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538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1511篇
海洋学   445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活性炭富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泽彦 《新疆地质》2005,23(3):316-317
对于低含量的金,碘量法测定终点不敏锐,有返终点现象.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用下水溶解,经活性炭富集,干扰元素基本分离,测定效果良好,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及分析速度,可用于0.1g/t以上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42.
加水热模拟中深湖与煤系泥岩地化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湖泥岩和煤系泥岩的加水热模拟研究认为,在热模拟实验过程中,深湖泥岩和煤系泥岩显示不同特征,并且其演化有差别。深湖泥岩利于液态原油的生成,并且转化率高于煤系泥岩。深湖泥岩残余可溶有机质饱和烃含量高于煤系泥岩,非烃含量则低于煤系泥岩。深湖泥岩胶质 /沥青质和饱芳比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煤系泥岩的胶质 /沥青质随温度升高有增加趋势,其饱芳比的变化则不大或有降低趋势。深湖泥岩的Tmax难以指示演化阶段,其干酪根碳同位素值明显轻于煤系泥岩,它们的值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重。  相似文献   
43.
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石英作为碎屑岩储层中的一种难溶组分,普遍认为它和次生孔隙的形成关系不十分密切。研究认为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储层中的碎屑石英颗粒存在明显的溶解现象,并形成以石英直接溶解型孔隙为主的储集空间特征。石英颗粒被溶解的部分在薄片中所占的范围为 2 %~ 7%者常见,高者达 8%以上,在总孔隙中所占的相对含量也多数在10 %~ 35 %之间,早成岩B期是其最主要形成期。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的大量存在为碎屑岩储层中SiO2 胶结物及次生孔隙成因等问题的解释以及储层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4.
湖泊在夏季由于藻类生长而消耗大量硝酸盐,水体硝酸盐含量一般要低于春季。而红枫湖南湖水体硝酸盐含量却高于春季(比平均含量高0.83mg/L),说明尚有其他重要的硝酸盐来源。据估算,南湖水体硝酸盐含量升高0.83mg/L约需要1.66×105kg硝酸盐,另外有约10.1×105kg硝酸盐随下泻水输出南湖,再加上夏季藻类生长(生产的chla量约为640kg)所消耗的硝酸盐3.52×105kg,共消耗硝酸盐15.28×105kg。扣除河流输入的4.42×105kg硝酸盐,南湖尚存在约10.86×105kg硝酸盐的亏空。利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硝酸盐及叶绿素a(chla)含量、溶解氧(DO)等的变化,认为这部分硝酸盐来自湖泊中下部(斜温层)有机质的大量矿化(硝化),是水动力驱动高DO的上部水体下沉从而引起下部有机质(硝化)的结果。南湖这种强水动力湖泊整个夏季分层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斜温层有机质矿化(硝化)释放硝酸盐和变温层藻类生长同化硝酸盐为有机质同时发生的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45.
25~75℃酸性NaCl溶液中方铅矿的溶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5~75℃、pH=0.43~2.45的1mol/LNaCl溶液中进行了方铅矿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发现在远平衡条件下,方铅矿的溶解速率r与氢离子活度犤H+犦呈线性关系,溶解速率方程(速率定律)为:r=k犤H+犦,即对H+而言,溶解反应为一级。其中速率常数k为2.344×10-7mol/m2·s(25℃)、1.380×10-6mol/m2·s(50℃)、7.079×10-6mol/m2·s(75℃)。溶解反应的活化能为43.54kJ/mol,方铅矿的溶解机理为表面化学反应,速率决定步骤为表面配合物的离解。  相似文献   
46.
动物体内青石棉纤维变化特征的显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棉纤维粉尘注入动物体内后,一部分形成石棉小体或石棉斑,一部分仍为裸露纤维。石棉小体内的纤维表面基团和组织内的某些蛋白反应可形成新的表面介体。粉尘在动物体内引起的动物病变主要是纤维化组织包裹和间皮瘤,机体以吞噬、包裹、缠绕,或以生化溶解方式排解粉尘。纤维自身则出现变短、尖部圆化、折断、分叉现象,也可以出现溶解、迁移、表面化学反应等。肺泡内纤维的碳酸盐化现象是体内纤维溶解和反应的新方式。动物体内间皮瘤可生长在注入部位也可在非注入部位,某种毒性衍生物质的生成和迁移是引起病变的主要原因。体内纤维粉尘的溶解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细小粉尘易于溶解和迁移。体内粉尘的膜阻滞现象在腹膜、胸膜上较为常见,在膜部位不易生成间皮瘤,肿瘤多引发在膜的内侧。但膜可以弱纤维化包裹。  相似文献   
47.
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成矿机理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含煤地层中高岭岩(土)分布广泛,成矿时代多,成因复杂,储量丰富,质地优良,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非金属矿产,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全世界独具特色。本文研究了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概况、研究简史;根据成分、结构、地质产状等特征,提出了中国煤系高岭岩(土)的成因类型;对生物和有机质在其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有机酸溶解矿物模拟实验对其成矿作用做了初步探索;最后对煤系高岭岩的某些关键性加工技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48.
龙国华 《广西地质》2002,15(1):65-68,77
有色地勘企业进行国有控股的公司制改造,涉及到资产和负债结构问题的认识。文章结合改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资产评估和负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49.
水-钠长石熔体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含水钠长石玻璃的FTIR和Raman光谱研究, 认为水在钠长石熔体中的溶解作用同时存在两种机制: 一方面水与Al-O°-Al结构单元反应发生解聚作用并生成Q3 Al-OH, 造成FTIR及Raman光谱中4500和900 cm-1谱峰的出现; 另一方面同时发生水中的H+与钠长石熔体中的Na+的置换作用. 在溶解初期, 水的溶解机制以生成Al-OH为主, 随着水含量的升高, H+与Na+之间的置换作用变得愈加重要. 水在钠长石熔体中的溶解作用可表示为: H2O + 3NaAlSi3O8 = 2NaAl(OH)Si3O7.5 + HAlSi3O8 + NaOH.  相似文献   
50.
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王卫  李秀彬 《地理科学》2002,22(1):24-28
在土地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土地质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是核心内容之一。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法,构建了我国耕地的生产函数模型,定量模拟了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的边际产出率性和边际生产力。初步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长期存在耕过度利用导致有机质含量及肥力下降问题,当前提高耕地质量的增产潜力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