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用语能见度之间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加勤 《气象》2003,29(2):53-55
着重介绍各种能见度术语以及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因对能见度描述用语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尤其是气象能见度同航空要求的能见度与跑道视程之间的不同。对于我国加入WTO后,航空界了解国际使用能见度的情况及如何和国际接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2012,14(2):218-217
白云岩是指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其中白云石矿物的含量应超过50%。在白云岩中常含有方解石、石膏等化学沉淀矿物,也可含有黏土、陆源砂、粉砂等。白云岩与石灰岩有相似的外貌,但白云岩与盐酸反应较石灰岩弱。白云石分子式是CaMg\[CO3\]2,其常含有Fe、Mn的类质同象混入物。白云石化,指方解石矿物中的钙离子部分地或全部地为镁离子代换,从而使方解石矿物转变为多镁方解石矿物或白云石矿物的作用,其英文术语为dolomitization。白云石化的结果可使石灰岩转变为白云石化的石灰岩或白云岩。由于白云石化的最终结果是石灰岩转变成白云岩,所以也可以把白云石化称作白云岩化。白云岩化的英文术语也是dolomitization。近几十年来,笔者基本上未使用白云石化和白云岩化这两个术语,而使用白云化这一笼统的或概括性术语代替白云石化和白云岩化。这样,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就都避免了。白云石化作用、白云岩化作用、白云化作用,其含意与白云石化、白云岩化、白云化的含意相同。关于白云石和白云岩,在以前的英文文献中,均称作dolomite。近些年,一些作者用dolostone代表白云岩,而把dolomite仅限于白云石矿物。这是个很好的进展。近几十年来,笔者就是这么用的。现在,有些学者继续把dolomite兼指白云石和白云岩。可以这么兼指,只要把问题讲清楚就行。还有dedolomitization这一术语,其原意是去白云石化作用,指白云石中的镁离子被钙离子代换,从而使白云石矿物转变为多镁方解石矿物或方解石矿物的作用。其最终结果当然是白云岩转变为石灰岩。把它称作去白云石化或去白云岩化,均可。当然,笔者更倾向于把它称作去白云化。去白云石化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去白云化作用,其含意与去白云石化、去白云岩化、去白云化的含意相同。看来,要把白云石化、白云岩化、白云化,去白云化、去白云岩化、去白云化,白云石、白云岩等术语的含意讲清楚,好似“绕口令”,令人不胜其烦。笔者建议:白云石(dolomite)专指矿物,白云岩(dolostone)专指岩石;白云化(dolomitization)兼指白云石化和白云岩化;去白云化(dedolomitization)兼指去白云石化和去白云岩化;“作用”二字要不要均可,不要更简单更好。  相似文献   
24.
术语篇标题中较为普遍地使用连词"和、与、及、及其"来表达名词性并列语义。在含"及其"的学术语篇标题中,"其"通常有4种指代情况:(1)指代前面单一语言单位;(2)指代定中短语的中心语;(3)指代定中短语的修饰语;(4)既可指代定中短语的中心语,又可指代修饰语。"其"指代第4种情况时,标题容易产生含混或歧义。学术语篇标题中,"及其"的英译通常有3种:一是and its/their,二是and,三是没有直接译出。采用"去余""补缺"和"重复"的方法,可以避免含"及其"或"及"学术语篇标题语义含混或岐义现象。  相似文献   
25.
地理信息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术语,如何构建地理信息术语库,是地理信息发展了多年后应考虑的问题.文中在分析地理信息术语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易于检索、网上注册术语库,是实现实时注册维护地理信息术语的基础,本文也对地理信息术语库建设中标准化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6.
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师在《中国科技术语》杂志2009年2期撰文指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听到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说法并没有出现在《大气科学名词》中,相关的术语是“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目前的说法,“高”与中心语“等级”的结构距离最远,而语义距离最近,这种长距离“遥控”,无论是在人的心理还是在生理上都易引起一种紧张感,因为当“高”出口之时,人们就在期待与其发生直接语义关联的词语,而这个词语却被一个又一个的成分所限制,直至最后出现,且这一个又一个限制性成分的后面没有可以进行舒缓语气的助词“的”,也就是说,多个黏合定语的连用也是造成这种不舒服感的一个原因。老师建议,或者将“高”具体化,或者去掉“气象等级”。  相似文献   
27.
孙启高 《地质论评》2009,55(4):605-608
1 科学术语的意义及术语"活化石" 众所周知,术语问题是科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笔者认为,科学术语属于学科自身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研究成果,是构成人类科学体系的知识内容,是丰富人类语言文化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8.
引言(又名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论文的起始段落,主要回答"为什么做该项研究"这个问题,细分起来又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从何说起,即问题的出处,二是问题为何提出,即提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9.
关于维管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术语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祺  郝守刚 《地质论评》2001,47(6):577-583
本文讨论了维管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中使用的术语,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化石化作用使用的术语经常与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所使用的术语混为一谈;(2)对同一术语不同的作者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作者回顾了相关的讨论,并运用图解的方式对维管植物大化石的保存类型作了归类和比较的进一步讨论,建议把化石化作用所使用的术语和植物大化石保存方式所使用的术语合理地分开,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术语使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30.
调节带(或传递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24  
陈发景 《现代地质》2003,17(2):186-186
传递带 (TransferZone)的概念是由DahlstromDDA1970年在研究挤压变形中褶皱 逆冲断层的几何形态时首次提出的。挤压变形带中的应变和位移量在区域上是守恒的 ,但逆冲断层带各段内的单个构造型式不是不变的。当逆冲断层带沿走向变化时 ,可以见到一条主逆冲断层通过其他型式的构造 (如分支断层或褶皱 )传递到或者变换为另一条主逆冲断层。Dahlstrom把这种首尾主逆冲断层之间的构造带称为传递带 (图 1)。1990年 ,MorleyCK等将这种传递带概念应用于研究伸展构造。在裂谷发育期间 ,控凹的一条主正断层沿走向可以通过其他型式的构造 (如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