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8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温度、光照、pH值对后棘藻生长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环境因子对富含 EPA (2 0∶ 5ω3)的海洋微藻后棘藻 (Ellipsoidion sp.) 70 - 0 1的生长速度、总脂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后棘藻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脂肪酸含量 ,总脂含量为 31~ 36 % ,主要脂肪酸为 14∶ 0、16∶ 0、16∶ 1、18∶ 1ω9、18∶ 1ω7、18∶ 2 ω6、2 0∶ 4 ω6、2 0∶ 5ω3。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15~ 30℃ ,2 5℃时生长速度最快。温度对总脂含量影响很小 ,但对EPA和 PUFA含量影响较大。在 2 5℃时有最大的 EPA和 PUFA含量。适宜光强为 10 8.75μmolm-2 s-1~ 2 4 4 .15μmolm-2 s-1,在 145.54μmolm-2 s-1时 EPA产率较大。在起始 p H6 .5~ 9范围内 ,p H8.5时有最大的生长速率和总脂含量 ,而 EPA和 PUFA在起始 p H7.5时最大 ,分别占脂肪酸的 18.77%和 2 3.38%。实验条件下后棘藻 EPA产率最大的条件为温度 2 5℃ ,光强 145.54μmolm-2 s-1,p H为 7.5~ 8.5。  相似文献   
153.
通过计算机图像测定系统测定、计算获得海冰细菌的大小、面积和碳含量,研究了北极巴伦支海和拉普捷夫海的浮冰中细菌大小、丰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及其与海冰微藻生物量的关系.细菌在冰心中是非均匀分布的,至少有两种不同分布类型:第一类有单一的丰度峰值,在冰心底部或在冰心中部;第二类有两个丰度峰值.海冰中细菌的丰度为0.4×105~36.7×105个/cm3.不同类型海冰中的细菌大小变化极大,在多年冰中,最大的细菌与叶绿素a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层,而在一年冰中,细菌大小几乎没有垂直变化.整柱冰心的细菌生物量变化为19.2~79.2mg/cm2,细菌与海冰微藻生物量之比为0.43~10.00.对固定冰比较和研究的结果发现,海冰冰心中细菌大小、丰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差别极大.据此,分析了对目前海冰研究采样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规范采样方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4.
大气中氮氧、硫氧、碳氧等有毒化合物含量比较低且不易被察觉,当这些有害气体超过一定浓度值时,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传统气体检测设备对低浓度气体检测不够准确,无法及时规避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设计的气体检测仪以STM32F103为主控,以四电极高精度电化学传感器为采集探头,采用24位AD转换芯片,通过4G/NB-IOT模块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位机)。用户可远程监控有害气体浓度。该设备具备精度高、反应快、多气体检测、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5.
海洋中的有害藻华,包括微藻形成的赤潮和褐潮以及大型藻类形成的绿潮和金潮,已成为一类突出的海洋生态灾害问题。2021年11—12月,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发生多纹膝沟藻(Gonyaulax polygramma)形成的大规模赤潮,导致海带养殖严重受损,亟待构建有针对性的赤潮监测预警体系。本文以多纹膝沟藻为对象,尝试应用流式影像仪(FlowCam)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YOLOv3,分别对含有多纹膝沟藻的浓缩海水样品、含有多纹膝沟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的浓缩海水样品,以及含有多纹膝沟藻活细胞及空壳的浓缩海水样品进行了检测实验,探究了基于藻种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赤潮原因种检测方面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在以FlowCam获取的影像数据集训练3万次后,YOLOv3对多纹膝沟藻表现出较好的识别能力,对浓缩海水样品中目标藻种识别的平均精度为88.2%;当样品中存在与多纹膝沟藻形态相似的链状亚历山大藻时,模型对多纹膝沟藻识别的平均精度下降为76.6%,对两种微藻同时进行训练和检测,可将对多纹膝沟藻识别的平均精度提高至84.6%。对于低温下出现脱壳现象的多纹膝沟藻,模型对海水中活细胞识别的平均精度为86.7%,对空壳识别的平均精度87.8%,将多纹膝沟藻活细胞与空壳分别识别的平均精度均值(87.3%)高于将两者统一作为多纹膝沟藻进行检测的识别精度(84.2%),整体识别精度提升3.1%。综合相关结果可以看出,FlowCam与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在赤潮监测和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6.
微藻与细菌相互关系研究在海水养殖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林伟  陈騳 《海洋科学》1998,(4):34-37
  相似文献   
157.
在久效磷的毒性胁迫下,扁藻和三角褐指藻细胞的生长严重地受到了抑制(其72h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46mg/L和9.74mg/L),藻细胞内自由基产生与清除间的平衡被打破。在自由基过量产生的同时,伴随有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降低;与藻细胞清除自由基有关的二种关键性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也出现下降趋势,因此,作者认为自由基参加了久效磷对藻细胞的伤害。POD和SOD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8.
海洋微藻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以正十九碳酸作内标,用HCI-CH3OH对海洋微藻进行抽提酯化后做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重现性各脂肪酸的相对偏差为0.3%-11.6%,回收率为85.7%-103.3%,仪器稳定性的相对偏差为0.2-3.1%。。  相似文献   
159.
三种北极微藻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北极微藻对不同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对分离自北极王湾地区的三种微藻-玛氏骨条藻(Skeletonema marinoi)、小球藻(Chlorella sp.)和衣藻(Chlamydomonas sp.)在不同温度条件下(0℃、4℃和8℃)的生长曲线和抗氧化酶系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藻对温度的适应性因种而异:玛氏骨条藻在4℃具有最快生长速率,最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及最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小球藻的最快生长速率及酶活均在8℃时,MDA含量最低值出现在0℃;衣藻生长情况相差不大,MDA含量的最低值出现在8℃.抗氧化酶系统变化规律也因藻种及温度而异--在0℃与4℃变化时,玛氏骨条藻抗氧化酶系统的三个指标的差异极显著(P<0.01);在0℃与8℃变化时,玛氏骨条藻与小球藻的SOD活性的差异显著(P<0.05),其余两个指标差异不显著;衣藻在三个温度下的三个指标差异均不显著.总体而言,三种藻对三个温度的适应性均较好:其MDA的含量均较低,三种藻各自具有独特的生理代谢机制来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  相似文献   
160.
南海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分子地理标记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合酶链扩增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对1992年5月和1994年12月采自中国南海大鹏湾,大亚湾,香港海域的赤潮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8个不同地理株的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Ss-rDNA)进行分析,并与北美,西欧等地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南海的塔玛业历山大藻缺少B基因,这与北美等地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包括有毒和无毒株)不同,而与西欧,澳洲等地的有毒和无毒株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