震级残差统计方法,选择16269个2.0≤ML≤5.4地震事件,共计获得了179561个单台记录;利用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选用3.6≤ML≤4.5的746个地震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疆数字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进行了研究。将得出的量规函数值进行对比后认为,现阶段使用的量规函数值在0~200km的震中距范围内偏小,导致此范围内台站测定的震级偏小;在200~800km的范围内,测算的震级值较稳定,偏差范围在±0.1的范围内;在400~800km震中距范围内,由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得出的量规函数偏小。由于目前各地震台站使用的地震计仪器响应不准确,造成量规函数偏小的原因有待用计量更加准确的台站仪器响应参数进行验证,以便得到更加精确的新疆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国内外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资料,结合金钟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应用概率预测法、综合影响参数预测法、两级模糊评判法、古登堡——里克特公式外推预测法、历史地震最高震级预测法等方法对金钟水库可能诱发的最大震级进行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美国地震区划图随着建筑抗震设计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一张图发展成现今抗震设计图和地震危险性图两图共生的形式。地震危险性图主要反映依据地震科学认识与基础观测资料评估得到的国土地震危险性分布,抗震设计图则继承了传统地震区划图的主要功能,反映国土范围内建筑抗震设计所需地震动设计参数的分布,服务于建筑设计。依据抗震设计需求,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地震系数分区区划、设计地震地震动区划和最大考虑地震地震动区划3个阶段,各阶段均始于地震危险性图的改进,并以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的更新换代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抗震设计图的编制为标志。本文总结了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演化历程,对地震危险性图与抗震设计图发生变革的技术原因、主要特征、应用意义及其影响进行了重点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