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41.
陆洪波  陈秀忠 《北京测绘》2012,(1):21-23,59
根据JJF1081-2002《垂准仪校准规范》的规定,采用测量不确定度A类或B类评定方法,在观测条件正好处于合格条件的临界状态的情况下,对垂准仪一测回垂准测量标准偏差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给出垂准仪在实际使用中一测回垂准测量标准偏差的预警值。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一种计算正交最小二乘法拟合参数标准偏差的新方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并以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分析环境样品的数据为例,对用于计算经典最小二乘法回归系数标准偏差的公式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两者完全相符,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计算结果正确、可靠。考察了模拟次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模拟次数大于500时,计算结果趋于稳定,计算所需时间在1min以内。拟合方差与回归系数标准偏差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线性模型能解释的方差越大,回归系数标准偏差越小。蒙特卡洛模拟法特别适合于非线性模型拟合参数标准偏差的计算。  相似文献   
43.
活性炭对无机汞和苯基汞的吸附行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了活性炭对无机汞和苯基汞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结果表明,在活性炭用量为0.2g,ψ=0.5%的王水介质中搅拌1.5h,无机汞和苯基汞的吸附率均达96%以上,无机汞和苯基汞的吸附容量分别为82.5μg/g和66.0μg/g。吸附后的无机汞和苯基汞分别用含有60mg EDTA的2.8mol/L HNO3溶液和5.6mol/L HNO3-1.0mol/L H2SO4溶液定量洗脱,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实现了无机汞和苯基汞的定量分离。对2μg/L的无机汞和苯基汞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11)分别为5.4%和6.2%。在实际水样中加标回收和测定,无机汞和苯基汞的回收率分别为97.8%~108%、94.0%~106%。  相似文献   
44.
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碘量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佘小林 《岩矿测试》2005,24(2):145-147
优化了碘的离子色谱分离和测定条件,仅使用保护柱IonPacAG11柱,即可快速测定土壤中的碘。方法检测限0.04μg/g(3倍的标准偏差),测定了8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的痕量碘,验证方法可行性,并且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n=12)。该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化探样品中碘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45.
精密测定地磁台观测室内的墩位差,它对于统一标准、仪器比较、验收仪器,实现观测工作正常化,标准化至关重要。地磁组于1993~1996年在北京台3#与5#观测墩上,连续4年使用G856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测定地磁总强度F21次,笔者对774个数据进行了统计,其结果是,3#与5#墩之差值ΔFB(3-5)=-3.57nT,标准偏差SF=±0.45nT。并对墩差的测量方法、复测次数、以及数列与数据组的选择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46.
在缺乏强震地面运动观测资料的上海地区用烈度资料建立该区的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采用一种新方法——比例系数法计算其标准偏差,并通过实例验证这一关系。最后对该区未来百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7.
48.
程良清  宋友桂  李越  张治平 《沉积学报》2018,36(6):1148-1156
基于新疆伊犁盆地肖尔布拉克黄土剖面粒度数据,以贝叶斯粒度端元模型法为主,粒级标准偏差法为辅探寻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粒级组分及其对粉尘来源示踪和古气候重建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粒度端元组分EM1(众数粒径:21.22 μm)代表大气粉尘中较为稳定的背景值,其含量的变化与高空西风环流强度有关。EM2(75.29 μm)主要代表了近源河流沉积物的悬移搬运组分,可视为较敏感的古气候指标。EM3(47.5 μm)也代表了近距离的悬移搬运组分,可能主要由较粗颗粒对地表的碰撞磨蚀作用而产生。EM2记录了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MIS2)以来的北大西洋气候波动事件,如Heinrich事件、YD事件等。贝叶斯粒度端元模型能够区分不同的沉积动力过程,在新疆黄土古气候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何继山  梁杏  李静  杨吉龙 《地球科学》2015,40(7):1215-1225
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是进行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华北平原地区很少进行完整的第四纪全取心深孔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分析.对天津渤海湾G1和G2孔第四纪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进行了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组分提取.对比提取结果发现, 两种方法存在差异性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兼容性, 沉积层理厚度越薄, 兼容性越明显; 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刻画得更为细致, 粒级-标准偏差方法不适合深孔沉积物整体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G1孔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粒度峰值为6.700μm、15.650μm、36.240μm、176.900μm、282.100μm、716.800μm; G2孔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粒度峰值为0.578μm、176.000μm, 分别对应6个和3个粒度分布区间, 指示两孔整体上的沉积物来源及沉积环境空间存在差别.G2孔相对于G1孔整体上的沉积强度大且沉积环境较为稳定, 适合于开展高分辨率的古环境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50.
中国区域多种微波遥感土壤湿度产品质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土壤湿度作为验证数据, 对2012年中国区域ASCAT、WINDSAT、FY3B、SMOS 4种微波遥感土壤湿度产品按省份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ASCAT质量最优, 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较高, 归一化标准偏差较小。WINDSAT其次, 质量优于FY3B, 而SMOS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质量差, 受无线电频率干扰严重。4种产品在中国西北地区表现均略好, 如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区。研究还发现, 同一卫星土壤湿度产品在同一季节, 不同地区评估质量不同, 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地表植被覆盖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